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名老中医集萃之二十:善用当归芍药散的伍炳彩

伍炳彩(1940—) 男,1940年生,江西省吉安县人。江西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名中医。现任江西省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西省新药评审委员、南昌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江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负责人、南昌市中医学会副秘书长等。临床力倡辨证论治,擅长中医内科杂病,对气管炎、哮喘、心率失常、肝炎、胆囊炎、胃病、神经官能症、肾炎及疑难发热等有较好的疗效。迄今,他已发表学术论文28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5部,主持省级课题4项。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黎崇裕

伍炳彩先生自幼立志学医、以医术扶危救厄为己任。1961年考入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师承著名医家姚荷生教授,潜心钻研,深得经典医著奥旨,课余时间长期坚持临床实践,因而医术日精,医名鹊起。60年代末,他下放到吉安农村工作时,还不会治疗钩虫病(中医病名为“黄胖”)。看着病人受疾病的折磨,他发誓一定要找到办法。他遍查中医书刊杂志和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终于在宋代的医书中找到了治疗钩虫病的关键药——“绿矾”,疗效达百分之百。

伍教授十分重视本学科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他亲自制订培养计划,从备课、讲课,到临床、科研等各方面对中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经常在系里开展学术讲座,组织学术讨论,使中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幅提高。1996年以来,本学科组共发表学术论文77篇(其中,国家级刊物26篇),出版学术专著30部,承担科研项目11项。1997年度,他所在的金匮教研室被评为院先进集体。他领衔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协作,共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伍炳彩先生常强调学习和运用中医的三个原则:一是辨证论证原则。二是坚信中医理论的原则。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他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40年,对仲景学说的研究有较高的造诣,尤其是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治疗内科疑难杂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屡起沉疴,深受广大患者信赖。伍老认为,疑难杂病的病机常为寒热虚实错杂,治疗若同时顾及,药物之间又相互牵制,寒温相掣,升降失司,效难如意。他根据《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理论,提出杂病当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采取分步治疗(如先表后里,先清后补,先补脾胃等)的方法;此外,他对仲景脉学亦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联系临床实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可以从《伍炳彩应用当归芍药散的诀窍》中一览其活用仲景方的风采:

当归芍药散两次见于《金匮要略》,一见于《妇人妊娠病篇》,一见于《妇人杂病篇》。本方由当归、芍药、川芎、泽泻、茯苓、白术组成,具有调和肝脾、活血利湿之效。本方是肝脾同治,但以治肝为主;亦为气血同治,但以治血为主。关于本方的应用,近年来报道很多,譬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妊娠腹痛、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妊娠中毒症、子宫异常出血、妊娠水肿、产后小便难、闭经、子宫炎、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胆囊炎、慢性肝炎、泌尿系结石并感染、肠梗阻、痛风、心衰水肿、肾病水肿、脑外伤后综合症(眩晕)、梅尼埃病、脑血栓形成、舞蹈症、冠心病心绞痛、坐骨神经痛、神经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诸多疾病 ......《药鉴》谓:“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惟在人之善学善用耳。”如何灵活地运用本方,伍炳彩教授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据原文提示用于先兆流产、痛经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谓:“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谓:“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这两条原文虽很简单,但一为妊娠“腹中疠痛”,一为杂病“腹中诸疾痛”,可见其着眼于“痛”字,且痛的部位都在腹中。引起痛的原因虽很复杂,但其总的病机,不外虚实二端或虚实夹杂。盖实则经脉不通,血行不畅,即所谓“不通则痛”;虚则脉道不充,筋脉失养而痛;虚实夹杂则通而不畅,养而不荣,经脉失润而痛。所以前人有“气血以流通为贵”,即是指痛证而言。本方重用芍药敛肝、和营、止痛,又佐以当归、川芎以调肝和血,更配以茯苓、白术、泽泻健脾渗湿。综观全方,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之力,是寓通于补之方。凡是肝郁血虚、脾虚湿困,以致肝脾不和、气血失调而发生的腹部疼痛,均可以此方加减治疗。据原文,本方常用于治疗先兆流产,除此之外,还可用于治疗痛经等妇科疾病。

1.治疗妊娠腹痛

罗某,女,25岁,1993年5月10日初诊。患者妊娠已2月,近日工作繁忙,遂出现腹部隐痛不适。证见腹部隐隐作痛,休息稍舒,腰酸,腹部有下坠感,口不渴,纳可,食后不胀,大便适中,小便稍黄,苔白,脉弦滑。其症状正符合“妇人怀妊,腹中疠痛”之经文,以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川芎3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杜仲10g,桑寄生10g,黄芪15g,党参15g。三剂,水煎服。

