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原创散文《初访象鼻山》
刚找位子座好,就听见导游甜甜的声音:“老狗肉们好!”真是一语惊人!大家还未回过神来,車子已开动了。导游哈哈一笑,甜甜的声音不紧不慢地说:“我是你们的小狗肉,欢迎大家参加小狗肉导游的桂林一日游团队!现在把今天的行程告诉老狗肉们!”全车的游客都向她投去疑惑的眼光,不等大家问她,甜甜的声音又不紧不慢地响起:“大家不要误会,我们桂林的方言,狗肉就是朋友的意思,初次见面,请老狗肉们多多关照小狗肉,谢谢!”一下子,把全车人逗得哈哈大笑,气氛也融洽了很多!
我一边看着车窗外葱郁的街景,一边听着那甜甜的声音介绍今天的行程。上午,先去象山公园,游览桂林城徽象鼻山,再去半枕漓江——伏波山,之后登上桂林市内最高的山——叠彩山,然后游览独秀峰。午饭后游览桂林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七星公园,赏花桥、骆驼峰的鬼斧神工,参观当年克林顿在桂林发表环保演讲的纪念顽石。之后游览大自然艺术之宫——桂林国宾洞芦笛岩后结束行程。
大吧车在南门桥头向左转入南环路,不一会就到了象山公园。
象山公园以象鼻山为主体,位于市内桃花江注入漓江的交汇处。我们站在桃花江边,向南望去,象鼻山高出江面约50多米,长、宽约百米,山体石灰岩组成,酷似一头巨象正临江汲水,栩栩如生的形象引人入胜,十分壮观!难怪它被人们看着桂林山水的代表,作为桂林城的象征,被誉为桂林市的城徽。
桂林山水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象鼻山当然也有属于它的传说。相传,昔日玉皇大帝南巡,天兵天将浩浩荡荡,经过桂林时,驮宝瓶的神象病倒了,玉帝将其抛弃在漓江边,驼队继续前行。神象得到漓江畔人的照顾和治疗,很快就恢复了健康。神象为了报道漓江人的恩情,且看到桂林山水的秀美,就留下来替人们耕耘田地,看管庄稼。玉帝知道后,认为有辱天庭,就派托塔李天王率领天兵天将来捉拿神象,可神象誓死不归天庭,奋起抵抗。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又饥又渴的神象来到漓江边,正当它伸出长鼻卷水畅饮时,偷偷尾随而来的托塔天王高举宝剑,从上向下朝着象背狠狠一插,杀死了神象。神象立身不倒,化为石山,现在象背上仍露着宝剑的剑柄。
我们紧随导游,跨过桃花江上的小桥,来到了象鼻山。山体前部的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弯如满月,穿透山体,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 宽95, 高12米, 面积约150平方米。据说过去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洞影倒映江面,构成奇观,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之句, 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 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 “象鼻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 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 其半入于漓水中, 水时高时下, 故其穴亦时有大小”。水月洞洞口朝阳, 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 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 一直沿用至今。象鼻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 一浮于水, 又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走进水月洞,可惜江水太浅,“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的奇观虽然不见,但是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们文思泉涌的墨宝,却随处可見。洞内洞外的石壁上,留下的历代石刻文物,多为宋代镌刻,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文人学士属文赋句, 莫不令人叹为观止,是一个十分珍贵的文化宝藏!
与水月洞相邻的岩口, 因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 宽3.3米, 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岩口正对漓江, 东向, 呈条形封闭状态, 洞内冬暖夏凉,是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有“读书岩”3字, 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 明万历丁丑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 的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静观周易” 等名句。穿过水月洞,在象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相传此处原为唐代温灵庙旧址,在明代时,为了纪念著名诗人范成大和方信儒,建成"范方祠",清代改祠为寺,称"云峰寺"。清代太平军攻打桂林城时,曾以此为攻城指挥部,并在象山上架火炮炮轰桂林城。1979年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的仿古建筑,两层三进五开间,辟为云峰寺陈列馆,展示太平军当年留下的历史文物。
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象眼岩, 互相贯通, 高约2米, 宽5~10米, 长528米, 呈扁长形, 面积约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 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 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 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北眼悬崖峭壁, 无磴可通。象眼岩南北两洞, 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 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 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 半城山芭历历在目; 从右眼远眺, 江波帆影, 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出象眼岩,小径通幽,有石级曲折可上,盘山道可达山顶。山顶平展,树木成荫,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塔高10余米是一座喇嘛式佛塔,塔基为双层八角形须弥座,第二层正北面,嵌有青石线刻的“南无普贤菩萨”像。塔身为园瓶型,远看似大象背着宝瓶,古朴凝重,故又称“宝瓶塔”;又如插在象背上的剑柄,故又称“剑柄塔”。这普贤塔形似剑柄,因而就衍化出前面讲的那个不太美妙的故事。立于山顶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