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苏17 八股文始作俑者 熙宁党魁王安石 2024-07-30 15:02:12 诤苏17 八股文始作俑者 熙宁党魁王安石王安石著有《三经新义》,为诗经、尚书、周礼这三部经典做注。这是一部非常有争议的作品,遗憾的是,随着宋王朝的灭亡,这部书也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再无法找回原著。关于本书所阐述的内容,不妄评断,但王安石因为这部书做了一件特别不地道的事,却是事实。当新党改革科举之后,王安石把这部书推行到全国,让全天下的士子都来学新义。这就好比,国家总理以自己的学术主张写了本关于诗经、尚书、周礼的注解作品,转给教育部长,并留言:让全国考生都学学这个吧。然后,又在考试大纲中明确了今年的考试范围:今年就是要考大家对诗经、尚书、周礼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这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天下士子如果听不懂的话,那就别费赴京赶考的盘缠了,智商已经欠费。 就这样,王安石顺理成章地将自己的思想植入到天下士子的脑袋里,直接将科举变成了思想统治的工具与模具。这样做的弊端,很快就显现出来了。所有读书人都只知道读《三经新义》,对其它经典置若罔闻,过得几年,竟然有人开始不知道董仲舒是哪个朝代的人。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也曾反思这其中的失误,认为自己本来是想通过科举选拔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人才,结果反而选拔上来的都是些迂腐之辈。历史上大量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述评,均将王安石与苏轼分列入改革派与保守派两个阵营,无论是主张变法歌颂王安石的,还是崇尚保守派治国的,都认为苏轼的政治主张属于保守派一线。事实上,苏轼对于改革本身是没有抵触、甚至是充满期待的,你看他之后无论是在各地方为官,还是在各地方受罪时,衣食住行,处处都表现出无穷的创新精神,哪有一点保守派的作风?在这次与神宗的对话前,苏轼写给神宗的内参中,其实已经非常清楚地向皇帝讲明了自己的立场:一切制度的变更都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要考虑社会风俗、人民得失,如果不考察民情,几个人关门造车写出来一份改革措施,然后直接拿到各地去执行,就以为能直接让国家过往百年的弊端消除,让社会风俗改善,这简直就是一种迷信。人的本性中对于新东西都是有抵触的,新法施行一旦遭到质疑和恐惧,会产生强大的阻力,乃至溃败。(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苏轼一向心直口快,从皇宫出来,感觉自己今天总算把连日来对新政的不快都讲了出来,非常痛快,于是和很多人都讲了,很快自然就传到了王安石的耳朵里。神宗本来听了苏轼的意见后,觉得这个年轻干部颇有见识,想提拔到自己身边修起居注,也就是朝夕与皇帝相处的近臣,但王安石怎么能让一意阻止自己改革的苏轼和皇帝越走越近呢?他便从中作梗,让苏轼去开封府做推官。 所谓推官,就是负责裁判案件的官员,每天的繁杂事项太多。王安石的用意,就是要用这些杂事困住苏轼,消耗他的精力,拉远他与皇帝的距离。随后,王安石又去说服神宗,坚持科举改革,他的理由是选拔人才就要从策论的写作水平上甄别。从很多历史资料上考证,神宗皇帝其实是把苏轼的内参文章《议学校贡举状》看进去了,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苏轼的观点了。奈何王安石是皇帝自幼的精神偶像,又是改革变法路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贵为天子,神宗也不想只因区区考试的事和王安石搞僵,只好勉强同意了改革科考的主张。就这样,熙宁三年,天下无诗。直到了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新党失势,科考才重新回到熙宁三年之前诗赋策论同考的模式。但是,新法改革科考的这短短十几年时间,却为后世明清八股文的兴起开了个非常不好的榜样。