1993年5月13日二诊。药后腹部隐痛停止,腰酸亦减,腹部下坠感减轻,嘱用上方再服伍剂。药后诸症消失,足月生一男孩。

2.治疗妊娠下血

兰某,女,34岁,1972年2月初诊。患者停经60余天,阴道出血一周,出血量少,色暗红,淋漓不绝,无血块,伴有腰胀,少腹胀痛,胃纳尚佳,无呕吐泛酸,口不干略苦,二便正常。近半月来情绪不佳。经用黄体酮等止血之剂,血量稍少,但仍有阴道出血。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妊娠试验阳性。此为肝脾不和,湿滞内停。以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川芎5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阿胶9g,桑寄生15g,杜仲10g,苎麻根10g。共服10剂,血止,随诊,足月顺产一男婴。

按:本方可用于胎动不安,但目前临床医生多惧而不用,常用寿胎丸。据日本中田敬吾的研究,其对妊娠期服用本方的40例中有回音的27例孕妇及儿童进行了随访调查,结果:27例中未发现因服本方剂对母子健康有不良影响者,此外,在产后母体恢复和小儿发育方面未见到任何有害作用的迹象。现代医学认为,在受精卵分裂旺盛的妊娠初期服药,畸形发生率高;从本方的使用来观察,在胚胎尚未形成以前给药,改善母体内环境,使受精卵形成胚胎的发育过程获得良好影响,未见有致畸性,而且对儿童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伍炳彩教授每年均可遇类似病例,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大多数均获满意疗效,足见经方疗效之可靠。

3.治疗痛经

陈某,女,30岁,患痛经已半年,曾用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无效,乃来诊。诊时面色萎黄,纳佳,经期尚对期,行经时少腹隐痛便溏,月经量少,色暗红,质较稀,口稍黏,苔白微厚,舌正,脉弦细。证属肝血不足,脾虚有湿。拟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乌药10g,玄胡索10g,川楝子6g。三剂水煎服。药后腹痛止,嘱下月行经时再用3剂以巩固疗效。

二、据肝经循行用于治疗胁腹疼痛

当归芍药散是肝脾两调之方,而肝脾两调之中,又以治肝为主,因此可治肝脾不和,以肝经为主的病变。附件炎、阑尾炎、慢性肝炎等疾病在临床上常见胁腹疼痛,此属肝经循行部位,故可考虑用本方治疗。

1.治疗附件炎

李某,女,35岁,2002年1月20日初诊。诉少腹胀痛,腰骶部酸痛已半年余,近月来感少腹胀痛加剧,伴带下量多白稀,经妇科检查,诊为慢性附件炎。舌淡,苔薄白,脉弦。证属肝脾不和,湿邪内停之少腹痛,治以调肝和脾化湿,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杜仲10g,桑寄生15g。服5剂少腹疼痛减轻,白带减少,连服20剂,少腹痛除,白带大减。

2.治疗阑尾炎

李某,女,20岁,1983年10月1日初诊。患者自觉右侧少腹隐痛不适已3日,过去亦有类似发作史,此次发作较剧,至某西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害怕开刀,乃求治于余。就诊时除右下腹持续性隐痛外,按之不适,纳可,口黏,大便偏软,小便黄,脉弦。辨为肝脾不和,湿邪内停,用当归芍药散加败酱草15g,红藤20g,服5剂疼痛完全停止。以后曾多次碰到其父,云多年未发。

3.治疗慢性肝炎

黄某,男,32岁,患慢性乙型肝炎多年,经常右胁隐痛不适,休息不好时加剧,纳佳,食后不胀,口稍黏,精神尚可,大黄偏稀,苔白略厚,舌质红,脉细弦。拟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姜黄10g。服7剂后,患者曾来诊数次,因效果明显,效不更方,服35剂疼痛止,口黏除,苔厚转薄白,脉稍弦,嘱用逍遥丸继续调理。

此外还可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少腹疼痛脉弦者、慢性前列腺炎亦有效。结石疼痛发作向输尿管放射者,用本方亦效佳。

