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经方医案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案

史某,女,76岁,面白略胖而虚,虚汗较多,肌肉松弛。2011年9月3日初诊。

头晕、前额痛五六年,全身发麻,左侧上下肢体麻木明显,右侧脸易汗出,左侧不明显,纳可,眠可,二便调,不乏力,有时口干,舌光红无苔,自述有老胃病,脉沉偏弱,左脉细弦。自诉心脏不好,曾因心肌缺血而住院治疗,现无胸闷。患者于1年前曾做脑部CT,未发现问题。根据患者的情况,诊断为中风或中风先兆,故按中风论治。疏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5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0g,赤芍10g,地龙10g,石斛10g。6剂,煎服,每日1剂。

9月11日二诊:头痛头晕、全身发麻均见轻,胃纳较前增加。患者对中药的疗效颇为满意,要求进一步治疗。上方去生地,加蜈蚣2条,改黄芪为60g,继服6剂。

9月17日三诊:头晕、全身发麻进一步减轻,但仍存在。舌仍少苔,裂纹明显,纳佳。仍疏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10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地龙10g,石斛20g,沙参10g,麦冬10g,威灵仙15g。6剂。患者未再来诊。

按:患者CT检查未发现病灶,但从患者的表现来分析,左侧肢体麻木,右侧脸部易汗出,乃典型的中风症状。临床上,西医的检查呈阳性者,患者的症状不一定重,甚至不出现任何症状。相反,有时患者的症状已经非常明显,但再做检查,却查不到病灶。所以,至今西医无论多么先进的检查,都叫辅助检查。最后做出诊断的,是医生,是人,而不是机器。中医、西医相比,中医更强调整体的人,这个整体的人既包括患者,也包括医生。

此患者偏胖而虚,易于汗出,为黄芪证,故疏补阳还五汤。又因患者胃纳并非很好,所以首诊黄芪量仅50g。当时考虑到:患者药后若胃纳下降,黄芪量减或停,若纳佳,则须加量以补气活血。三诊时纳佳明显,故用黄芪至100g。方中地龙、蜈蚣、威灵仙均取其通络之功也。因患者舌光红无苔,略显胃阴虚之象,故加生地、石斛等以养胃阴。若患者再进一步治疗的话,黄芪的用量当在120g,甚至有可能用更大的剂量。

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脑血栓案

张某,男,50岁,山东胶州人。2012年2月23日初诊。

患者为农民,形体中等偏实,面色暗红,面部血丝明显,2年前做CT,提示脑血栓,时常头晕头胀,血压正常,当地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给予羚羊角片,症状能够暂时缓解,发热时,服用解热止痛片能够缓解。刻诊:面暗红,头晕头胀,烘热汗出易出,眠多无梦,饮多(患者喜饮茶,可能与其习惯有关),纳可,舌质红,脉可,大便易稀。患者因脑血栓而心事颇重,担心半身不遂。因患者无家族史,嘱患者不必过分担心。予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处方:葛根30g,黄芩10g,黄连5g,甘草5g,干姜20g,大枣20g,川牛膝15g。10剂,每日1剂,分2次服。服药期间,忌茶。3月21日反馈,诸症消失。

按:患者头晕头胀,羚羊角片能够缓解,因羚羊角具有平肝潜阳作用,所以很容易诊为肝阳上亢。由于患者面暗红、血丝明显,易于烘热汗出,舌质红等,说明热证明显,需要清解里热,黄芩、黄连之类可用。葛根对血栓具有治疗作用,故加用葛根。三药组方再加甘草,即《伤寒论》之葛根黄芩黄连汤。由于患者易于烘热汗出、头晕等,乃火热上攻所致,故配伍川牛膝以引血下行,并能活血祛瘀。加入干姜、大枣是为了调和黄连的苦寒之性。此外,葛根不仅能够缓解血管病变,由于葛根具有升阳止泻之功,所以,对于患者的大便易稀也有治疗作用。

假如患者出现口苦、大便易干等,此属少阳阳明合病,笔者可能会处以大柴胡汤合三黄泻心汤,该方证在临床上也比较常见。

葛根汤加味治疗双手麻木案

谭某,女,54岁,清洁工,形体中等略胖,方脸,面黄白。2011年10月8日初诊。

右手麻木2个月余,左手亦麻木,晚上睡觉后麻木加重,白天亦麻木,但较轻。汗出无异常,自述干活时可有汗出,不干活则不出汗。二便调,眠纳均可。舌质淡红,苔薄白,有齿痕,脉沉。血压正常,颈椎未检查,但无颈项强直或疼痛。其父曾患中风。1周前曾就诊于某中医,云其不治可能会得中风病,遂因害怕而来诊。

