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五味所入,五气所病和五精所并
黄帝内经中五味所入,五气所病和五精所并
【原文】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1),肺为咳,肝为语(2),脾为吞(3),肾为欠为嚏(4),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5)为遗溺,胆为怒,是为五病。
【注释】
(1)噫:即嗳气。
(2)语:在此指多言。
(4)肾为欠为嚏:《类经》注:“阳未静而阴引之,故为欠。阳欲达而阴发之,故为嚏。阴盛于下,气化为水,所以皆属乎肾,故凡阳胜者无欠,下虚者无嚏,其由于肾也可知。”(5)不约:不能约束或节制的意思。
(6)五精:指五脏之精气而言。
(7)并:合或聚的意思。
【白话详解】
五味入味之后,各归其所喜入的脏腑,酸味先入肝,辛味先入肺,苦味先入心,咸味先入肾,甜味先入脾,这就是五味各随其所喜而入五脏。
五脏之气失调后所发生的病变:心气失调则嗳气;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调则多言;脾气失调则吞酸;肾气失调则为呵欠、喷嚏;胃气失调则为气逆为哕,或有恐惧感;大肠、小肠病则不能泌别清浊,传送糟粕,而为泄泻;下焦不能通调水道,则水液泛溢于皮肤而为水肿;膀胱之气化不利,则为癃闭,不能约制,则为遗尿;胆气失调则易发怒,这是五脏之气失调而发生的病变。
五脏之精气相并所发生的疾病:精气并于心则喜,精气并于肺则悲,精气并于肝则忧,精气并于脾则畏,精气并于肾则恐,这就是所说的五并。都是由于五脏乘虚相并所致。
【按语】
本节论述了五味所入、五气所病和五精所并。五味所入是指酸、辛、苦、咸、甘分别入于所对应的五脏,自然界的五味分别有其相属的木、火、土、金、水,而人体的五脏也有相属的木、火、土、金、水,五味分别与五脏相对应,入所喜之脏。五气所病是指五脏之气失调后所发生的病变,心为阳脏,心火主降,心气失调则发为嗳气;肺为华盖,为娇脏,主宣发与肃降,肺气失调则发为咳嗽;肝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失调则发为多言;脾主运化,主升,喜燥恶湿,脾气失调则发为吞酸;肾主纳气,肾气失调则发为呵欠、喷嚏;胃主通降,喜润恶燥,胃气失调则为气逆为哕,或有恐惧感;大肠、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传化糟粕,主津,大肠、小肠病则不能泌别清浊,传送糟粕,而为泄泻;下焦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下焦不能通调水道,则水液泛溢于皮肤而为水肿;膀胱贮存尿液,排泄尿液,膀胱之气化不利,则为癃闭,不能约制,则为遗尿;胆主决断,判断事物,作出决定,胆气失调则易发怒。五精相并指五脏乘虚精气相并而引发情志上的疾病。精气并于心则发为喜,心主神,心的精气充足,则心能主血主神,神和志达而有正常之“喜”。若心的精气不足,精气皆并于心,则神失所养,就会出现情志的异常,临床中可见到的“喜”,就是喜笑无常,多出现在癫狂之病中。精气并于肺则发为悲,肺主气,能辅助心君主血主神,肺的精气充足,心主血主神的功能也能得助而正常,则气血通利,神和志达,而有“喜”的神态;若肺的精气虚弱,精气皆并于肺,则心君失于辅助,易引起心气虚弱,则发为悲。精气并于肝则发为忧,肝为刚脏,又主疏泄升发,故具将军之性而出谋虑;若肝的精气不足,精气并于肝之本脏,则肝所主之神失于荣养,不仅不会有将军之刚性及谋虑之产生,且常忧郁寡言,愁闷不解。精气并于脾则发为畏,脾为精气营血生化之源,脾强则“意”有所养,使人善思强记,能谏议人事,明智周详;若脾的精气不足,精气遂并于脾,则“意”失于营,就会出现记忆减退、不耐思考、不能谏议、遇事畏难不前的异常神态。精气并于肾则发为恐,肾精足,则脑髓充而志强,就能决断而处事,且付之于行动;若肾的精气虚弱,精气并于肾,则“志”失精养而虚弱,常见意念不定,遇事害怕,不能决断处事,概称为“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