经方黄连汤妙用辨治心悸 – 经方派

《伤寒论》173条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由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组成。有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升降阴阳之功。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辛温下去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平调寒热,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而为君。半夏和胃降逆,桂枝温阳升清兼以解表,二药共用,可使升降复司,胃肠安和而为臣。人参、甘草、大枣补中益气,共奏扶正驱邪之功而为佐,诸药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该方临证大多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辨治,而笔者抓住其病位的“胸”,其病机的阴阳升降失调,其症的心中烦闷等,将该方应用于心悸辨治,收效良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作用;干姜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桂枝有镇静、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党参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炙甘草、半夏提取物皆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笔者体会,凡心悸等心系病症见阴阳不交,升降失调,上热下寒者,皆可圆通应用该方,现举验案二则。

案一、心悸(心血管神经症,频发室性早搏)

赵某,男,34岁。阵发性心慌、胸闷20余天,2010年2月23日初诊。因心情郁闷,常熬夜,疲惫过度感心慌、胸闷20天,逐渐加重,发作频繁,动辄尤甚,严重时伴恶心、上腹部满闷不舒,医院诊为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服用西药和中成药治疗,效不明显而来求治。诊见:阵发性心慌、心跳有频发停顿感、胸闷,不时恶心伴上腹部满闷不舒,心烦,焦虑,口干,自汗,无口苦,纳差,眠差,二便调,舌质暗,苔白厚中间黄腻,脉滑、促。心率88次/min,早搏20余次/min。四诊合参,辨证为厥阴病,寒热不调,阴阳失和,心神不宁。治宜清上温下,通阳益气,安神定悸,方予黄连汤加味:黄连、炙甘草、干姜各20g,桂枝、炒枣仁、茯神、生龙骨、生牡蛎、清半夏各30g,党参15g,灵磁石60g,红枣12枚(掰开),5剂。日1剂,水煎,昼3服,睡前1服。二诊:药后,心慌、胸闷、心烦、焦虑明显缓解,上腹部满闷不舒减轻,恶心消失,仍不时自汗,动辄有气短之感,上方加黄芪30g,五味子15g,继服10剂,诸症悉除。

按:该案患者心身过劳而致阳气耗损,气机郁滞,痰浊郁阻,阴阳不交,阳不得降而痰热扰于上,热留胸中,耗伤心气,上扰心神则发心悸胸闷气短,心烦焦虑不安;阴不得升而寒邪滞于中,则恶心、上腹部满闷不舒,总为上热下寒,阴阳升降失常之证。故治以黄连汤重在升降阴阳之气,方中黄连主清胸中之热,该药有良好的除烦热、消痞满功效,既治心中烦悸,又治心下痞满。干姜通心助阳,“主胸满……温中”(《本经》)。桂枝既可交通阴阳以助升降,又能温寒邪。半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化痰降逆,和胃消痞。炙甘草、党参、红枣益心气,和中焦,复常气机畅达,以助阴升阳降。加茯神、炒枣仁在于宁心安神,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祝味菊谓其为强心治悸的对药,取其温阳和营,潜镇浮阳,养心安神之功。加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以潜阳纳气、镇心安神。二诊仍不时自汗,动辄气短乃心气不足较甚,加黄芪“补虚”,益心气,固表止汗;加五味子“主益气”,滋肾阴,生津敛汗。笔者临证辨治心悸时,常对证加以黄芪、五味子对药,二者既可补心气,升心阳,又能敛心阴,收心气,相得益彰。方证相应,故疗效彰显。

案二、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

胡某某,男,67岁。阵发性心慌、气短伴头痛1月余,加重5天。2010年2月28日初诊,有冠心病史5年。1月前,因感冒高热后出现阵发性心慌气短,热退后症状未减,且逐渐加重并伴头痛,在医院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口服多种药物治疗,病情不稳定。5天前,诸症又因生气而加重,心慌、气短发作频繁,动辄加重,非常痛苦,求治。诊见:面色苍白,精神差,乏力,心慌、气短频发,阵发性头顶痛,动辄发怒,干呕,异常心烦、焦虑,无汗,无口苦,口干,口渴;不欲饮,纳差,眠差,二便可,舌质暗,舌体胖大,苔白水滑,脉沉、缓。心率56次/min。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少阴、厥阴合病,寒热不调,阳虚寒盛,挟瘀饮,治宜清上温下,温经扶阳,祛瘀化饮,方予黄连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黄连、炙甘草、干姜、党参、炮附子(先煎1小时)各18g,麻黄、细辛各15g,桂枝、川芎、吴茱萸各20g,清半夏、茯苓各30g,红枣(掰开)12枚,5剂。日1剂,水煎,昼3服,睡前1服。二诊:心慌、气短明显减轻,心率62次/min。头痛基本消失,仍有心烦、焦虑、干呕,舌苔黄滑腻,脉滑,上方去麻黄、细辛、附子,加陈皮、枳实各15g,生姜30g,继服7剂,诸症消失。

