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古城:宾阳门

一城人文!说的是寿县古城。

呈棋盘式布局的这座古城,装满了厚重的历史!有过寿州、寿春等等好听的名字。她是楚国的终结之都,楚文化在这里被封存。2000多年的时光,写满她4次为都10次为郡的历史沧桑。所有的故事,美酒一样在古城酝酿。周长7147米的城墙,负责散发沉淀已久的芬芳!古城里,淡然居住的人家小院,释放出“满架蔷薇一院香”。

今天,在这“尽道春光已归去”的五月,请随我带着蔷薇的清香,走进宾阳门,去领略这座宋城的宇宙洪荒……

自古以来,我国的多数城市是由官府设立的政治中心形成的。每座城池的北、南、西等城门,根据地域特点而定,名称各不相同。比如寿县北门面临淮河,就取名为“靖淮门”,意使淮河安定,不要泛滥成灾。

但是,许多古城的东门,多取名为宾阳门。比如武汉市老武昌的大东门,江苏南通市海安县旧城的东门。

因为“宾”是贵客,“阳”是朝阳升起的方向。宾阳门就是迎接来使和宾客的大门。这完全彰显了泱泱大国是如何地高迎贵客。

说到宾阳门,需要插入一则发生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2月的故事。那时,康梁变法失败,光绪帝遭遇谋废的厄运,帝师孙家鼐力保不成,称病回归故里寿州。

孙状元还乡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可忙坏了地方官员,他们猜测这位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大人年事已高,旅途劳顿,势必经水路淮河回家。所以,16日清早,知州和总兵大人率领文武官员,来到北面的靖淮门列队迎候。太阳已从地平线升到了头顶,却不见孙状元的身影!原来,他早已从东门进城了。官居高位却不兴师动众的做法,传为美谈。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我想补充一点的是:一直以来,中国都有东门迎客,北门送客的习俗。饱读诗书的孙状元肯定知道这一点。他的此举,谁能否认不是传统的观念在影响着他呢?人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帝师也不例外!

宾阳门的里门由台基和谯楼两部分组成。台基的条石布满时光的包浆。粉化的碎末叠加水渍的印痕,沟壑出非同一般的寿州古城。谯楼高居台基之上,把一朝又一代的晨风暮霞观望。

在里门的台基两侧,各有一处攀援的石阶。拾阶而上,就登临到里门的顶端。在这里可以俯视宾阳门的整个瓮城。瓮城的里门和外门不是正对着的。如此设置,一是考虑到军事防御。当敌人攻入瓮城后,会刹那间错乱了进攻的方向,便于城上守军乘机围歼。二是考虑到防洪所需。当来势汹汹的洪水冲破外门进入瓮城后,水头击打向城墙,由排山倒海的直线冲击转为瓮城涡流,大大减轻了对瓮城里门的冲击。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寿春宾阳门的瓮城设计中,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走进宾阳门的里门,俯首皆是一条条深深的独轮车的辙痕。青石板路上,吱吱呀呀的声响轻叩着亘古的时光,仿佛至今犹能耳闻。

遥想当年,或者当年的当年,这里人影穿梭,有一位如我的女子,裹满野蔷薇的花香,她婉转的清歌,洒满光滑的石板路上,甜美着身旁那位少年的心房。甘心流下一路汗香,淹没深深的车辙,时光漫流了天地玄黄。

怜爱着寿县古城的还有头顶的上苍。她让这里的人们神奇地游弋在历史长河中,朝夕生活在宝贵的文物里。

去年,我行路至著名的昭关。那里是诞生了许多俗语典故的地方。比如:伍子胥过昭关——一宿急白了头;蒙混过关;千金小姐;倒行逆施;日暮穷途等等。列举这么多知识的目的只有一个:古昭关也是人文历史丰厚的地方。

当时也是五月,我站在昭关的门洞里,亦如现在我站在宾阳门的里门内。历史情景似乎被克隆了,那么相像吗?不,昭关没有寿县幸运!

这里车辙深深,一道道依旧纵横!这里宋朝的时光仿佛驻足了,在深情地凝望!那里,只有一块后来加工的车辙印模,在窥觑着我的舞步起落……

不过,宾阳门目前的情景也不容乐观,甚至令人胆寒!

这要从寿县的筑城史说起。展现在你眼前的寿县古城墙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约1070年)。换句话说,就是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家活动的阶段。

后来,宋金时期,滨临长淮的寿春成为双方反复争夺之地。对于南宋来说,重筑城墙迫在眉睫。但是,战事频发及朝廷苟安,使得重筑寿春城的工作持续了许多年,直到南宋宁宗年间(约1220年),建康都统许俊却金兵,才最终完成了重筑寿春城的浩大工程。

直到今天,在宾阳门的里门南侧墙上,还能清晰地看见“建康”、“许都统造”等字形。笔画清晰,结体方正。足见其历史悠久,弥足珍贵!

