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邱学青/丁海东/徐则民:将教研研在“刀刃”上,成就教师的儿童立场!首届圆桌会议⑤

学前教育研究会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公众号 4天前

在以“儿童·游戏·质量:开启学前教育新征程”为主题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首届圆桌会议中,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邱学青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丁海东教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幼特教部主任徐则民分别从“游戏与幼儿园游戏的区别与关系是什么?”“游戏与课程的融合途径有哪些?”“游戏中的教师如何实现专业成长?”几个方面来分享,让我们一起来聆听。

01/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

实践困境

快乐、开心、自由、无拘无束、洋洋自得、刺激、紧张、自由自在......游戏为什么吸引我们呢?因为游戏就是开心、愉悦、自由自在、轻松、没有压力的。游戏者愿意参与游戏,去沉浸在愉悦的玩耍过程当中,追求快乐,享受做出自由选择的状态。因此游戏者是被游戏吸引而卷入到游戏当中去的。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强调提出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珍视幼儿游戏活动的独特价值,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和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游戏活动的价值,在幼儿园当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存在了一些实践的困境:大家在理论上、口头上非常重视游戏,在实践当中、在行动上面却出现了轻视、忽视游戏。对游戏中的学习持着怀疑的态度,尤其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并没有被看见,儿童游戏的权利和保障没有没重视,对游戏性质的理解不透彻造成了分类的混乱,主要表现在生硬地、简单地将游戏活动等同于游戏,强调游戏的愉悦的性质,那么幼儿园游戏就出现了随心所欲、简单快乐的形式化。 

强调游戏的轻松感觉,那么幼儿园游戏活动就出现了毫无目的可求,无需心智投入的流程化;

强调游戏的自由,幼儿园游戏就出现了忽视规则的理解与遵守,呈现了模式化;
强调游戏的自主,缺乏教育目标,幼儿出现盲目自主和经验的片面化,使得教师难以发挥教育支持的作用。
强调游戏愉悦、轻松、自由、自主的性质,在游戏活动当中就出现了随心所欲、简单快乐,没有目的,忽视对规则的理解、遵守,幼儿出现盲目的自主。
02/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
游戏和游戏活动
由此可见,游戏和游戏活动简单地把游戏活动等同于游戏了。游戏和游戏活动是两个不同层级的概念,游戏是轻松的、自由愉悦的;而游戏活动是与严肃性相关的,谁要是不严肃地对待游戏,就会成为游戏的破坏者而被驱逐出游戏。
游戏吸引着游戏者自愿去参与,但游戏活动不是参加到游戏活动当中就能随心所欲、没有目的。游戏活动要求游戏者全神贯注地加入才能够实现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目的。游戏活动当中,每一个游戏者的表现行为又不一样。游戏者有自身想不断重复的本能冲动,在游戏活动当中,幼儿往返重复或是不断重复玩一个游戏,这就是不断的自我更新,铸造了游戏的新的形式。
游戏活动不是一种轻松的、没有目的的、随心所欲的活动,它不是追求片刻的愉悦。引起了儿童兴奋以后又让他们的经验停留在原有的水平。
游戏当中,以幼儿喜爱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行动向着更高水平前进,孩子在游戏当中就力图表现自己不断趋于成熟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幼儿的经验不断生长,能力不断增加。游戏的最高目的就是儿童充分的成长,能力充分实现,引导儿童从一个水平向着另一个水平前进,这就是为什么要关注“游戏”和“游戏活动”的目的。
03/ 
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不是外加的
游戏的性质在游戏的具体活动中,不是让孩子形式上的自由和轻松。事实上我们要把游戏的性质,游戏的精神在游戏活动中反映出来,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和环境互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增长经验。
游戏活动当中,儿童应该处于放松性警觉的状态,就是一种高度的专注投入,而不是无所事事,傻淘傻闹。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不是外加的,是儿童在游戏的过程当中体验到的。玩游戏并非微不足道,是儿童生长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经验生长的重要途径,儿童通过游戏在和环境、和人际互动的过程使经验得以增长。
幼儿园游戏活动需要儿童在活动过程当中高度的专注和投入,因此老师在准备游戏环境的时候,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就应该给孩子提供能够吸引幼儿投入其中,高度的、专注的沉浸,不断持续探索的环境,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放在那孩子在面前,无所事事地游离在其中。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心智自由的活动,所以我们不要去追求游戏活动的表面,看起来孩子很自由。玩游戏在我们看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儿童来说是他们生长的重要的因素。
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实现了经验的链接,这是一个简单的关于吃什么药、怎么吃的案例,几个问题链接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得孩子从无目的摆弄材料,学会了绘画表征的经验;把日常零散的经验调取出来并加以系统化,这就是游戏的功效,让孩子的经验发生了链接。

