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小笔
授权发布
前几天带孩子去公园玩,看到另外一群孩子在草地里嬉戏打闹。 因为,面对不配合或者拖拖拉拉爱磨蹭的孩子,“我数三下”是家长们的常用话术。 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小舍得》里,蒋欣饰演的田雨岚,每集都在生动诠释“威胁式育儿”。 她的控制欲体现在插手儿子子悠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不让玩生物景观,不让踢足球,班级竞选还得按她写的演讲稿来背。 甚至,连吃个西瓜也要阻止,理由是糖分太高导致肥胖,肥胖会影响智力发育和学习成绩。 如果子悠不按她的意思做,各式各样的威胁就开始上演了:
你成天玩这些东西,能考上好学校吗?
迟早有一天给你扔了……
我们的生活虽然没有剧情那么夸张,但控制欲和威胁确实是中国式家长的日常。 如果用得次数多了,或者遇上特别执拗的娃,反而容易激起逆反情绪。 要解决孩子不配合的问题,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家长为什么喜欢用威胁式育儿?
对一些家长而言,说出威胁的言语,可能只是想要改变孩子某些不良习惯,立好规矩。 比如,孩子总喜欢把饭含在嘴里,半天不嚼不咽,无论你怎么引导都没用。 又比如,熊孩子们最喜欢把玩具洒满整间屋子,玩够了就扬长而去,留下屁颠屁颠跟在后面收拾的家长。 你的初衷是想让孩子拥有“整理习惯”和明白“规则有序”。 可是,实际上这些威胁言语并不能让孩子明白这其中的逻辑联系。
还有些时候,父母的威胁言语,只是为了快速解决当下问题。 比如文章开头那位叫孩子快走的爸爸,也许是因为他们接下来有别的行程; 又比如,孩子一直在磨蹭着穿衣穿鞋,但眼见上学就要迟到了,父母情急之下会说出: 父母越是想要快速地解决问题,就越是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同时也越是把事情往相反方向推进。 该男子本想用民警威胁车里不听话的孩子,结果反而被民警教育了一番。 当孩子听到威胁,他们真正恐惧的并不是你的“倒数三下”,而是这背后的“放弃”。
“爸爸妈妈不等你了。”
“没收你的玩具。”
“下次不带你来玩了。”
“再哭医生就会来给你打针了哦。”
孩子从父母和养育者负面的情绪和语气中,感受到了不被理解。 人际神经生物学开创者Daniel J. Siegel博士在《心智成长之谜》中描绘了“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循环图:
当孩子的需求被忽略或被攻击,焦虑就产生了。
如果一直在这样的循环里,父母与孩子的亲子联结就会断裂。
没有了“安全基地”,孩子的安全感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威胁式育儿虽然满足了家长们树立“权威”的心理,但却很容易带来一个只是表面上乖巧懂事的孩子。 这类孩子的内心,隐藏着一个小心翼翼且自卑的脆弱灵魂。 被称为“天才少女作家”的蒋方舟,在纪录片里回忆了自己的孩童时代。 此后,她七岁开始写书,九岁出版散文集,后来成为南方都市报最年轻的专栏作者,被清华破格录取…… 别人眼里的天之娇女,却在《圆桌派》和《奇葩说》上发表了关于“讨好型人格”的演讲,引起热议。 而且因成名过早,周围也总是充斥着各种“权威人士”的建议。 这让她不敢表达真实想法,不愿与他人产生冲突,担心不被别人喜欢…… “我只有听话,只有迎合他人,才会得到爱”的想法根植心底。 也就是说,威胁式育儿带来的危害远不止引发当下的情绪崩溃,更是长期损害着孩子的自尊感和亲密关系。 年轻一代的父母,很多都意识到了或者从育儿实践中体会到了: 要如何在“父母的期待”与“孩子的内心认同”中找到教育之道,成了我们共同面对的课题。
从孕期开始,也许你已经开始阅读各类育儿书籍,身怀各种育儿观念和方法。 这时候,我们可以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期待和希望,以及它们形成的原因。 如果你执着于“照书养”,与别人“对比养”,继而严格要求孩子达到各项目标。 那么,你依然掉进了“要求服从,想树立权威”的怪圈。 其实,这种时候最需要做的,那便是向内看:看自己期待是否合理、是否操之过急。
与其被外界的标准控制,还不如先看看自身的情况。
Lawrence Cohen在《游戏力养育》一书中提到,人们很喜欢把关注点放在问题上,却忘了换个认知角度看问题:
「孩子一直把饭含在嘴里」
解读A: 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吃饭。
「孩子不愿意上床睡觉」
解读A: 孩子不配合,是个“磨人精”。
解读B: 孩子白天没见到妈妈,想跟妈妈再待久一点。
「孩子出门拖拖拉拉,半天穿不好衣服鞋子」
解读A: 这孩子就是性子温吞,行为磨蹭。
「孩子遇事喜欢哭」
解读A: 这孩子太敏感了。
“当你怀抱婴儿时,不仅要用身体去拥抱他,还要用思想和心灵去拥抱他。”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正的理解和懂得,才能放松下来,寻求自我成长。
父母们其实总是习惯以自己的立场和出发点为孩子考虑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要么损害孩子的自主权,要么招致孩子更大的反叛。
一个人的长期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源于内心认同而不是外界压力,比如威胁。
所以,我们可以试着把命令式语气改为平等协商,给孩子提供选择。
“你扔掉了碗,是在对什么生气呢?”
“刚刚不回答我,是不开心吗”
将决定权和自主权交还给孩子,从而获得他们的真正认同。 我们并非完美父母,但可以做与孩子一起终身成长的父母。来源:凯叔育儿(yuerjinhualun),专注0-6岁宝宝科学养育。原标题:《一位妈妈的悔恨:千万别用这样的方式和孩子“发脾气”……》转载已获授权。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