明清以来,按照御战和防洪的需要,对寿州古城墙又不断地进行了修整。它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防体系,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古城墙。风霜雪雨,人力侵袭,能够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文物是历史的影子,一个没有文物的国家,历史是多么匮乏!文物是文明的载体,一个没有文物的城市,无法洗脱他的蛮昧!这深深的独轮车的辙印,就是珍贵的文物!

他惯看了多少蔷薇在开花!他碾过了多少人的风华!他牵挂了多少游子在思家!他聆听了生产力发展的铿锵步伐!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由于车轧人踩,保护不力,他越来越浅,正在像靖淮门的车辙一样慢慢地从人间蒸发……

来到寿县古城,必须亲临宾阳门。在这里,你会领略璀璨的民俗文化。你会找到“落毛凤凰不如鸡”,“人心不足蛇吞象”等俗语的源头。

在里门的北侧,有一块较大的条石。不须仔细辨认,你就能看到镌刻着一条盘曲的蛇,正在吐着蛇信。蛇头前面站着一个叫作“象”的人。

传说象救过一条大蛇。它立下誓言,日后必定知恩图报。若干年后,某位财主的千金身染重病,需要修炼成精的蟒蛇肝胆才能治愈。象找到那条蛇,说明原因。蛇张开血口,允许象进去割它一块肝胆。象如愿以偿,成为财主家的东床快婿。象不满足,决定再去割下一块蛇的肝胆。蛇念在救命之恩的份上,再次答应了象的要求。象不满足,准备割下蛇的全部肝胆。蛇疼痛难忍,倒吸一口凉气,贪心的象再也没有从蛇腹中爬出来。

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正面塑造蛇形象的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作为劝世良言,经过元代戏曲和明代词话的不断完善。已固化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难料螂捕蝉”的俗语。其蕴含的哲理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澄明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意识仍有着积极的作用。

走出宾阳门的外门,眼前豁然开朗。回首古城,但见城墙古朴雄伟、如苍龙环绕,迎接春风,抚摸夏雨。在这蔷薇盛开的五月,宾阳门外的花草“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

站在这里向北远眺,可以看见八公山的绰约风姿。那里有豆腐鼻祖刘安,八公炼丹的烟火至今还在淮南人的心中明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丽故事,至今还在淮南人的口中传说。

寿县控扼淮河淝水。是兵家反复争夺的地方。公元383年的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那里。给后人留下了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等历史掌故。至今还在通过各类书籍滋润着华夏后人的精神领地。

据此可见,把寿县的行政区划调整给淮南,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好事!

站在宾阳门的外门的城门口,昂首可见两块嵌入墙体的水位纪念牌。下面的这块是1991年洪水水位线。上面的那块是1954年洪灾的水位线。我在《淮河:一首悲欢的岁月之歌》文章中,尽述了我是如何地倾听淮河近几十年的泠泠水歌。当时就有读者留言,说我应该重点列举1954年的那场洪灾!

那场洪灾发生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讲话后,发生在江淮儿女倾巢出动治理淮河的8年战役期间。切肤之痛在水位牌下再次被唤醒!1954年,凋敝近百年的中国刚刚步入正途不久,国情解释了我们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大。

目前,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长足发展,为什么近些年淮河两岸,还会落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窠臼?

为什么?我去问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石刻。它说,许多人追求表面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长久的基础的水利建设,大小河道不同程度的淤积;高低不等的堤坝不同程度的被推平。人们缺乏自律和自我节欲。向大自然索取的太多,洪灾!!!那必然是人们在咎由自取那些得寸进尺的恶果!

人心不足蛇吞象,宾阳门里的这幅石刻,凝聚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文化百花丛中的奇葩。它在劝说人们不要贪得无厌,不能欲壑难平。大自然无私地提供给我们一切,我们为什么不能适时反哺,恰当回赠?

宾阳门外的护城河,水光粼粼,波澜不惊,无声地把我回应……

宾阳门,你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寿县古城。你用高耸的谯楼,绵延的城垣,诠释你的博大精深。我流连忘返于你的墙基垒石,那里,许多的铁凿印已经被时间磨平。当年刻打你们的人们也已湮没于风尘。

也许,今天徜徉于你怀抱中的人们,就是他们的化身,他们穿越时空的阳光,带着千年的问候,来把你看望。不同年代的问候,在你这里聚集。吱吱呀呀的独轮车声,告诉你,这里可以作为人生的归程……

《寿县古城:宾阳门》

(作者   崔小红) 2016.5.1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