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百科】冰毒基本知识
苯胺类药物的兴奋作用很早就被认知,据称从1920年起就有人为寻求感官刺激而吸食。在它作为吸入剂使用后不久,第一份发现它具有刺激神经,使人兴奋、不觉疲劳的作用的报告便已出台。由于苯丙胺具有较强的短时间内提升脑力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为提高士兵的士气和耐久力在军队内推广使用。
冰毒具有极大的危害性,1996年11月25日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兴奋剂专家会议上,一致认为苯丙胺类兴奋剂将逐步取代本世纪流行的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常用毒品,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
▲纯白色晶体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甲基安非他明”、也被叫做去氧麻黄碱,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冰毒这类新型毒品,是一种人为使用化学合成物质。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冰毒主要呈透明晶体状、小块形式。
冰毒的吸食方式很像是在煮东西,广东人称煮东西叫煲东西,所以毒圈里的人一般把吸冰毒叫“煲猪肉”,最后叫得多了,全国各地都简称为“肉”。
冰毒称为:“肉”、“猪肉”、“嘎嘎”、“牙签”、“钻石”、“象牙棒”(钻石、象牙棒通常为品质较好的冰毒)。
冰毒的精神依赖性很强,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一旦发现身边有人吸食冰毒,一定要及时劝其到正规戒毒医院进行系统、科学的戒毒治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