因该患者有中风病家族史,故嘱患者注意血压,调节起居,并进行治疗。处方:生麻黄10g,肉桂10g,葛根60g,白芍10g,赤芍10g,木瓜20g,威灵仙10g,鸡血藤30g,甘草10g,红枣10g,干姜10g,姜黄10g。4剂,煎服,每日1剂,饭后服。嘱药后取汗,以遍身微汗为宜。

10月15日二诊:患者第1剂盖被发汗,效果不甚明显,第2剂未取汗,第3、第4剂均在服药后干活时出汗较多,汗出后身体轻松。现左手已不麻木,右手麻木明显减轻。舌脉同前。患者自述曾于饭前服过一次药,药后饥饿感明显,胃部难受,饭后服药则无明显不适。而且睡眠较以前更好。

遂疏二方:

方一供前三天服用:一诊方去麻黄,加丹参30g,生地10g,当归10g。3剂。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不须发汗。

方一服完后接着服一诊方3剂,服药后发汗为宜。

并嘱如果病愈,不必再来诊治。

10月22日三诊:患者右手拇指桡侧仅有2cm长的部位有麻木感,其余无明显不适,不再要求治疗。这次介绍来一患者。

10月29日又介绍来一患者。同时要求对2cm长的麻木部位进行治疗,纳佳、眠佳。遂疏小续命汤:麻黄15g,桂枝10g,杏仁10g,甘草10g,干姜10g,石膏15g,当归10g,川芎10g,人参6g。4剂,每日1剂,药后取汗。

11月19日,其工友来诊,经询问,患者服用小续命汤后有小效,但因经济原因,加上手指麻木已经很轻,所以患者不想再进行治疗,故未再来诊。

按:按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的理论,麻黄体质患者大多壮实,该患者虽然属保洁工,但其体质并非壮实。适应含麻黄的葛根汤来发汗,患者当属无汗。之所以给该患者葛根汤,是因为该患者没有明显的汗出,不是麻黄的禁忌证。笔者运用葛根汤加味治疗手臂麻木已经属于常规方法,不管是脑血管病,还是颈椎病,都可以应用。

此外,笔者还想说明的是,治疗易汗出的颈椎病,常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不易汗出的颈椎病,常用葛根汤。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葛根必须重用,其量多在50~100g,还常加木瓜、威灵仙、鸡血藤、丹参、姜黄等,疗效确切。还要注意的是,药后取汗,这一点很关键。笔者通过临床发现,麻黄配方在前3剂具有发汗作用,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麻黄发汗力减弱,甚至不能将汗发出来。但经过几天的休整之后,再次服用麻黄剂,仍然具有发汗作用。所以,本案例在第二诊中,前3剂未用麻黄剂来发汗,后3剂发汗,不仅具有发汗作用,其效果亦著。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高血压病案

陆某,女,62岁,面色黄白而润泽,形体偏胖,肌肉结实,身高162cm,体重71kg。2013年4月22日来诊。

右下肢麻木3个月,发凉,有时疼痛,1个月前去医院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膨出。刻诊:右下肢麻木,发凉,腰不痛,下肢皮肤白润,无水肿,上下楼和坐电梯时均易头晕,易于汗出,口唇发暗,口不苦,纳眠均可,二便调,舌苔腻偏黄,脉滑有力。患者无高血压病史,今日血压180/100mmHg。处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30g,茯苓20g,桃仁15g,赤芍20g,牡丹皮20g,石斛30g,川牛膝20g,丹参30g,葛根50g,川芎20g,石决明80g。6剂,煎服,每日1剂。因患者无高血压病史,嘱其暂时不必服用降压药,须每日测量血压1次,连续测1周,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服药后血压没有明显改善,则改服西药控制。

5月25日反馈,上方降血压的效果非常理想,服药第3天血压即降至140/90mmHg,后来多次测量血压,一直为140/90mmHg。

服用上药后,右下肢麻木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加重,遂到医院检查,腰部CT显示:腰椎管狭窄,医生建议手术治疗,笔者也建议手术。

按:患者就诊时的主诉是右腿麻木,麻木的机理与疼痛的机理相似,均为气血不通所致。导致气血不通的因素很多,如瘀血、痰湿、水湿、湿热等均为常见病因。该患者口唇发暗,为瘀血所致。故以桂枝茯苓丸为主方,方中石斛能够补肝肾强腰膝,《药性论》载其“主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冷,虚损,补肾积精,腰痛,养肾气,益力”,《日华子本草》载其“治虚损劣弱,壮筋骨”,黄煌教授自拟四味健步汤,由石斛、牛膝、丹参、赤芍四药组成,治疗下肢瘀血为患的病证如膝关节肿痛、骨质增生、各种腰腿痛等,屡有效验。《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载葛根主“诸痹”,痹的机理与麻木的机理相同,川芎为活血要药,二者均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重用石决明以平肝潜阳降血压,药理研究发现,石决明具有持久而较强的降血压作用。

