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戏精的自我修养——表演型人格障碍
作者:兔编 来源:心晴门诊(xq82382600)
我在医院里听说过一个有趣的案例,有一位住院女性患者,怀疑自己的手有问题不能动弹,但是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因为她平时太能闹腾了,为了不影响到整个病区的休息,有一晚,夜班护士哄她躺下以后,把她的手举起来,对她说,如果你真的是手有问题,那么按道理它应该放不下来了,如果能放下来那就证明没问题,可以出院离开了。
结果她为了证明自己的手真的有问题,就这样一直举了一晚上,累得满头大汗都没敢放下来。
听起来很怪异?其实这类人在生活中一点儿也不罕见,她们就是表演型人格者。
表演型人格,又称癔症型人格、歇斯底里型人格、寻求注意型人格,以女性居多。
当她心情好的时候,她就是光彩夺目的「正能量」,敢于肆无忌惮地展现自己的个性,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情绪还极富感染力,看着她就像看着最精彩的影视作品,烂番茄指数爆表,只要有她在的地方,你就不会感到无聊。
当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她就是惨不忍睹的「灾难片」,可以为一丁点小事而当街跪地大哭,悲恸程度足以让路人怀疑你刚杀了她全家,和她在一起时间越长你越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出幺蛾子。
她的喜好、观点、态度非常容易受人影响,总是在追逐权威和潮流,说她是墙头草,简直是对墙头草的羞辱。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仿佛拥有能和一切男人调情的能力,而且是撩完就跑绝不负责,时常令被撩的人感觉摸不着头脑,刚要回应,她已经翩翩离去。
她们可以把任何地方当做舞台,任何时候都迸发亮光,吸引着周围的目光,「真是戏精本精没错了」。
表演型人格者通常都有高度的焦虑、强烈的情感和过度的反应。
在人际关系中,她们会表现出充满温度、善解人意和乐于表达自己,有时候还会过于热情。有时也会沉溺于危险和刺激的兴奋中(比如当众调情)。由于情绪亢奋,她们丰富的情感常给人以肤浅、浮夸、不真心的感觉。为了满足自己性格特征的需要,她们通常会选择能聚焦他人目光的职业,比如演员、教师和政客。
当然,并不是说演员都有表演型人格障碍,不过演员这个群体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表演型人格者存在,只是大部分还达不到障碍的程度。
轻微的表演型人格倾向能让他们更容易入戏,面对镜头有更好的表现。一些高智商的表演型人格者,由于对情感可以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能够演绎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人物,比如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其诞生可能与创作者的体验有关,而一些荧幕上的经典角色,可能与演员入戏太深、与角色产生了情感共鸣有关。
但表演型人格障碍不是一种收放自如的「演技」,而是不受控制的「表演病」,就像婴儿那样,开心了就格格大笑,不舒服了就瘪嘴大哭。
研究发现表演型人格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
表演型人格的女性背后通常有一个软弱的母亲和一个威严又充满魅力的父亲。父亲对女儿可能会既严厉又溺爱,这种矛盾的形象让女儿不知是该亲近还是害怕父亲,而母亲的千依百顺更加促成了「女性天生弱小」这一卑微观念的形成。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女孩,一方面害怕被男性看不起被抛弃,一方面又渴望获得男性的认可而不断迎合和讨好他们。
Mueller和Aniskeiewitz强调:不称职的母亲和自恋的父亲是子女癔症型人格的根源。
这样的家庭氛围,造成表演型人格内心卑微的特点,十分害怕被拒绝和被侵害。他们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应对日常:压抑、退行、性欲化以及付诸行动。
她们会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正常需求进行压抑,这种压抑就会导致癔症症状。
比如在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推崇禁欲风尚,当时盛行一种叫手套麻痹的症状,因为有了这个症状,她们就不能进行自慰了。症状可以缓解一部分因欲望带来的焦虑,但是我们都知道,情绪就像洪水,宜疏不宜堵,否则时间长了早晚要决堤。
她们感到不安全、害怕被拒绝或身陷险境的时候,会用退行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表现出像个孩子一般的乖顺、软弱,企图通过迎合或无节制的妥协,来换取事态的平息(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普通程度的退行或许有效,说不定还会让人觉得是可爱的、天真无邪的,但如果达到精神病性水平,就会是胡搅蛮缠、吹毛求疵、不顾危险地做一些刺激的事,或者出现身体不适。
她们看似充满性欲,也总能吸引到很多的异性,但她们却对自己的行为充满性诱惑这一点全然不知。许多异性因为她们逼真的「演技」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很容易就被吸引、沉溺其中。有时当她们被告知「你的行为带有性暗示」,甚至会感到很震惊。
她们努力表现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充满魅力,深层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获取他人的认同。因为外界的认可是他们维系自尊、维持安全感的主要途径,但这种行为常给人贪慕虚荣的印象,随着误会的加深,她们更加不敢展示真实的自我,乃至于一生都在演戏。
如果我们能给予她们更多尊重的氛围,让她们感到安全,那么她们或许可以有一天可以卸下自己的面具,让我们触碰到真实的内心。同时也需要提醒各位父母,以身作则的性别平等或许是孩子最重要的一节启蒙课。
指导专家
骆文
心晴门诊特聘心理治疗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治疗师、国际催眠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