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春秋书院

春秋书院位于曲阜息陬镇,孔子大道北,距离市区约十公里左右,东侧是曲阜高铁东站,南侧则是息陬镇,距离两端位置仅仅只有两公里左右,这里与书院街区,同为夫子文化城的重点景区。2016 年,在春秋台原址上复建春秋书院,以及原料修复的还辕石桥和浣笔池,东侧有文保碑及孔子作春秋处石碑,相传孔子在此著鲁国史《春秋》,结束了14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孔子思想才得以传承和发展,所以说春秋书院是孔子人生转折的福源之地。进入春秋书院后,前方有大成门,后侧建筑为大成殿,东西两侧各三间,殿内神龛供奉儒家五大圣人,正中位置为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东西两侧神龛供奉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与亚圣孟子的塑像。书院始建于宋代,明、清重修。1934年曾改为明德小学校址。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宋、明、清时商贾云集,十分繁华。据附近的老人说,从前附近有大大小小的庙宇十余座,现在庙宇早已不见踪影。遗址1986年被公布为曲阜市文物保护单位。

还辕桥,

桥下的大石块是原址上的

浣笔溪

房子是书院南边的商铺。

大成殿

还辕桥

大成门

l

(0)

相关推荐

  • 孔子拜见老子

    孔子二十三岁的时候,离开曲阜,仗剑出游. 他去的第一个地方是洛阳城,去拜见当时最有学问的人老子. 老子李耳是東周王朝典藏吏(图书馆长).老子问,年轻人,你在忙活些什么呢?孔子说,礼崩乐坏,人心不古,我 ...

  • 曲阜---孔林

           再到曲阜(五)孔林   博陵    曲阜,三千亩孔林.孔子以下累代十万余墓冢,成为延续年代最久且保存较完整的家族墓地.经历了历史的劫难,此时早已恢复了千百年来的宁静.松柏夹道,古意苍苍. ...

  • 【孔迹】洙泗书院:先师讲学删《诗》《书》之所

    洙泗书院乃是曲阜四大书院之一,然而它的地位却比较特殊,相传这里是孔子周游列国后回到曲阜讲学及删<诗><书>之处.此事见载于宋孔传在<东家杂记>中的所言: 庙北五里曰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曲阜洙泗书院

    2014年11月8日,早7点出发,9点20,到曲阜洙泗书院.洙泗书院位于曲阜市书院街道书院村.104国道南行过书院桥后左拐到书院村. 洙泗书院因南临洙水,北临泗河,故名洙泗书院.传为孔子修书讲学的地方 ...

  • 山东曲阜息陬孔子作春秋处

    "孔子作春秋处"碑在曲阜息陬镇息陬村,息陬村也是息陬镇政府驻地.息陬村历史悠久,传说古时叫韩家庄,春秋时始叫息陬村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 ...

  • 【南阳人文】躬耕旧地 书院春秋——卧龙书院:智圣流芳

    卧龙书院:智圣流芳 书院春秋 屋檐装饰 展开剩余77% 古风古韵 观赏游览 书院一角 教化传承 故城西南,有卧龙岗:武侯祠中,有卧龙书院,又称"诸葛书院". "王佐奇才, ...

  • 黄堡书院携手吕食春秋举办“月明人尽望一一月饼送老人   共享中秋节”活动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唐朝诗人王建望月兴叹,写出名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耐人回味.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

  • 道统与政统双重视野下的《春秋繁露》之价值 || 国学教育书院博士课堂第154期读书纪要

    时间:2021年7月2 日9点至12点 地点:北京朝阳望京花园东区207号楼一楼会议室 学习内容:<春秋繁露>玉杯第二.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指导教师:摩  罗(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学教育与传播专 ...

  • 春秋时期:莒国的疆域与都邑介绍

    西周.春秋至战国三个时期,莒国疆域不断发生变化. 西周时,莒国受周王室与诸侯制约最宽松,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春秋早中期,莒国逐步扩张,鼎立齐鲁,疆域最大.北至现在的安丘.高密,南至赣榆.兰陵,西至沂源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伍子胥(春秋末期军事家、谋略家)

    伍子胥(前559-前484).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谷城冷集区沈湾(原系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春秋时期吴国大夫(此时官分三等:上卿.大夫.士).后为吴国破楚有功,被封于申(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范蠡(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 从汉武帝独尊儒术. 商人开始,我国长达 ...

  • 商朝历史人物——吴太伯(春秋吴国君主)

    太伯,一作泰伯,姬姓,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周代诸侯国吴国第一代君主.古公亶父欲传位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太伯偕仲雍让位三弟季历而出逃至荆蛮,建立国家号勾吴.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封泰伯曾孙仲奕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