三、根据肝脾之间的关系应用本方治疗内脏下垂

肝脾之间关系密切,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二脏在生理上有密切的关系。脾胃的升降、运化,有赖于肝气的疏泄。若肝之功能正常,疏泄调畅,则脾胃升降适度,运化健全;若肝之疏泄失职,就可影响脾胃之升降、运化,从而形成“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之证候。反之,脾病也可影响于肝。若脾气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则血无生化之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累及于肝,形成肝血不足;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蕴而成热,湿热郁蒸,则肝胆疏泄不利,可形成黄疸。由此可见,肝病传脾,脾病传肝,肝脾二脏在病变上相互影响。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肝痹……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这是肝病传脾之例。《素问·气交变大论》:“殆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晕巅疾”,这是脾病传肝之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1条即专论肝病传脾,从此条可知,脾病不愈可从肝论治,反之肝病不愈亦可从脾论治。当归芍药散是肝脾两调之方,主要是从肝入手,兼入血分,可利湿。根据脏腑之间的关系,本方可用于内脏下垂。内脏下垂,根据“陷者举之”的原则,以补气升提为主,教科书和新近出版的各种专著一般主张用补中益气汤。伍炳彩教授在临床中体会到,补中益气汤不能尽愈此病,有些患者服后有不舒之感。这是因为病情是千变万化的,执一方以治此证自然不会奏效。此类使用补气升提类方剂不效的患者,究其原因,往往与肝病传脾有关,当从肝论治,故可使用当归芍药散(当然也包括逍遥散之类方剂)。

1.治疗子宫下垂

子宫下垂虽与带脉有关,但带脉又属脾,如唐容川《血证论》所言:“带脉下系胞宫,中束人身,居身之中央,属于脾经”,故补中益气汤用于子宫下垂属脾虚中气下陷者多效。子宫下垂虽与脾关系密切,但脾之病变,又可由肝传来,故治脾不应,应考虑治肝,当归芍药散用于子宫下垂,就是由此推衍而来。此乃发前人之未发。俗话说“十女九带”,带下多与湿有关,故一般用逍遥散不效,而当归芍药散则较对证。

梅某,女,26岁,1989年10月5日初诊。自诉已分娩2月,分娩后即觉子宫下垂,站立时于阴道口外约半寸,自以为满月后可自动收上去,但满月后仍下垂,伴小腹隐痛不舒、喜按,口渴面红,大便软,小便偏短色黄,带多色白偏稀,纳佳睡眠好,舌正红,苔淡黄,脉细弦。在某医院曾用补中益气汤加味5剂,药后自觉不适,口干舌苦,子宫下垂依然。腹隐痛、小便偏短、大便软、面色偏红、精神尚可、脉弦细等肝脾不和,湿滞内停之象,故用当归芍药散加味:

当归10g,白芍12g,川芎5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枳壳10g。

五剂水煎服。

服药5剂,腹痛减轻,站立时子宫上缩至阴道口。原方有效,守方续服5剂,诸症逐渐消失。之后又守方服药10剂,诸症全消。随防未见复发。以后用此方治疗数例子宫下垂临床表现如上者,均有效。

2.治疗肾下垂

刘某,男,44岁,干部,2001年11月29日初诊。自觉左侧腰部胀痛,左胁部亦不舒2年余,肝区亦时不适,精神好,睡眠欠佳,口干口黏,咽喉有梗阻感,不怕冷,纳食可,大便质中,小便不黄,夜尿一次,舌质红,有齿印,苔薄黄偏厚,脉沉弦。某院B超提示:左肾下垂7.2cm。证属肝脾不和、湿邪内停,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味:

当归10g,白芍15g,川芎5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银花10g,玄参10g。

上方连服50剂,于2002年1月20日复查B超,左肾位置正常,症状亦大为减轻,遂停药观察,于2002年7月患者因血精来诊,询知上病未复发。

3.治疗肛门下坠

陈某,男,56岁,干部,2002年3月7日初诊。患者觉肛门下坠感4月余,大便成形,无黏液便,纳食正常,睡眠欠佳,口不苦稍黏,但神疲乏力,腰不酸,夜尿多。有脑梗塞病史,曾在某院肛肠科治疗月余无效,甚以为苦,乃来诊。舌淡苔薄黄,脉沉右关弦。关弦为肝病,拟以当归芍药散加味:

当归10g,白芍15g,川芎5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枳壳10g。

七剂水煎服。另服肾气丸。

2002年3月16日二诊,肛门下坠感大减,夜尿仍多,脉舌同前,守方再服7剂。药后肛门下坠感消失,右关弦亦平,遂停服当归芍药散,因夜尿仍较多,肾气丸继服。7月患者因偏头痛来诊,询知上病未复发。

4.治疗少腹下坠

谢建国,男,47岁,理发师,2002年4月10日初诊。少腹下坠感一月余。诉1995年腰部曾有外伤史,后常出现腰痛,经按摩治疗稍好转。现腰酸胀怕冷,少腹、小腹下坠不适、怕冷,常头昏,服藿香正气散有用,口稍干稍黏,胸不闷,饮食睡眠正常,二便调。脉弦寸稍浮,舌质红,苔薄微黄。方药如下:

