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ID3让争论续航长短的人闭嘴了

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大众汽车MEB平台上设计的ID3亮相,这是ID家族第一款电动车型。它有很多独特设计,在电驹哥看来,它的模块化设计最牛,会给争论续航长短的人大开脑洞,也会让续航设计增加新思路。

该车提供了三个续航版本,分别是330公里,420公里,550公里,分别搭载45千瓦时,58千瓦时,77千瓦时电池组。消费者可以根据出行需求,自由选择续航版本。明年春季交付客户。

这本来是个很平常的理念,很多人都想到了。但执行彻底的似乎只有大众ID3。

巧合的是,在前几天泰达汽车论坛上,杨裕生院士炮轰长续航里程电动汽车不节能环保。持这种观点的人非常多,新加坡给特斯拉开换薄罚单的案例,更是提供了佐证。

再往前,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说,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需要太长,300公里就够了。

本来,徐和谊这个观点也有道理,因为在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续航里程的电动汽车。但是在网上,一众网友对其展开了批评和讽刺。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认可他的观点。

目前,对续航里程长短的判断,大致分为两个阵营,消费者担心续航焦虑症,希望续航里程越长越好,这也催动车企纷纷增加续航能力,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从2016年的250公里,已经攀升到今年普遍过400公里。
另一个阵营则认为续航里程不需要太长,因为大部分电池只是后备使用,是一个心理安慰,反而增加了车重和电耗,也不利于节能环保。杨裕生院士就是从这个角度批评长里程电动汽车的。
总之,围绕“续航多少才合适”的争论已经很多年了。
看到这些争论,电驹哥觉得很无语,其实,平息这个争论很简单。场景不同,个人需求不同,有人需要长续航,有人需要短续航,没必要一刀切。直接把一款车做成不同的续航版本不就行了?
喜欢长续航的,多加几组电池,多花钱;喜欢短续航的,去掉几组电池,车价也降低一点。让消费者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多好。何必在续航长短上争论不休?
但奇怪的是,从2015年到去年,国内还没有哪个车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没有在一款车上推出不同的续航版本。今年Aion s等新车虽然有了两个续航版本,但最低续航也超过400公里了,依然是长续航电动汽车。特斯拉model 3推出了高性能版和长续航版,但也都是长里程电动汽车。并没有300公里甚至200公里的版本。
今天,这个设计理念被大众ID3彻底实现了。
想要续航300公里的版本,ID3提供了。徐和谊董事长估计很喜欢这一款。
住在郊区,经常出远门的,想要500公里的版本,ID3也提供了。
对续航需求不高不低,想要400公里的版本,ID3也有。
电驹哥最纳闷的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理念,为什么这5年,没有一个电动车企去落实?最后直到大众汽车来实现?
是技术难题吗?还是其他原因?
02:跟随与创新的差别
可以说,ID3开启了一个续航设计的新时代,未来,可能每款电动汽车都会推出不同的续航版本,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不仅节省了研发资金,也覆盖了更多消费市场。而关于续航多长合适的争论,估计也就停了。
从这点上讲,ID3的模块化续航设计理念,最彻底,最一步到位,也最符合未来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在这点上,特斯拉也值得学习。例如,2015年前后,model s畅销的时候,续航一步到位做到400公里,在消费者都在为续航担忧的时候,特斯拉的续航直击痛点,几乎媲美燃油车。那个时候,特斯拉能大卖,除了互联网跨界设计,一步到位的续航能力绝对是巨大卖点。
相反,看当时的国产电动汽车,像蜗牛一样慢慢升级续航能力,从2015年的150公里,到2016年的250公里,再到2017年的300公里,到现在升级到400公里,花了四年时间,才达到特斯拉的水平。
为什么不在当时一步到位呢?或者为什么不在当时让一款车具备不同的续航版本,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呢?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续航多样化。
在自动驾驶上,特斯拉也是一步到位,比很多豪华传统车企都彻底。这样做虽然增加了风险,但却提供了卖点和噱头。就像当年的苹果之于其他手机品牌,一提到苹果,就是科技领先。
电驹哥觉得,很多消费者愿意为高科技买单,只不过看你的科技是否真的领先。为什么特斯拉老起火,经常自动驾驶失灵,还有那么多有钱人去买特斯拉?他们傻吗?
肯定不是,我觉得,归根到底还是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先进,续航更长更扎实。
总结一下,
在续航长度和自动驾驶上,特斯拉一步到位,让人们大开脑洞。
在续航版本多样化上,大众ID一步到位,让人们脑洞大开,未来将解决很多麻烦和争论。
这就是跟随者和创新者的差别。
如果您想订车,请识别下面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