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愿去熟人那买东西?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MwMTcvMjI3MzE1ODk0XzFfMjAyMTA3MzAwNTEwMDE5Nw==.jpg)
熟人生意便宜了,觉着便宜没好货,感觉像假的!贵了,又觉着贵,感拉不下面子讲价,又不好意思说你这贵了。关键一点,熟人东西,就是白送,也未必会要,为什么?因为没花钱,心里不踏实,觉着不好。这就是,人家掏心掏肺,收东西的人,未必认为是好东西。
本质一点,就是宁愿成全陌生人也不愿成全熟人,直接点,就是跟熟人有“冤”。熟人生意,来来回回还是面子这点事。面子和生意分不开,又怕麻烦,就只好去陌生人哪里成交,贵不贵不说,好不好不说,就是到时扯皮也能拉下面子,露出锯齿獠牙打滚撒泼,可是熟人这不行啊,对吧!所以,最终大部分的人选择了陌生人,第一,吃亏占便宜是自己选的,即便不好,也得硬着头皮说好;第二,真要扯皮,不用顾及面子反正不见面,隔着电脑就能解决了。
再说的长远点,还是信任问题。对于彼此熟悉的人,在成交这件事上真没多少信任感可言,反倒是陌生人,因为不存在认识这件事,只要价格合适,在心理预期上,三言两语就能成交。用朋友圈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生意不要做的太委屈,能成就成,不能成就不成。利润微薄的年代,你信任我,三言两语就可成交;你不信任我,给你写个剧本都是徒劳——谢谢信任我的人!
这就跟我当年在襄阳工作时,写了不少介绍襄阳的文字,连同照片,都发在局部中,也有襄阳人看了,觉着这些风景稀松平常,只记得有一副照片,某电台的总监说,我们眼里的寻常风景,在你眼里也会这么美……现在回头翻阅,还是觉着这些风景依旧美丽。近来翻然醒悟,之所以都是美景,是因为我从来都没把自己当成襄阳人,我只是个在特定时间内的闯入者,我把自己当过客,既然是过客,我会抱有好奇心用欣赏的视觉去看待我所见到的一切。因为陌生才会珍惜,因为熟悉自然默然和无视,就跟我们选择和陌生人而不是熟人成交是一个道理。近处无风景,一样的:熟人无好货罢了。
总之,一旦花钱在熟人那里买了东西,无论便宜贵贱,到手之后都会有吃亏上当受骗之感。我想这是大部分人之所以不与熟人成交的最大心理障碍。介于此才有之前的以前《我为什么不与熟人做生意》,这是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