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节,灶王爷8大传说,实际是中国人的8大生活智慧

文章:京博国学。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节日“小年”,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
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则一般是腊月二十四。
民间又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就是说官府腊月二十三、百姓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之所以是“小年”,是相对于春节“过大年”来说的。
虽然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是真正的过年是从小年开始的。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打扫庭院、居室,清除积垢,置办年货,制作节日食品,一直要忙到腊月底,即腊月二十九或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
到除夕,那就是大年了,也就是说小年是大年的序曲或序幕。
小年最重要的习俗是“祭灶”,祭祀的是灶神。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司命灶君、东厨司命等,民间俗称“灶王爷”。
过去差不多家家的厨房都供奉灶王爷,灶王爷是居家之神,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守护神。
祭灶,也叫“辞灶”,就是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所有事情,特别是他所在的这家人所做的善事、恶事,好让上天来赏罚。
儿歌说:二十三,糖瓜粘。
人们要在灶王爷的神像前,供上麦芽糖制的糖瓜和饺子。
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嘴,饺子意在堵住灶王爷的嘴,以免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说人间坏话。
还有一种说法,灶王爷并不是仅仅在腊月二十四上天,而是每个月的月底都上天,向司命神报告人的过失,这样灶王爷主管一家的饮食之外,还掌管一家的生死祸福,随时记录人的功过善恶。
又逢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过小年,
清水洗刷厨房净,香烛缭绕麻糖甜,
百姓下拜何所求,灶君上天进善言,
添财添物添富贵,保福保寿保平安。
1.灶王爷告状
民间有个小孩是龙骨龙身,长大了要当皇帝的。玉皇大帝安排土地公公每天背他过河上学,暗中保护他。
小孩的妈妈得知此事,立刻变得飞扬跋扈起来,“等我儿子做了皇帝,谁对不起我,叫我儿子都给收拾干净!”
她一边叨念一边敲打锅灶,震得灶王爷头疼不已。等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告了状,玉皇大怒,撤销了她儿子作为预备皇帝的资格。
这个传说鞭挞了“小人得志便猖狂”的恶习,足以警策世人。
2.穷秀才赶灶王爷
一位穷秀才因科考落第,家道败落,不得不在街头卖字糊口,半饥半饱地过日子。到了腊月二十三,连祭灶的东西都买不起。
他深感世道不公,气愤之下,便在灶王爷的神像上写了一首诗:
一匹黑马一支鞭,我赶灶王早升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为何文章不值钱?
灶王饿着肚子被赶上天,玉皇看了穷秀才的诗,深受感动,对那些嘴上抹了蜜糖,报喜不报忧的灶王给予重重处罚,并向穷秀才传旨道:
灶王受贿把我骗,唯有秀才敢直言,
玉皇问了人间事,从此文章应值钱。
后来,这位穷秀才获得了富贵。人们都称赞他不给灶王爷溜须拍马,赶灶王赶出了好报应。
这个传说是借赶灶王、处罚灶王来针对时弊,反对一味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的恶劣世风。
3.灶王爷背账
穷人翻箱倒柜找出几张黄纸来给灶王爷做了一身新衣服,送灶王爷上天见玉皇。
正当各路神仙向玉皇歌功颂德之际,那位灶王却觉得背上似乎搁着一个大包袱,压得驼背弯腰。
大家围拢来一看, 原来灶王的黄袍是用帐单做的,难怪他越背越觉得沉重了。
玉皇见了深有所感,便提笔写道:
好话让我脑发昏,世上贫困是实情,
灶王帐单当锦衣,提醒天上众神仙。
以后灶王爷出入天上人间,也只得一五一十地讲真话了。
这个传说诙谐风趣,对比仍然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的今天,更能体会其嘲讽现实的深刻寓意。
4.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明朝有个兵部尚书,名叫张悦。
有一次在接灶神的时候,他家的狗蹲在灶头上,他也不去赶它,任凭狗凑热闹,继续拜灶王爷。
那只狗突然从灶上跌下来,立刻死了。全家人都说这是不祥之兆,张悦却镇静地对家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后来他家平安无事。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信仰不同于迷信,信仰是给生活一种秩序和仪式感,让人行得正、坐得端;而迷信则会毁了生活,让我们无所适从。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5.灶王爷示警
有个读书人,一次在酒醉之后,调戏家中的一个婢女。婢女坚决不从,奋力挣扎,逃脱了主人的纠缠。
那时候,正是阴历月底的最后一天,这读书人睡到四更天的时候,他的妻子忽然把他叫醒说:“我刚才梦见了一位星神,头上戴着方巾帽,身上穿着黑袍子,骑着一匹快马在奔行,随身还带着簿册,并且用手向我指划一下,就飞奔离去了。我没听清楚他向我说了什么,就醒了。”
这位读书人顿时毛骨悚然,说道:“你梦境中的神明,一定是灶王爷了!”
