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里的那些款儿之慎德堂制(下)
前边用了两个篇幅,为大家铺垫。先说了慎德堂的建筑,又说了慎德堂名字。有了这些了解,我们开始说一说慎德堂的瓷器。
清道光 粉彩“慎德堂制”款婴戏纹执壶
观复博物馆藏
清道光 粉彩婴戏纹执壶 “慎德堂制”款
观复博物馆藏
前文说过,慎德堂可不是一座简单的厅堂,它是圆明园中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地位、功能与紫禁城中的养心殿相当。道光皇帝最后去世都是在这里,可见慎德堂在他心中的特殊位置。
道光帝向来以简朴为尚,许多史料中都有关于他提倡节俭的记载。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一书中就说:“道光皇帝夙以俭称,即位之初,首裁宫内脂粉费数百万两,对于瓷器亦力求俭抑,故亦无多精品”。因为是皇帝要求官窑瓷器力求俭抑,所以道光时期的官窑瓷器风格,一改乾隆以来的精致与奢华,许多精巧名贵的瓷器造型和品种就不再烧造了,仅保留了一些传统样式和品种。这样一来,大部分道光官窑的质量与艺术性就开始下降。
清代 《道光皇帝读书像》
故宫博物院藏
道光帝执政几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地位的稳固,或者是对于朝政的无奈与倦怠,对于节俭的思想开始有了一些减退。比如他不惜重金前后两次营建万年吉地,在圆明园兴建慎德堂等。他虽然没有像其它皇帝那样大张旗鼓,但多多少少也能看出作为一位封建帝王、作为一个世俗中人,对于享乐的渴求。
清道光 黄地粉彩仙鹤纹碗 “慎德堂制”款
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慎德堂名虽“慎德”,但里边的装饰及使用的器物,也是十分讲究的。就拿瓷器一类来说,都是按照皇帝的要求在景德镇御窑厂特殊定制的。据一条清宫档案记载:“太监沈魁传旨,十四年贡起,九江呈进瓷器款,慎德堂制要红字。钦此。”由此可见道光帝对于慎德堂的瓷器要求之仔细,这与他登基之初所要求瓷器力求俭抑的态度截然不同。档案里是这么说的,今天从实物来看也确实如此。除了个别早期烧制的一些用了青花,和本身就是矾红彩的器物上改用描金款识,绝大部分的道光慎德堂款,都是用矾红彩书写的。
清道光 粉彩折枝花卉纹盖碗 “慎德堂制”款
故宫博物院藏
清道光 粉彩折枝花卉纹盖碗
故宫博物院藏
据《清宫内务府活计档》推测,道光慎德堂制瓷器的烧造应不晚于道光十三年,与慎德堂建成使用的时间相当。由此也可以看出,慎德堂在修建之初的地位就很不同,并不像别的地方使用普通的道光官窑,而是由外及内,从巨到细,都事先安排设计好的。
目前国内官方收藏署有“慎德堂制款”瓷器最多的,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大概有300多件,足以代表此类瓷器的风格和特点。慎德堂款瓷器里多为实用器,各种碗、盘、羹匙、渣斗、花盆等,其中尤以碗的数量最多。除此之外还有少量陈设器,比如各种扁方瓶、双耳瓶等。在民国时期的《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载:“慎德瓶类近极罕见,有之则价值甚昂”。
清道光 粉彩“慎德堂制”款博古纹双耳瓶 孙瀛洲先生捐赠
故宫博物院藏
清道光 粉彩博古纹双耳瓶“慎德堂制”款
故宫博物院藏
清道光 粉彩“慎德堂制”款博古纹双耳瓶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最后再来说一说慎德堂瓷器的纹饰风格。慎德堂款的瓷器从传世作品看,几乎都是粉彩类,青花、斗彩以及各种颜色釉瓷很罕见。粉彩瓷最主要的就是看画片,慎德堂的粉彩画片,以各种婴戏、耕织、博古、花鸟、山水题材为主,这些纹饰题材与当时署有“大清道光年制”款的其它官窑差别很大。少了传统官窑龙飞凤舞的场面,多了教子婴戏的生活;少了传统官窑缠枝牡丹的雍容,多了博古插花的安逸;少了传统官窑莲托八宝的繁缛,多了山水高士的恬淡。这些改变更加符合圆明园的田园野趣和道光皇帝心中对于慎德堂的定位。
清道光 粉彩“慎德堂制”款八仙祝寿山水纹方瓶
故宫博物院藏
在道光帝以及其他清代帝王心中,圆明园与紫禁城不同。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象征,在那里没有私,皇帝就是皇帝,皇帝住在那就像住在一个高级的单位宿舍。圆明园则不同,这里是皇帝的私宅,没有紫禁城里的教条,也没有紫禁城中的冷冰冰,更像一个家的样子。皇帝也是凡夫,也有七情六欲,尤其在朝政不振的时候,更想像普通人一样有个温柔的港湾,抛开为君的烦恼,享受为人夫、为人父的快乐。慎德堂在道光帝心中就是这么一个特殊的地方。
清道光 《喜溢秋庭图》
故宫博物院藏
在这幅《喜溢秋亭图》里,一点也看不出道光做为一朝人王地主的威仪,在这里他更像是一位温柔体贴的夫君,和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慎德堂的瓷器,我觉得它是一种有温度和人情味儿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