明代之后用以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八股取士,其实就是王安石策论取士的变形与延续。谢谢观赏,再见无犀 原创 赞 (0) 相关推荐 苏轼一败再败的时代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当然,古人也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近人谭嗣同临刑前亦有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古往今来,大抵时势胜于个人,如王弼注易经所言:得时,则天下随之矣. 但是,吾国 ... 东坡故事35:从朝堂到士林,苏轼和王安石的对抗全面升级 公元1070年的春天,又逢三年一度的礼部会试.此时的新旧党争已进入白热化的阶段,科举考试是为国家选择人才,自然是双方必争之地. 王安石率先给皇帝上书,认为:科举是为国家选择人才,不需要设那么多科目,保 ...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六)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如有必要复习故事背景,请把下列链接毛起点: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一)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二)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 ... 诤苏10 熙宁党争初现 状元榜眼换位 诤苏10 熙宁党争初现 状元榜眼换位 熙宁变法之前,帝国也曾出现政见不合的朝臣争议,但所谓党争,是要直到王安石入朝执政之后才初现端倪的. 一方面,这一轮变法导致的对立情绪更甚于过往,更重要的 ... 诤苏07 义父子沆瀣朋比 诤苏轼火眼金睛 诤苏07 义父子沆瀣朋比 诤苏轼火眼金睛 变法"三杰"中(以王安石的视角,这三个人都是人杰),王安石最赏识的当属吕惠卿. 吕惠卿,福建泉州人,在真州(今江苏仪征)推官任期结束后返京 ... 诤苏08 拗相公施法攫利 苏子瞻上书陈弊 诤苏08 拗相公施法攫利 苏子瞻上书陈弊 王安石的几项改革制度,其实都存在与均输法类似的情况: 一是在具体操作层面打了折扣: 二是表面上较旧法有所改进,却无本质提升. 新法诸项中最著名的青苗法即是如 ... 诤苏09 亲小人远君子 王相公理想的崩塌 诤苏09 亲小人远君子 王相公理想的崩塌 王安石变法的功过是非,本不是苏轼人生故事的主线剧情,但是,苏轼在熙宁变法之后的人生轨迹,起承转合,都与熙宁变法的几位主角或主要配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帝国的 ... 诤苏11 早发辞友诗 一语谶中人 诤苏11 早发辞友诗 一语谶中人 新党得势,苏轼不愿与之狼狈,在这聒噪是非的汴京城内,他心中所有的净土只能留给与自己脾性相投的友人. 苏轼的朋友刘颁,性格诙谐,爱开玩笑,二人有着一样的诙谐腔调. 刘颁 ... 诤苏 12 再发别友诗 子去亦宜然 诤苏 12 再发别友诗 子去亦宜然 大约在治平四年(1067),王安石时任翰林学士,登州曾出了一起故意伤害案,妻子失手打伤丈夫之后投案自首. 当时,登州太守许遵认为这女子的认罪态度很好,请求减刑. 因 ... 诤苏13 挚友二聚成莫逆 一生唯此畅意时 诤苏13 挚友二聚成莫逆 一生唯此畅意时 诚如王安石所言,苏轼在汴京的日子确实不得志. 回想十几年前第一次进京时的名声突起,甚至被仁宗委以备宰,眼看着蹉跎了这十几年的好时光,年纪已经过了三十有三,竟然 ... 诤苏14 苏轼与文同 两展墨竹抵千年 诤苏14 苏轼与文同 两展墨竹抵千年 与诗词相比,文同最负盛名的是他的画作,尤以墨竹为上品. 文同:墨竹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绘一竿悬崖倒垂竹,墨竹作弯曲状,由左上斜向右下方,竹叶以浓墨为面, ... 诤苏15 真正的朋友 是厘清利益关系之后的无用之交 诤苏15 真正的朋友 是厘清利益关系之后的无用之交 苏文二人,性格不同,但做事的态度却是同样的黑白分明. 因为一起朝廷礼仪规章上是否合规的问题,文同坚持按典礼行事,结果犯了官家忌讳,被降职处分.随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