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杜仲10g,桑寄生15g,乌药10g,枳壳10g。

五剂水煎服。

服药有效,此后继续以上方加减,共服32剂,诸症消失。

此外,如肝胃下垂,见证如上者,亦有效。

以上古方新用,医家可能起疑窦,但只要辨证精确,确能应手起效。

四、根据水血互结的理论应用本方治疗水肿

中医理论认为,在生理上,水血本同源,相济并倚行。在病理上,《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又指出:“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指出了水血并病先后辨证的关系。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根据“血积既久,其水乃成”、“水虚则血竭”的病理基础,强调“血病不离乎水”、“水病不离乎血”的病理关系。日本长尾善治通过研究认为“瘀血形成不单血循环的障碍,同时也有水代谢障碍。”这些古今研究,说明血和水在病理上具有“瘀阻则水停,水蓄则血凝”的关系,此水血相关病理在妊娠病中累见不鲜。从活血与利水的关系上看,活血促利水,利水促活血,前者如大黄甘遂汤、当归芍药散,后者如桂枝茯苓丸。现代研究证明,利水药能消除水肿或腹水,减轻心脏负荷,有助于纠正心衰,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瘀血消除。活血药具有溶解血凝块,吸引水解物入血和降低血黏度等作用。

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川芎、泽泻、茯苓、白术6味药组成,其中当归、川芎、芍药为血分药,有补血活血之功,泽泻、茯苓、白术为气分药,有健脾化湿利水之作用,故《方函口诀》云:“此方主治妇人腹中疠痛而兼和血利水之效”。本方有活血利水之功,故可用于血不利则为水之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肝肾囊肿、卵巢囊肿、血栓性静脉炎等病。

1.治疗肝硬化腹水

熊某,男,37岁,干部,2002年6月26日初诊。肝硬化并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于3月份行脾切除术,术后仍有腹水,伴腹泻、肠鸣,时有腹痛,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泛酸,嗳气,纳可,脘胀,时有低热,无汗,怕冷,口干不黏不苦,尿短少,曾先后用半夏泻心汤加厚朴、大腹皮,或中满分消丸加减,药后大便次数减少,但腹水无明显消退,仍觉下肢沉重而肿,腹胀,精神差,乏力,嗳气,纳可,腰酸,大便偏稀,小便短少而频,舌红苔薄黄,脉弦关旺,拟当归芍药散加减:

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神曲10g,谷麦芽各10g,陈皮10g,竹茹10g,杜仲10g,大腹皮10g。

七剂水煎服。

药后浮肿减轻,嗳气减少,腹胀减轻,纳欠佳,稍恶心,不吐酸,不厌油,大便日1~2次,舌红,苔薄黄,脉弦但关旺减。上方加山楂再进10剂。

药后腹胀又减,下肢肿消,腹中不痛,大便偏稀,纳一般,眠安,小便较长,口干稍黏,舌红,苔薄黄,脉稍弦关稍旺。上方白术改为12g,加太子参10g。药后尿长,腹胀除,B超示腹水消。原方继服。

2.治疗慢性肾炎水肿

胡某某,女,45岁。1990年9月12日初诊。自诉患肾炎多年,现全身水肿半年余,头面部先肿,后肿及全身,但肿势不甚,晨起颜面肿,午后脚肿,纳食尚可,面色萎黄,精神一般,大便软,小便短少,色黄,无灼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弦。尿蛋白+++。曾在外院治疗无效,而来我处求治。先后用发汗利尿等法治疗近三月,水肿及蛋白尿均无好转,后思其面色萎黄,脉弦细,浮肿不甚,拟诊为血虚水湿内停,用当归芍药散原方:

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泽泻10g,白术10g,茯苓10g。

服药七剂,水肿略减,尿蛋白减为++,原方再服七剂,水肿又减,尿蛋白减为+,继服七剂,水肿全消,尿蛋白阴性。为巩固疗效,嘱原方再服一月,至今未复发。

3.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徐某,女,46岁,干部,2002年7月27日初诊。左下肢肿,以左踝上约6寸及踝关节下最明显,局部色红,有热感,月经量较少但应期,二便如常,西医疑诊为血栓性静脉炎,曾用活血化瘀利水之药近2月,少效,乃来诊,舌红苔黄,脉沉寸旺。先予桂枝茯苓汤加当归、连翘、赤小豆,药后无效,加服大黄蛰虫丸仍无效,改投当归芍药散加味:

