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那些事儿
接触团体也有几年时间了,边学着边练着,收益良多,今天想唠一唠,普及一下。
可能并不专业,但可以提供一个视角,供大家参考。
初次接触是刚考心理咨询师那会儿在心理机构举办的两场体验课,几个人围坐成一个圆,然后,聊~天!
就像外国电影或美剧中的那样,有一些戒酒团体,戒毒团体,每个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悲伤……大家再给予反馈之类的。
初次体验,感触并不深;还有很多人是无感的,因为习惯了压抑自已的感受,而只把注意力放在事件上;也有一些人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做什么,因为老师不会过多地干预,尽力让大家倾听自己的心。
现在看来这很正常,加入团体咨询和学习,就是学着去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学着去培养自己的觉察力。
带领老师分享,说她带领过一次沙龙,其中有位女士参加完沙龙之后,觉得什么用也没有,还打电话把老师攻击了一顿,之后,再也没有参加过老师带领的任何一次团体。
是的,偶尔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坚持下来,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后来,就断断续续的参加了一些不同的人,带领的不同主题的团体沙龙《相爱容易相处难》《丧失与哀伤》……甚至还有一些无主题的团体,每次都会有一些更细微的觉察,更细致的感受。
从团体沙龙中学到了一个词,投射。比如,你觉得她很累,是“你”觉得,她累不累只有自己清楚,要想知道就要学会求证,问问她,觉得累不累?
慢慢地开始让沟通对频,让沟通有效起来,猜得成分少了,活得就更敞亮了。
后来,就参加了一个长程20次的团体,结束之后,没浸泡够,又继续下一个的团体,还没有浸泡够,又继续……
了解地越多,越发感到团体的好,捋清了原生家庭的关系,开始看到日常的行为模式,一些问题的真相开始浮现。
比如:
为什么有的人易怒,
为什么有的人家暴,
为什么有的人自私,
为什么有的人对孩子没耐心,
为什么人有的人亲密关系老是处不好,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批判社会批判人
……
浸泡2年以上,人格会慢慢发生改变,要知道,人格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人格健康了,工作、生活、做人、做事,才更安全、更舒服。
尤其现代社会,青少年谈恋爱已经到了一个玩恋爱的时代,真的是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人格做基础的。
有健康的人格才不至于,闹个分手就要寻死觅活的,不是想把自己杀了就是想把对方杀了;也不至于,分个手就对爱情失望了,对男人失望了,对女人失望了,对这个世界失望了。
团体就是用来修补人格的,用来关照灵魂的。
在团体中,我们可以去唤醒,去触碰,去抚摸别人心灵的伤,所以团体是一个了不起的圈子。
在这个圈子里,每个人都是安全的,是被关注的,被需要的,被鼓励的,在这个圈子里,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着去修正、改变和完善当下的行为模式,进而把好的行为模式再带入到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不怕,大家都在帮你。
团体里的关系就是社会关系的缩影,对这个圈子里的关系了解的越多,交流地越多,关系越稳定,相应生活中关系就可以发展地越好。
在团体里,我们探索着自己,又探索着别人,我们探索着死亡、自由、孤独、生命的意义。
我们一起同行,我们彼此辉映。
那团体适合什么样的人呢?
--所有人。
团体的工作对象是人,不是病。每个人生活中都是需要处理或大或小,或粗旷或细微的感受和情绪,团体就能让自己更好地处理,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场所,这样一些人来倾听,来关注,来分享,来指导。
那团体的费用呢?
体验的沙龙有10元,20元,30元,29元, 49元,99元的都有。
连续的长程的团体有几百的,也有几千的,平均下来,大众基本都能接受。
这是一场高质量的谈话,没事儿就聊聊天儿呗!
更多团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