按:患者久病阳气素虚,脉络瘀阻,又外感风寒之邪直中少阴,下焦阳虚寒盛,水饮内停,饮自下乘而心悸、头痛、干呕。又郁怒伤肝,气机失畅,郁而化火,扰及心神而心烦、焦虑异常。既有厥阴上热下寒,升降失调之证,又有少阴阳虚寒盛,饮瘀互阻之证,兼而治之。故一诊主以黄连汤辛开苦降甘益气,清上温下复升降,温中化水饮,通阳益心气。合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化饮,鼓舞心阳,活血通脉,方中细辛还有开窍,“主头痛脑动……”(《本经》)之功。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能“主中风入脑、头痛……”,加之上行头巅以活血化瘀治头痛。吴茱萸“主温中下气,止痛”,加之以治阴寒内盛,浊阴上逆巅顶头痛及干呕。加茯苓意在加强和中化饮,宁心安神之力。二诊仍有心烦、焦虑、干呕,苔黄滑腻,脉滑,有痰热扰心之象,故去麻黄细辛附子汤,加陈皮、枳实、生姜合黄连温胆汤意以化痰清心,除烦治呕。临床上,黄连温胆汤对心烦、焦虑、心神不宁属痰热者疗效甚好。经方与时方亦可据证相合,有是证则用是方,有是证则合是方,此亦经方的圆机活法。

(0)

相关推荐

  • 黄连温胆汤(黄煌)

    ​李某,男,38岁. 20100227初诊:主诉:心悸头晕,不易入睡半月余.发病经过:春节期间饮酒不节,有一次饮黄酒4瓶,当时未感觉异常,之后又饮酒一次,量虽少,但反应大.至今仍感觉莫名心慌.胸闷.头 ...

  • 经方黄连汤妙用辨治心悸

    文章摘要:<伤寒论>173条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由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 ...

  • 六经方证辨治心悸 – 经方派

    刘某,男,42岁.2012年2月24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心慌伴胸闷不适5年余,加重半月. 病史:5年前,患者因频发心慌伴胸部满闷不适在某医院诊为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曾间断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及胺碘酮治 ...

  • 沈秋红: 经方辨治心悸

    明医公开课  心悸是患者自觉心中剧烈跳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常见心系病证,或可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等症,每因情绪波动或过度劳累诱发,可呈持续性发作则病情较重. <说文解字& ...

  • 六经方证病机辨治心悸胁痛 – 经方派

    喻某,女,42岁,2013年7月3日初诊. 主诉:心慌乏力伴胁腹胀痛20余天. 病史:患者20天前因感冒发热输液治疗3天,其中用药有地塞米松针.清开灵针等,输液后热退了,但出现了心慌.极度乏力.胁腹胀 ...

  • 疼痛辨治的经方思路

    编者按:本文医案很多,是彭坚老师临床用经方治疗各类疼痛的经验分享,算是手把手地教我们学习.其中有冯世纶先生的一则医案,很有趣味,大家不妨跟彭坚老师一样学来己用. 疼痛辨治的经方思路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 ...

  • 教你治疗疼痛——疼痛辨治的经方思路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 ...

  • 心胸痛中医辨治的经方思路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是患者在倾诉自己的病症时,最先表达出来的痛苦.同时,疼痛也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论述最全面,治法最丰富的病症之一,张仲景针对各种疼痛症的部 ...

  • 分经辨治偏头痛 – 经方派

    讲者简介 孟景春教授年幼时父母因病双亡,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为学医活人,18岁时师从民国中医学家丁甘仁弟子汤礼门先生学习中医,四年后即独立行医.新中国成立后,曾参加联合诊所,1955年被江苏中医进修学校 ...

  • 六经方证辨治面神经麻痹 – 经方派

    关某,男,60岁.2013年1月26日初诊. 主诉:左侧面瘫3个月余. 病史:4个月前,患者骑摩托车外出游玩4天,在此期间曾感到左侧面部不时有麻木感,没有在意.返回后,2012年9月7日上午8点多,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