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泽泻10g,白术10g,茯苓10g,益母草10g。

七剂水煎服。

药后肿减,坚持用上方服至9月22日,左踝以上肿全消,足背稍肿,红已退,坚持用上方继服。

此外,妊娠后,胎体逐渐长大,阻碍母体气机升降,影响水血的运行,水血互结则导致各种妊娠病的产生,诸如妊娠胎位不正,妊娠中毒症,妊娠水肿,小便难,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妊娠腹泻等疾病,均有可能出现当归芍药散证,均有使用本方的可能,故临床遇到以上疾病,要想到应用本方。

结语

当归芍药散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谓是难病奇方之一,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本方,主要思路不外乎根据以上四点。

如要以八纲来分类,从表里来说属里证,从阴阳来讲属阴证(足厥阴肝、足太阴脾),从虚实来看属虚实夹杂,从寒热来谈偏于寒证。病因为肝郁脾虚,湿邪内停,病位在肝脾,症状可出现血虚(面色萎黄、头昏、月经量少色淡、舌质淡等),脾虚有湿(大便软而不爽、小便不利、口黏),脉弦等。从气血而言,是湿邪兼入血分的方剂。其应用的重点在腹部疾病,除此之外,只要是肝脏所居、肝经所循和肝脏所主器官出现异常,辨证属肝脾不调,湿邪内停,兼入血分者,就可使用本方。至于文献报道用本方治疗舞蹈病、眩晕,亦属治肝,因肝主动摇,肝为风木之脏之故,如《素问·五运行大论》云:“肝在天为风,……其用为动”。至于妊娠,因可出现水血互结的病理,故妊娠多种病均可使用本方而取效。

以上资料均据:

【1】 民间中医网《伍炳彩应用当归芍药散的诀窍》:https://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3066

【2】 江中精诚网《伍炳彩教授简介》https://www.jzjc.com/jzjc_NewsShow.asp?NewsId=7967

【3】 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研究院《伍炳彩》:https://117.40.29.101/inherit_famous.asp

(0)

相关推荐

  • 【《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 [组成]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劳半斤(一作三两) [用法]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原方主治]妇人怀妊,腹中㽲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 方剂学调和肝脾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四逆散 <伤寒论>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组成]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各十分(各6g) [功用]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 ...

  • 江西名老中医集萃四十八:皮肤病专家喻文球

    喻文球,男,1950年10月生,江西临川人,教授,主任中医师,现任江西中医学院皮肤研究所所长,附属医院中医外科皮肤科主任,江西省名中医,全国第三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 ...

  • 江西名老中医验方集萃

    发表者:赵东奇 消化病专家龚琼模 治胃柿石方 [组成]苍术.附片各10克,蔻仁6克,厚朴10克,吴茱萸.高良姜各3克,肉桂6克(后下),山楂.槟榔各10克,枳实.法半夏.陈皮各6克. [用法]每日1剂 ...

  • 【转】江西名老中医验方集萃

    消化病专家龚琼模 治胃柿石方 [组成]苍术.附片各10克,蔻仁6克,厚朴10克,吴茱萸.高良姜各3克,肉桂6克(后下),山楂.槟榔各10克,枳实.法半夏.陈皮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后将药 ...

  • 〖验方荟萃〗江西名老中医许寿仁15方

    〖验方荟萃〗江西名老中医许寿仁15方

  • 江西名老中医许寿仁15方

    验方荟萃]江西名老中医许寿仁15方 1. 秦尤青蒿汤(又名"退热汤') 主治:肠伤寒(湿温)及中医所称的温热症.风温症. 处方:秦艽6克,青蒿6克,薄荷3克,菊花6克,桑叶6克,钩藤12克, ...

  • 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二

    20.何炎燊(广东省名老中医,广东中医学院兼职教授) 20-1.[加减清海丸] [组成]:(1)熟地24克(2)淮山药12克(3)山萸肉12克(4)丹皮9克(5)北沙参15克(6)阿胶12克(7)麦冬 ...

  • 名老中医偏方(二)重点收藏!!!

                                 骨伤科         一.骨结核.骨髓炎         1.骨结核组方 [用料]方一:小金丹(中成药,市面有售).方二:灵效膏:五倍子一两 ...

  • 江西名老中医许寿仁  15方

    阅73转19   2020-09-03 江西名老中医许寿仁15方 1.秦尤青蒿汤(又名"退热汤') 主治:肠伤寒(湿温)及中医所称的温热症.风温症. 处方:秦艽6克,青蒿6克,薄荷3克,菊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