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管理学范本,都在中国历史里......管理即服务,知行合一不忘初心

大约4000多年前的上古时期,我们有了大禹治理大洪水的传说。这则传说是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大禹从父亲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率领民众,改"堵"为“疏”,历经13年最终治水成功。广为流传的是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甚少关注大禹为何治水成功,也没有人关注大禹父亲的结局。大禹治水也仅仅是采用了与其父亲截然不同的做法,改"堵"为“疏”。鲧也就是大禹的父亲,是一位失败了的英雄。相传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试图堵住洪水,但堤坝坍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治了九年也没有成绩。舜摄政后视察治水情况,“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殛”,就是“杀”的意思。换句话说,大禹的父亲鲧用“堵”的方式没把滔天洪水治理住,然后就启用了“禹”继续治理洪水,禹则采用疏导的方式,将洪水引入大海。
又过千年距今大约2300年,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在其《荀子.哀公》篇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其实,在《荀子·王制篇》中也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大约1400年前,被公认为中国最强盛时代之一的唐朝出现。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泱泱华夏的历史记载中,类似的表述一遍遍在出现,也一遍遍上演着王朝更迭。王朝更迭看似各有原因,其最大的原因也无非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王孙公子把扇摇”罢了,所有的一切也只是忘了初心。如果说王朝的初心是为了保证家族的基业长青,国力的日益强盛,那么最为基础的依然是民众生活的改善,是科技经济,民生的繁荣。一旦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则自然会有起义行为,也就出现了王朝更迭。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在做的过程中,将疏变成了堵。将更早之前的治理智慧忘得一干二净,诸如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诸如我们的大白话,弓拉的太满易折,绳崩的太紧易断。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疏比堵好,在管理实践中,以人为本视人为人,要比独断专行,更容易获得成功。
历史以来,管理学事实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即便我们今天所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管理学版本,但事实上,都是技术性管理,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术的层面,难有上到道的层面的。因为我们习惯了术,也习惯了想要找到直接的答案,但对忽视了管理学中真正的道与初心。道总是与初心联系起来的。
初心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大到国家政府机构,小到各种著作,最为推崇的还是稻盛和夫。我们都提倡初心,按照心理学规律,越没有什么便越要炫耀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的初心已经开始背离,那就回过头来温习一边,初心也不是放在嘴上而是要搞清楚我们是怎么忘记了初心的?据说顺丰创始人王卫曾经转发过一则朋友圈内容,他是这么说的:朋友养的鱼死了,悲伤不已。他不想给鱼土葬,说想给它火葬,然后再把鱼的骨灰撒回大海,好让它再回到母亲的怀抱。谁知道那玩意儿越烤越香,后来就买了两瓶啤酒……很多事情,人们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
在稻盛和夫的著作和我一贯的管理实践来看,管理即服务。我们有太多的人,往往以管理学专家自称,比如术层面的修炼,甚至是学了一堆看似高大上的东西,但在实践中,我总能看到太多太多人,重术而不重道,无商量无沟通,甚至是要求员工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觉着自己正确无比,或者说把民主挂在嘴上作为冠冕堂皇行霸道乃至强势之实。如果一定要举个例子,我想以会议或者部门管理的来举例,会议这件事,很多时候都是做决策做最后通知的地方,但在决策与通知之前,与会者是否要事先与相关当事人负责人先行沟通,待大家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再行宣布会不会比较好?会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上下同欲思想统一?没有沟通没有商量的前提下贸然宣布结果,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都是操之过急行为。沟通或商量可以化解矛盾和误解,比单纯的宣布结果也更容易被人接受,至少在方向性上能取得一致。之所以没有商量就宣布就安排,在管理实践中明显就是缺乏了“服务”思想。作为部门的负责人也好,企业的当家人也罢,尤其是运营管理者我希望大家最好是能将服务刻在心里,用在实践中。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而我们口口声声所谓的管理学范本,翻开中国历史,每一个案例都在清晰的告诉你,服务意识与服务思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