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解剖 1
想要弄明白一个问题真不容易,特别是基底节解剖晦涩难懂,今日写出部分内容与大家共勉。
基底节是皮质下核团,位于大脑半球的前部,丘脑的两侧。一般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复合体。然而,近年来,狭义的定义为仅包括纹状体及其相关的间脑和中脑的结构。背后的原因是涉及到运动的控制和行为促进方面。屏状核仍不清楚,杏仁体与边缘系统紧密相关。
认为纹状体是基底节主要输入结构,接受来自其他神经轴的传入。主要传出联系是苍白球和黑质网状部。特别是苍白球,其内侧部和黑质网状部一起为主要的传出结构,因为它是大部分传出纤维的来源,大部分直接到达丘脑。
基底节障碍主要是运动、肌肉张力和姿势的异常。具有广泛的临床表现,从运动迟缓和强直到异常不自主运动。
尾状核呈蝌蚪样,有一个大的前头部,体部变细,尾部向下弯曲。头部被覆室管膜位于侧脑室前角的底部和侧壁,位于室间孔的前面。逐渐变细的体部位于侧脑室体的底部,狭窄的尾巴沿着下角而曲线,位于颞叶的侧脑室顶部。内侧,尾状核的大部毗邻丘脑,交界处标志为沟,即终沟。沟中有终纹,位于室管膜的深处。终纹形成侧脑室脉络膜裂的一个边缘,海马伞和穹窿形成另一个边缘。终沟在前上方特别突出(因为相对于尾部,头部和体很大),丘脑纹状体静脉伴行。
胼胝体位于尾状核头部和身体上方。两者由额枕束侧向分隔,内侧由胼胝体下束分隔,胼胝体下束是覆盖中心的轴突束。尾状核与豆状复合体主要由内囊的前肢分开。然而,尾状核头的下部与壳核的最下部在前穿质的正上方变得连续。这个交界区有时被称为纹状体底(见图)。在壳核和尾状核的大部分长度上,可变的细胞桥将其连接起来。它们最突出在前方,位于纹状底和尾状核头部和体部,在那里它们破坏内囊的前肢(见图)。在颞叶,尾状核尾部的前部与壳核的后下部变得连续。尾状核和壳核的大部分通常被称为背侧纹状体。嘴侧纹状体的一个较小的下内侧部分称为腹侧纹状体,包括伏隔核。
下方,在纹状体底后面一点处,豆状复合体由前连合形成沟槽,前连合连接颞叶下部和两侧前嗅皮层(见图)。连合上方的区域称为苍白球背侧,其下方为腹侧苍白球。
纹状体由尾状核、壳核和腹侧纹状体组成,细胞密度高,血管丰富。尾状核和壳核被许多细小的薄髓或无髓小直径轴突束穿过,这些轴突大多是纹状体的传入和传出。它们通过纹状体组织辐射,就像汇聚在苍白球上或从苍白球辐射出来一样。这些纤维束有时称为术语“威尔逊铅笔”,它们解释了纹状体的条纹外观。
背、腹侧纹状体神经元主要为中等大小的多极细胞。它们有圆形、三角形或梭形的体细胞,与数量较少的大型多极细胞混合在一起。中、大细胞的比例至少为20:1。大神经元具有直径达600µm的广泛的球形或卵圆形树突。中等大小的神经元也有直径约200µm的球形树突,接受许多纹状体传入的突触终末。中型和大型纹状体细胞的树突既可以是有棘的,也可以是无棘的。最常见的神经元(通常占总数的75%)是一个中等大小的细胞,上面有刺状的树突。这些细胞以氨基丁酸(γ-aminobuyric acid,GABA)为递质,也表达脑啡肽或P物质/强啡肽的编码基因。脑啡肽能神经元似乎表达D2多巴胺受体。P物质/强啡肽神经元具有D1受体。这些神经元是苍白球和黑质网状部纹状体传出的主要来源,也许是唯一的来源。剩下的中等大小的纹状体神经元是无棘的,是含有乙酰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生长抑素的固有细胞。具有棘状树突的大神经元含有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乙酰转移酶。大多数,也许全部都是固有神经元,为无棘的大神经元。
内源性突触很可能是不对称的(II型),而外部来源的突触则是对称的(I型)。来自黑质、中缝和蓝斑的胺能传入都以分支丰富的轴突结束,轴突上有曲张体,轴突内有密集的核心小泡(推测为胺递质的储存)。许多这些曲张体没有常规的突触膜特异性,可能以类似于周围突触后交感轴突的方式释放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