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人化”到“人的自然化”

人化自然,就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
漫长的“前现代”,
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卑微的,
无法抗击大自然的规制,
不得不祈求于神灵的庇护。
工业革命,在“知识就是力量”的旗帜下,
向自然的进军开始了,
这就是“改造大自然”,
这是一种紧张的对峙。
在马克思的著作里是“空间内的生产”,
这里的空间仍是牛顿古典力学的范式,
空间就像一个大箱子,器皿,
人类在“之内”劳作,时间也在均匀的流逝着。
20世纪初的列伏菲尔提出了“空间的生产”,
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因生产改变着空间。
“征服自然”的过程加快了,
铁路,工厂,邮电,列车,楼房…
把前现代的茅屋,独轮车…取代了。
大都市,车辆,厂房,烟筒,人流,噪音…
这就是“异化”,人类的创造物
反过来压制生产它的主体…人。
看看吧,无论你走到哪里,
都是人化的标记,
当你每天混迹在人流中
当你急匆匆的行走,
在高楼大厦的俯瞰下,
这是多么渺小。人化的空间是压抑的,
焦虑的,孤独的…
于是,人类开始了向往前现代的
绿色山岗,小桥流水,山花烂漫,
秋风江的钓鱼竿,
池塘荷花,农家院…
这是“人重返故园”,与自然节律的和谐。

这是一种向历史隧道的回溯,
寻找曾经生存的那个家园。
但是,任何的“曾经”都不可能重现,
我们只能按照现在的生存理念,
借用过去“自然”形式,拼接或融合。
那些“乡间别墅”,田野现代作业,
把“人化”与人的自然化有机结合。
我退休后就从城市出走,
在沂蒙山深处租房种地养殖,
也经常在山涧游走,
好风景啊,慢慢的走,
走出了意味,走出了健康。
去年晚春,我在蒙山走着,
在手机上写下了…
昨日种地南山下,
今日游走蒙山崖。
小径弯弯桐花路,
绿柳杨外落杏花。
溪流芳草飞燕舞,
桃林嫣红游人夸。
此去不远苏家店,
友人邀我品绿茶…
…这就是“人的自然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