一般认为,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与中医肝阳上亢的临床表现相似,故多从肝阳上亢论治,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等均为常用方。而笔者认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气血不通所致,要想从根本上控制血压,必须畅通气血。而引起气血不通的病理因素很多,故在辨证处方的基础上,再重用石决明,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其实,该患者就诊时的主诉是右腿麻木,而不是高血压,通过辨证分析,其右下肢麻木与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是相同的,即均为瘀血所致,故以活血为主要治法。然而腰椎管狭窄并非中西药物能够改善或治愈的,手术为最佳选择。可见,临床治病时,明确诊断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治疗手段或治疗方向。

你也可能感兴趣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肥胖病(痰湿壅滞)案
  • 产后恶寒身疼案
  • 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 最全整理:治咳嗽14法
  • 小青龙汤合苏子降气汤治疗支气管喘息验案注评
  • 伤寒六经要点提炼
  • 小青龙汤治高血压的感想
  • 柴胡桂枝汤运用
  • 黄煌经方医案(8/50):口腔溃疡案
打赏赞分享
(0)

相关推荐

  •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 四两  桂枝 (去皮)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炙) 二两  生姜 (切) 三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拆算现代剂量] 葛根 60g  桂枝 (去皮) 45g  芍药 ...

  • 葛根汤方

    葛根4两,麻黄3两(去节),桂枝2两,甘草(灸)2两,芍药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三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 ...

  • 群聊中医:2019.10.17道医药王微信群精华【葛根汤】

    作者:戴老师及群友  时间:2019年9月25-27日 01 - 群记录 @戴老师讲经方:大家中午好,今天继续讲伤寒论方证,现在讲 葛根汤 一.条文字眼: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欲作刚痉,必自下利. 这 ...

  • 桂枝加葛根汤误治案例

    2021 .1.27 昨天早晨,凌晨3,4点就醒了,六点半起床后,感觉全身不适.但我生活继续,仍然在二楼看书.中午做饭,感到后背冷,套了件外衣,下午送接申萱,感到怕风怕冷,头身痛,发热,无汗,苔白,脉 ...

  • 四则经方医案 – 经方派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案 史某,女,76岁,面白略胖而虚,虚汗较多,肌肉松弛.2011年9月3日初诊. 头晕.前额痛五六年,全身发麻,左侧上下肢体麻木明显,右侧脸易汗出,左侧不明显,纳可,眠可,二便调,不 ...

  • 临床精华!胡希恕经方医案医话十四则

    -1- 越婢加术汤治肾炎腹水 "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它不单能治外边的水肿,也能治里边的水肿.可是有个问题现在我也闹不清楚,若是肾炎的腹水,用这个方子,百发百中,你们尽管试验:要是遇上肝硬化的 ...

  • 腹诊医案四则 – 经方派

    临床医案一:肺癌,淋巴转移,反复发热 黄某,男,69岁,2020年4月24日神经外科会诊 . 主诉:间断发热15天,加重2天. 病史:肺癌病史1年余,多发淋巴转移,曾行放化疗.2020年4月7日因肺癌 ...

  • 纠“误用附子”医案四则 – 经方派

    (一)癃闭发热医案 李某,男,80岁,昆明人.2015年4月1日诊.小便不出伴高热1天. 患者为80岁老年病人,本为笔者门诊老病人.半个月前因痛风发作足踝疼痛,到本市一草医处包草药治疗,后病情减轻,一 ...

  •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四则 – 经方派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皮肤奇痒症 作者/周汉清 患者姚某,男,60岁,农民.因周身皮肤瘙痒两月余于1981年1月3日邀余出诊. 患者起病当天曾在山上松林中打柴:劳累一天,出汗较多.回家后,当晚即觉全身 ...

  • 整理的经方医案50例(不看看是太遗憾)

    2011-02-16 20:38:49 学习运用黄煌恩师经验五十案 祖上四代中医,受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自幼便对中医有了那份刻骨铭心的感情.屈指算来中医临床已有13年了,曾有过博览群书的刻苦,曾有过漫长 ...

  • 典型外感由表入里治疗一则——胡希恕先生经方医案选评2

    2014-03-17 胡老医案选自<百年百名临床家胡希恕> 胡老医案中一钱折合3g,一两折合30g 杨某,男,16岁,病历号491385.初珍日期1965年7月5日:发热寒战一天.昨日打篮 ...

  • 逮住准时赴约的“发热”——胡希恕先生经方医案心解01

    2014-04-03 编者按:北京胡希恕名家研究室陶有强医师强调,研读医案,须设身处地,如临其境,以期在潜移默化中把握胡希恕先生和冯世纶老师临床应用<伤寒论>的"范式" ...

  • 让人赞叹经方魅力——胡希恕先生经方医案选评1

    2014-03-13 例一 陈某,男,24岁,病案号97771. 初诊日期1965年10月9日,昨天打蓝球后用凉水洗澡,今早感恶寒身热(T38(6?).无汗.头痛.身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