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逝世后,妻子为何装疯卖傻?真相让人动容

前言: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与蒋介石决裂,提出“枪口不对准中国人”的主张;在儿女情长面前,他始终如一,至死不渝,“不要告诉我的妻子”是他最真实的挂念。在国人自己的争端之中牺牲,是他始料未及的遗憾。一名如此热爱祖国的“民族英雄”的英勇就义,更是中国人的遗憾!

铮铮铁骨的深情

1934年11月24日,蒋介石密电北平军分会,下令对吉鸿昌“就地枪决”。在北平陆军监狱内,被抓捕并判处叛国罪的他向监狱长要来笔和纸后,坐了下来,开始书写自己的遗愿:“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39岁的他,于当晚英勇就义。

27岁的妻子胡红霞得知丈夫离开人世的消息后,悲愤交加、痛苦难耐。在将自己长久居住的老宅作为抵押,套出8万元之后,随即将这巨款用于赎回自己丈夫的遗体。在整理丈夫的遗物中,他发现了口袋中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不要告诉我的妻子”。

在弥留之际,吉鸿昌仍挂念着自己妻子,足以看到他内心对妻子的深爱。使人不禁为他们8年来的深厚感情所折服。

“我是中国人”

吉鸿昌是河南人,父亲以卖茶为生,家中并不富裕。

少年时代的吉鸿昌贪玩、倔强,父亲坚信“棍棒底下出人才”,为了管教他,经常拿着扁担追着要打吉鸿昌,村里人都称吉鸿昌为“扁担楞”,或许是天生就在军事方面的有着自己的兴趣与热情。1913年,他瞒着家里人,成功加入了冯玉祥的军队。不久之后,吉鸿昌就成为了冯玉祥的“左右手”。

冯玉祥主张反蒋,作为“左右手”的吉鸿昌自然是反蒋的主要力量。即使是接受了蒋介石政府的部队收编,担任了第30师师长,但这也是战败之后,万般无奈下的结果。

对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吉鸿昌极力反对,他提出“枪口不对准中国人”,积极宣传抗日。因此,蒋介石以“考察实业”为名,将吉鸿昌送往美国。在美国期间,因为中国人的身份,吉鸿昌遭到美国头等旅馆的冷眼,这刺激了他心中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也更坚定了其抗日的决心。随后,他刻了一块“我是中国人”的木板,随身携带。

1932年,在蒋介石政府施展不了拳脚的吉鸿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彻底转变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从此在革命道路上大踏步向前迈进。1933年,吉鸿昌和昔日的领导冯玉祥共同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率领军队与日伪军进行了7天7夜的激战,收复了塞北重镇——多伦。

1934年,吉鸿昌在天津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进行抗战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他在自己住宅的三楼一角,设立了一个秘密印刷所,出版了机关刊物《民族战旗》报。同时,他的住宅也成了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党内同志均称其为“红楼”。

因为与蒋介石政府的彻底决裂,吉鸿昌很快成为了国民党的通缉对象。行踪暴露之后,蒋介石政府以“贩毒”的罪名对其进行抓捕。为了致吉鸿昌于死地,宋美龄与法租界交涉并买通法租界,第二天吉鸿昌便被送到了国民党天津公安局。由于吉鸿昌被捕后,妻子胡红霞将这一消息刊登在报纸上,想用舆论的力量来警告国民党政府。此外,中共也想方设法营救吉鸿昌。

蒋介石为免夜长梦多,下达了对吉鸿昌“就地枪决”的电令。

装疯卖傻,只为革命

吉鸿昌的牺牲,对于妻子胡红霞来说,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灵上,都是致命的一击。

二人的相识、相恋似多数人一般。1926年,当时担任旅长的吉鸿昌与当时还是学生的胡兰英经人介绍认识,在几次的接触之后,二人发现有共同的兴趣。重要的是,二人都对革命有着极大的忠诚与热情。于是,二人确立了关系,并很快结为了夫妻。婚后,吉鸿昌与妻子商量,将其名字改为了“胡红霞”。

吉鸿昌英勇就义后,胡红霞遵照丈夫的遗嘱,带着5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想要搬离天津。但胡红霞很快发现,蒋介石没有因为丈夫吉鸿昌的逝世而对其一家收手,她和儿女仍然处于蒋介石安排的特务的监视下,并不时遭到特务的骚扰。无奈之下,胡红霞先将自己的女儿交给吉鸿昌的以前的手下——邵兰波照看,儿子则交给了喻先生。随后,她装疯卖傻,整日衣冠不整,让特务误以为她是因为不堪丈夫的逝世,痛苦难耐,得了失心疯。果不其然,特务们看到胡红霞的样子,渐渐放松了警惕。不久,特务们就撤退了。

胡红霞察觉到特务们撤退后,迅速离开了天津。之后,她重返革命之路,当起了老师,并以此来养育子女。此外,她还编写了《吉鸿昌就义前后》一书,以此来怀念丈夫吉鸿昌。

历 史 人 物 简 史

historical-figur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