游戏是儿童精神态度完整性和统一性的标志。在游戏活动当中,我们看到的不光是一个外部的活动,游戏是儿童全部的能力、思想、身体、运动以及他们自己的印象、兴趣等的自由运用和相互作用,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01/ 
游戏价值的认定
在当下关于游戏话题的讨论,关于游戏和课程,课程的游戏化、游戏的课程化。其实都在尝试思考游戏怎么做更课程,课程怎么做更靠近游戏。其实,说法不一样,但都是游戏和课程这两方面怎么融合,当然这是对游戏的价值充分的认定,教育上要立于这个价值,要发挥这个价值,关照这个价值,课程才去关注游戏。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游戏怎么样,我们怎么看待,其实就是儿童怎么样,我们怎么看待儿童。做这个学前教育课程专业化问题的思考和聚焦,实际上我们是要谈游戏这个比较关键、根本、核心的话题。因为游戏和课程融合的前提,肯定是基于我们对游戏价值的充分认定,当然关于这个价值我们可以做不同角度的解说,从不同角度去形成我们的认识。
从政策层面上看,游戏有它一定的位置,有其独有的价值。诸多国家颁布的规程、纲要、指南、标准等(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均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指标”。政策文本反映出:“游戏:幼儿教育一种专业标识”。
因此,贯彻科学保教的立场,追求学前教育的课程化之路,游戏怎样融入课程,课程又怎样接纳游戏,这就是二者的融合。
02/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实践路径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里面提到幼儿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特别强调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指标。
当我们还在讨论“吹拉弹唱跳画”是不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体现,其实这个方案它给出了一些词。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游戏是学前教育的专业标识。贯彻科学保教的立场,追求学前教育的课程化之路,游戏怎样融入课程,课程又怎样接纳游戏,这就是二者的融合。在逻辑面上,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看,但这个逻辑层面只是一个逻辑的划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绝对分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
路径之一:游戏作为课程实践的手段

具体表现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1、游戏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手段主要体现为对于幼儿园正规的、集体化的教学活动在组织形式上的支持、辅助与补充,而更注重于直接为正规教学目标与要求而服务的功效发挥;2、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和所有环节都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得以组织和完成;3、把游戏作为课程实施的手段,凸显出游戏作为显性课程的有效形式资源。

路径之二:游戏作为课程实践的内容

具体表现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基本环节:当我们讨论游戏是一种什么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内容,而那种内容、那种体验、那种表达、那种困惑、那种好奇、那种喜怒哀乐本身不应该是他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失的一种经验吗?把幼儿的自选游戏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基本类型,无疑便是将游戏转化成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体现。

路径之三:游戏精神:贯穿课程实践的灵魂

具体表现为贯穿幼儿园课程实践的灵魂: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游戏作为一种精神的特质而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或心灵趋向。追问游戏和课程融合最终是为了手段吗?是为了内容而内容吗?都不是,是为我们课程真正的眼中有儿童。

我们强调游戏的课程所追求的最圆满的境界是什么,那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无论是怎样的关系,无论是怎样的场景,它的所有关系,它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对童年的游戏的精神状态予以充分的关注,予以充分的呵护,予以充分的善意,予以充分的接纳,让童年的这种游戏精神能够贯穿课程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与所有环节。
以游戏的手段进行教学,从宏观层面的来讲,体现了幼儿园教学的特殊性。孩子的学习必须是活动的、直观的、情境的、行动的、体验的。当一些手段应用于教学情境中就会让教学原则落地、搁置和体现。在另一个层面上,让教学活动中的师幼关系更融洽,更和谐,让这个过程更生动活泼,让教学过程中的孩子信息被激活,注意力被吸引,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等等。
03/ 
游戏是一种童年状态
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它不只是一种行为表现,还是一种感知、一种经历、是种获得,幼儿经验的表达一方面是主观的,另一方面是客观的。
这两个经验在实际活动中是并列的、是平行的、是同步的。但游戏的发生、展开,游戏的推进,其内在力量是主观经历的、表达的期望。客观经验是捎带的实现,具体的客观经验呈现往往很容易功利化地呈现完成教学目标。我们更关注主观经验表达,成为游戏发生的第一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游戏本质是情感性。游戏学习,就是童年生活,背后就是童年文化。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赖以存在的寓所,难道就不是早期教育教学的生命所在?游戏是一种童年状态,这种童年状态我们要把它当成一种习惯一样。去感悟、去觉醒,去幻想、去感知、去体验其实都是童年精神状态,在课程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把这种实践状态呵护、接纳、鼓励、许可,当作我们不能放弃的一种专业立场,其实就是童年立场。或者最终就是总结为一点:敬畏童年。

