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老师说论语——学而(九)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要谨慎思考最终的结果,要追思遥远的原因。这样民众的品德就会逐渐归于纯朴和厚道了。”

——述评:古人言:“善始者众,善终者寡。”或者说:“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由此规劝执政者必须要有远见卓识。任何现实已经出现的事物,既有其内在的原因,也有其外在的条件。为此《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产生的根本,也有展示的末梢;任何事情,既有开始的原因,就有最终的结果。知道哪个所以在先,哪个所以在后。若明白这点,就接近大道真理了。《大学》本是曾参所写,故而他在此明确表达执政者施政的首要工作是进行道德的教育,以及民风习俗的转化。治国理政要谨慎最终出现的弊端之果,要追思问题起始遥远之因。任何已经发生的事情自有其其内在的合理性。眼前看着好的事情,不等于永远为好;眼前看着不好的事情,不等于永远为坏。任何事情总是祸福相依,好坏相随,得失相当。“为政以德”的方略就是教化民众,让百姓明白,行善积德永远都没有坏处,损人利己最终会品尝苦果。正是让民众理解行善行恶,自有果报。为此明白初始的原因,才会懂得,怎样做是对自己真正有利,怎样做是对自己真正有害。由此觉醒,积极主动地积德行善,至此民风自厚,民风自朴。

篆刻:慎终追远

(0)

相关推荐

  • 【联语】《民风》2020-

    ​[联 语](五言三对) 排山邀月·彭 嘉/作 № 2020-11-28 <民  风> 尽管雄心在:鬓霜已暮秋. 执言五十载:民风仍俗求. 任鹏千里去:雀乃乐瓦沟.

  • 为政先究风俗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这里的风俗主要指民意和民情.历代君王通过"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从而达致改善施政的目的.汉朝应劭< ...

  • 魔鬼经济学笔记(11)-恐怖主义

    阅读第1304天 也许是由于美国民众对此更为敏感,或者是9.11带来的冲击太大,再或者是政府的宣传太给力了,导致美国人民貌似对于恐怖主义较为敏感.   当然,我这种认知,也仅仅是从书中看到的.两位作者 ...

  • 问心无愧的人们

    问心无愧的人们 海 当一个人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的责任,他面对一些无知者对他的伤害和流言蜚语的攻击时,他不会因为他人的无知而放弃自己的责任,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不是给无知的民众负责的.他心里只有对自己民 ...

  • 去了印度才知道,国内很多文章都是胡扯,别再被“骗”了!

    不光是娱乐圈的明星们会被黑,会被黑粉攻击,对于国家而言,印度似乎是被黑的最惨的国家.相信作为吃瓜群众,你一定看过众多关于印度的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报道中一定有满河里都是粪便的印度的"母亲河&q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二)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貌.礼仪.礼节的使用,必以达到和谐.和睦.和平相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四)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为饱,居住的屋室不要求安逸.敏捷地处理各种事情,谨慎自己的言行.这样做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五)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六)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忧患别人不知道你自己,应该忧患你并不真正知道别人." --述评:<论语·尧曰>在最后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七)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见到贤德之人,马上就具有了贤德之心,并改变了自己的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八)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君子若不能自重,就不能自尊,就不会有威信:学过做人的道理和方法也不能巩固:做人最主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于子贡说&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一)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活着的时候,观察这个人的志向:父亲死了以后就要观察这个人的言行举止.三年之中没有改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一)

    <学而>是以第一段语录的开头两个字作为篇名.内涵是学习如何成为品格高尚的君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1)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