后来读书人将那个婢女许配给人家,才向妻子说明:“你从前梦到灶王爷向你有所指示,是因为我曾经调戏过婢女。这件事虽然没有做成,但是心中已经有了恶念,所以才被灶王爷记录下来,上奏天庭。以前我不敢向你说明,是因为怕你为难婢女;今天向你说明这件事,一是表彰婢女的节操,二是向你忏悔!”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君子慎独,善恶只在一念间,天理昭昭不可欺!
6.灶王爷训导俞公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有一位俞公,他自认为经常行善,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却处处不顺,一年不如一年,由此怨恨上天不公。
他四十多岁后,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要书写黄纸文书,向灶王爷祈祷,请求代为传达给上天。这样又过了几年,也没有什么感应。
直到四十七岁时的除夕,灶王爷以老人的形象现身,指出俞公只是图虚名,空有行善之表,而没有行善之诚。
俞公羞愧之下,从此痛改前非,不再怨天尤人,时时行善而不让人知道,他的命运最终发生改变,福寿俱全。
这个传说来源于劝善书,虽然内容有点迂腐,但是却提醒我们,天道必有知,苍天必有眼,千万不要自欺欺人,应该行善而不自夸,因为我们都是有人性弱点的,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西方人也说,“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7.张郎休妻
民间传说灶王爷原来姓张,被人称为“张郎”,他娶了个媳妇,名叫郭丁香。
这个郭丁香非常贤惠,起早睡晚,辛勤持家,很快家业就兴旺起来,高屋瓦房,骡马成群。
张郎成了富户,全是因为勤劳能干的妻子,但是他不想想是怎么得来的,反而产生了喜新厌旧的念头,活也不干,一心想把郭丁香休掉,再找个漂亮的年轻媳妇。
他整天虐待郭丁香,终于把她休了,赶出家门,又娶了个财主的女儿李海棠。这李海棠好吃懒做,整日和张郎花天酒地,不操持家务。
几年下来,家业败尽,最后连饭也吃不上了,李海棠也不跟他了。
俗话说:休了前妻没饭吃。
张郎只好要饭,有一天,来到一家门口,一个仆人给他饭吃。
他吃完饭,看看天色不早了,就恳求在这家锅屋里住一夜。那个仆人请示女主人后,就答应了。
张郎说:“你家主人心眼真好,你给说一声,我想见见她。”等到一见女主人,原来是被他休出家门的郭丁香。
郭丁香问张郎:“你怎么到了这步田地了?”张郎羞愧得无地自容,就一头钻到锅灶底下烧死了。
巡游人间的天神把这事上报给玉皇大帝。玉皇觉得张郎虽然不好,但是还知道羞耻,说明他没坏到底,既然死在锅灶底下,就封他做灶王爷吧。
这个传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以至于地方戏中有一部《张郎休妻》,就是以这个传说为素材的。
人不能忘本,不能忘恩负义,糟糠之妻不下堂,这是几千年来的古训了。
8.灶王爷大战三尸神
小年还有另一个重要习俗“扫尘”,传说也和灶王爷有关。
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为了秘密掌握人间情况,就派三尸神常住人间。
三尸神是个阿谀奉承、搬弄是非的家伙。有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咒骂玉皇。
玉皇大怒,降旨让三尸神查明此事,将犯乱人的姓名、罪行书于墙壁之上,并让蜘蛛结网遮掩以做记号,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是带记号之家,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三尸神好不高兴,在每户人家的墙壁上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来斩尽杀绝。
灶王爷知道了这事,大惊失色,为了搭救世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人间在腊月二十三日“辞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家每户必须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
王灵官于除夕之夜来察看时,家家窗明几净,焕然一新,灯火辉煌,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
他找不到所谓“劣迹”的记号,立刻返回天上,向玉皇汇报。
玉皇了解实情后,立刻降旨拘押三尸神,掌嘴三百,永拘天牢。
这个传说是为了说明“扫尘”习俗的由来,其实还有一些暗藏的信息:

①本来已经有了向上天汇报人间情况的灶王爷了,但是玉皇还是要启用另一个渠道,即三尸神,虽然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实际上对于不愿意顺应自己的部下,领导还是免不了要怀疑的;②小人善于迎合,短期内会迷惑许多人,但是终究要暴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