01/ 
确立“游戏育人”理念
助推教师走进游戏
首先,认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更是一种主体性活动,是每个幼儿力所能及的活动,其活动难易水平也与幼儿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吻合。
游戏还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游戏过程中幼儿手脑并用、积极探索、积累各种经验,其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以很好体现,身体、智力、社会性、情感、审美等各方面也获得发展,实现幼儿教育最根本的教育目的。
关键,游戏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内驱力。
其次,进一步夯实游戏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

游戏反映着幼儿的发展;

游戏巩固着幼儿的发展;

游戏促进着幼儿的发展;

基于上述认知,从1988年开始,上海学前教育开启了改革之旅。回顾近30多年,上海学前教育从几家幼儿园—31家试点园—全市全覆盖推进—一日生活中更多体现“游戏精神”,确保“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开展游戏研究后,老师们充分感受到幼儿在游戏中的无限可能,许多幼儿教师在回忆、描述班级幼儿的游戏状态时,都会无限感慨:“这些孩子真让人意外啊!他们居然有如此精力、如此智慧。”
02/ 
突破实践难点
不断提升活动实施质量
儿童发起的游戏,其最难突破的是实践中“充分自主”问题。如何贯彻“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精神,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学习与发展,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方向。
当“游戏放手”“让游戏更自主”的导向传递到每一个教师这里,我们依然发现,“放手并不容易”。现实生活中,教师徘徊在多个问题中:“结构游戏中幼儿产生角色行为,可以吗?”“角色游戏中幼儿有大量结构过程,怎么办?”……教师“操碎心”的背后带来的往往是过度干预,最终使幼儿的自发游戏变为教师心目中的游戏,以至于有幼儿在“游戏”中问教师:“我们什么时候游戏?”。
近十年,我们通过一系列驱动性问题,如“角色游戏为什么总是一条街?”“自主游戏,要教吗?”“孩子傻玩怎么看?”等等,推进教师自觉反思长期以来游戏开展中存在的误区与问题,推动教师正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聚焦游戏材料提供、游戏中的师幼关系、游戏中的过程观察以及游戏后的分享交流等难点问题开展深度研究,激励教师以“最少的干预、最多的欣赏”支持幼儿游戏。确立游戏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轨迹“机会与安全”“观察与倾听”“看懂与识别”“回应与支持”。
我们鼓励教师观察、倾听幼儿,帮助教师养成观察的习惯;通过主题教研等方式助推教师共同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03/ 

用心智筑教研“长城”

为教师提供专业对话平台

过去20年,上海架构“市-区-园”三级教研体系。全市各区级教研部门则在“上通下达”“区本实践”过程中,关注幼儿园副园长(保教主任)课程意识、质量意识的培育,并持续提升教研组长的岗位能力。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还建立调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机制。以区域为单位的“聚焦问题”“经验提炼与辐射”,已成为上海学前教育整体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教研真实地发生在每一个园所、每一周。
2017年起,我们探索改变传统的“市教研员-区教研员-园-教师”的信息传播链,启动全市范围网络教研,实现与上海42000余名幼儿园教师的“直接对话”。截止到2021年1月, 全市共计260151人次参与“基于观察识别的教育支持”系列网络教研。这是指引全市教师发现儿童、反思教育行为的极好路径,通过一个个短小的视频引发教师探讨诸如“你看到了什么?”“你会从哪些方面分析这几名幼儿?”“如果这样的游戏情景发生在你的班级,您会介入吗?”等问题,鼓励教师分析游戏案例中不同幼儿的发展状态,引发教师专业思考。
将教研研在“刀刃”上,最终成就教师的儿童立场,也为培育教师获得学前教育核心竞争力奠基。学前教育是“根”的教育,上海学前教育有优势,也有挑战。陪伴“最柔软的群体”,实现幼有所育,上海继续前行。
(0)

相关推荐

  • 低质量是今天学前教育面临的最大危险(1)

    低质量是今天学前教育面临的最大危险 时常听到一些专家呼吁推行学前教育免费,但是在我看来,现在最紧迫的问题不是免不免费的问题,而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孩子们接受劣质的幼儿园教育比不接受幼儿 ...

