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门口挂艾草需有讲究,插草不插晚,挂长不挂短
导语:端午,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节日,是独属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大节,日期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起源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例如有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等纪念之说,也有古百越族的龙舟之说。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起源,都是有着非常意义的,都被作为历史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
在民间过端午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挂上艾草,那这是为何呢?
我国跨越区域比较大,种族比较多,在节日的习俗上肯定也会有所不同。在胶东黄县我们这的农村,我们这里5月初一就有过小端午的习俗,究竟何因不得而知,只听村里的老成人说,我们老黄县人自祖辈就把5月初一视做是小端午,只不过和大端午不同的是,小端午这天家中人口只吃粽子和鸡蛋,门口不插艾草,艾草要等到端午节那天才能在门口插。
在民间的说法是端午节插艾,这样不仅有招福驱邪的用途,而且还有防病驱蚊的作用。当然了重点还是在于后者,老人说端午节这天是春夏交替日,夏季的开始,毒虫蛇蚁的活跃期,门庭插艾草可驱虫、除毒的原因主要在于艾草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毒虫对这种奇特的芳香味不适应,对其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不过,就这样一个门口插艾草的习俗在我们民间却是要有一个非常的讲究的。
在胶东老黄县我们这里,端午日这天门前插艾草有“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的讲究,并且还要采挖的艾草有根且上带有露水,名曰:拉露水!
通常端午日时我们一般早晨4点多钟,天一蒙亮趁露水还没挥发时,人们就会去山坡野地里采挖门前需要插的艾草。据说如果等太阳高高挂起,艾草上的露水被挥发掉,那样艾草的香味就会变淡,影响其药效。至于要挖带根的艾草,那只不过是人们想在衍传的习俗的节日中图个吉利,顺当,也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个向往。
人们认为如果门前插的艾草没有根,就相当于“无源之水”,并且,没有根的艾草是被截断的,寓意不吉利,因此,采挖时人们都会选择捡那些个头高、枝叶繁茂、茎杆粗壮的艾草连根挖起。这样的艾香味要更浓一些,而且,人们也认为这样的艾草悬挂在大门前更为吉利,这也就是民间习俗中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的讲究。
其实,端午节民间在门前插艾草,或门口放艾草,还与一个传说有关。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瘟神”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降灾于人间。某年的又一五月初五,天帝忽想起此事时竟然动了测隐之心,便派人下凡到民间体察民情。天帝的使臣扮成卖油翁下凡到民间买油:“一葫芦二斤,两葫芦三斤”,大家都争先抢购,只有一个老头不仅不买,还告诉那个“卖油翁”,你的账算错了。
于是,等“卖油翁”卖完了油后,便尾随着那个不买他油的老头走到偏僻处,对老人说:“你是好人,今晚瘟神降灾,你可在今日大门前或是屋檐窗棂上插上艾草,就可以躲过瘟灾,越早插越好”。老头听后,便挨家挨户告诉了村里所有人,于是家家户户就都在门前屋檐上插上艾草,全村人也真的躲过了劫难而平安了。
从此以后,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民间便有了门檐插艾草的习俗。当然,虽说是习俗,其实也就是人们对追求幸福平安生活的意愿寄托而已。
又是一年端午日,农嫂祝大家端午安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