  •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不是把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

    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曾出版专著<学前教育学><学前课程价值论><多学科视野中的学前课程><幼儿园课程评价>等 ...

  • 幼儿园课程(第二版)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   10 第一节课程概述 /   10 一. 课程的定义 /   10 二. 课程理论 /   14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 /   17 一.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   17 ...

  • 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十年发展回顾

    今年是学前教育宣传月的第十个年头,回顾过去十年,游戏在幼儿园中得到了真正的重视,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演变历程.从被排斥于学前教育 ...

  • 幼儿保教知识

    简述研究幼儿心理时应坚持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2.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言语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 ...

  • 华爱华 | 探寻游戏的真谛 (上)

    华爱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学前教育系主任,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游戏理论.幼儿心理学等.负责的研究项目有"0- ...

  • 邱学青/丁海东/徐则民:将教研研在“刀刃”上,成就教师的儿童立场!首届圆桌会议⑤

    在以"儿童·游戏·质量:开启学前教育新征程"为主题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首届圆桌会议中,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邱学青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丁海东教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幼特 ...

  • 包学青——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个人简介: 毕业于宁夏书画院,师从于著名画家马建军.王系松老师,[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精英书画艺术研究院[宁夏总院]副院长.北京今史艺术研究院[宁夏总院]副院长.宁夏美协会会员, ...

  • 青山学青红椒炒干牛肉,雪菜烧鱼杂,孜然牛肉粒…

    青红椒炒干牛肉 材料: 做法 1干牛肉切成薄片 2烧开一锅水,将牛肉片倒进去汆烫 3捞出沥干水 4油锅烧热,爆香姜丝 5倒入青红椒稍微炒软 6倒入干牛肉片 7一起翻炒几下,淋入少许水,稍微收汁入味即可 ...

  • 诗词•清明(十首) | 聂祥学/周能胜/徐一钉/毛炜/杨迪中/李成东/吴新平

    2021.4.5 · 周一   雨纷纷 清明时节 诗词·清明(十首) 七律·清明祭祖(中华新韵) 聂一夫 踏春野旷落残英,岁岁清明祭祖灵. 鸣鸟无踪孤墓冷,摇枝挂露半山惊. 缅恩培护柏松翠,修道习知贤 ...

  • 徐则民:让评价成为幼儿园自主发展的“催化剂”(下)

    "评价"什么,说明我们"在乎"什么. 事实上,评价是导向(明确方向与重点): 评价是边界(呈现底线与层级): 评价是资源(拓展视角.提供学习内容): 评价是工具 ...

  • 徐则民老师区域游戏问答集锦

    答:可以用游戏或者儿歌把整个过程串起来,让孩子都讲讲自己的游戏.需要教师想各种办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问题2:孩子不能说出游戏的闪光点怎么办 答:孩子说不出是正常的,因为孩子眼中的闪光点与教师眼中的闪 ...

  • 【半半程程 伴我成长】徐则民: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

    然而,这样的建议真的有效吗? 很多时候,我们看着教师紧抓着一个幼儿在游戏中的片段经历,不停地以此提示和启发其他孩子,生怕孩子们错过学习机会,心急火燎地去引申和拓展课程,心里免不了感慨:教师如此辛苦施教 ...

  • 学无止境——记豪园幼儿园邀请幼教专家徐则民来园指导培训角色游戏分享交流

    2019年3月19日普陀区豪园幼儿园有幸邀请到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专家.特级教师徐则民老师来我园进行现场指导与培训. 1 现场观摩 2 互动点评 徐则民老师通过现场观摩小.中.大三个班级的角色游戏和分享交 ...

  • ​丁海东:户外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新支点

    丁海东:教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哲学.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儿童游戏理论等. 户外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