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如是说“扎跳”

今年夏天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北美校友会,有幸聆听陆飙针灸博士的讲座,针刺穴位时局部肌肉要有扎跳的现象出现,这样的针刺效果是没有扎跳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回来后,应用于临床时发现,扎跳对一些疼痛的病人远期效果比较好,于是开始思考“扎跳”的理论基础,《内经》中是否有类似的结论呢?

“扎跳”是指针刺时从外表可以看到肌肉纤维收缩、跳动,或者施术者可以感到肌肉跳动,是由于针尖刺激到肌束,或者肌肉中的细小神经而使肌肉反射性收缩。“扎跳”的出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容易出现扎跳的穴位,一般是肌肉比较丰满的地方,例如合谷、手三里、臂臑、肩井等。第二针刺不一定要深,但一定要在肌肉纤维上。第三针刺扎跳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有些部分肌肉纤维有不同层次,或者交叉叠加,扎跳也可以发生在不同层次。

对于肌肉丰满的腧穴,《内经》是这样说的,“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今天的溪谷是一个词,分别来看,溪的繁体字是“豀”,是注入山谷之中的小溪。谷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山谷,泉出通川为谷。——《说文》。一是谷物,也可以写成穀,百谷之总名。——《说文》。百谷者,稻粱菽各二十;蔬果助谷各二十也。古代汉语谷、穀、瀔相通。

为什么古人将山谷与谷物相通呢?所谓谷,是指泉水出于两山之间,同时通过两山之间,有山有水。“山”八卦属艮卦,艮卦属土,中焦脾胃与之相应。土克水,水泉在地下,与肾水相应。水土合德,适合谷物生长的地方,因此山谷与谷物相通。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化水谷精微,脾主肌肉。很多腧穴用谷来命名,一般多指山谷的意思,在这里却与脾胃相关,或者说与水谷相关,“谷”与“榖”在此发生关系,因为腧穴中的“谷为肉之大会”。又经云:“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这里的“谷气通于脾”,显然不是水谷精微,而是山谷之气,但由于山谷与水谷相通,因此自然界之山谷之气通于脾。

“扎跳”是针刺在肌肉上,谷为肉之大会,也可以理解为针刺在山谷中,针刺贵在得气,即得“谷气”。《灵枢·官针》曰:“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谷气出的表现之一是肌肉的跳动,因此说所谓“扎跳”即是使“谷气”出。经文还有,“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脾之应也。”这里的合谷不是指合谷穴,而是通过合谷刺的方法,使谷气聚合,其方法是针尖在肌肉中向四周散刺,应该与“扎跳”方法类似,与脾相应。当然合谷穴自然也有同样特点,是人体谷气之大会。

“扎跳”的结果是使“谷”气出,谷气对应水谷精微之气,是人之正气,鼓舞正气是针刺的最终目的。当然根据经文叙述,扎跳要注意以下事宜,一,扎跳是在没有邪气的基础上,称之为三刺谷气出。二,扎跳应该是病人正气比较旺盛的条件下,在正气非常虚弱的情况下要慎重。三,扎跳不要在短时间内,过多频繁使用,针刺不要过重,细小针刺为宜。

针刺肌纤维,其反射性收缩,可以重新调整肌肉状态,使其一直处于郁滞的状态肌肉神经得到缓解,因而可以调整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犹如凉水洗脸刺激周围神经,可以使人清醒,即所谓抖擞精神。正骨推拿的搬也是通过改变小关节的壅滞状态,而恢复其气血运行通畅的过程。其它的一些方法入刮痧、拔罐也有重新改变局部组织的郁滞状态而发生功用。

人体腧穴有很多是在肌肉上的,而且一些穴位用溪谷来命名,并且前后相连,与自然相应,然谷与太溪,前谷与后溪,合谷与阳溪,陷谷与解溪等。

胀满燥实,胃肠阳明。
脾失运化,也是原因。
隐隐而痛,虚寒不轻。
气滞血瘀,痞块定成。
蓄血蓄水,少腹痛疼。
有尿无尿,辨别原因。
绕脐疼痛,虫积肠生。
少腹疼痛,疝气痛经。

一年来,我一直还在徘徊、等待与观望之中,因为学习中医针灸毕竟太难了,离我太遥远了。在这期间,中医的书没有少看,然而只是无事乱翻书罢了,谈不上有什么心得,一想起今后要以中医维生总觉得非常惶惑,谈何容易啊。虽然在和何老师近距离接触以后,针灸的魅力已经荡漾在我的胸怀,但是学习中医针灸的决心还是定不下来,一直摇摆于学与不学之间。

一九六五年春天,我又一次步行了五个小时上城。在书店、图书馆逗留了半天以后,就在饮食店草草地用完了晚餐。在夜幕即将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分,我估计何黄淼老师应该已经下班,才径直向他的家走去。

何黄淼老师与师母热情地接待了我,嘘寒问暖,直怪我在外面小摊用餐。

我询问那个肾炎水肿病人的近况。何老师告诉我,那个病人经过半年的针灸治疗,进步很快,自觉症状几乎已经消失,西医的化验指标也明显好转。

那天晚上,何黄淼老师用种种简易浅近的例子以身说法,来解答我的诸多疑问。他针对我畏难的情绪,做了许多动员工作。

“针灸的学习一定要在学中用,不要等到全明白了才去动手。”何黄淼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因为它的真谛就在临床的感受中。”

何黄淼老师的话富有诱惑力,让我的心又热了起来。

“只要一个晚上的理论学习,你就可以基本入门,还是有模有样,中矩中规的入门呢。”何黄淼老师兴奋地看着我,“今天晚上我就把你带入‘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境界。”

这是一个美妙的春晚,何黄淼老师从临床实践出发的精彩讲解,使我体味到什么叫做“大道至简”,什么叫做“真理素朴”。他把博大精深的针灸学,化为可操作性的几个具体的步骤。整个教学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环环紧扣,贴近临床。时隔四十多年后的今天,那天夜晚何黄淼先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面部的表情,每一个手指的动作,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针灸取穴可以从五个方面考虑。”何黄淼老师伸出左手的五指,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示意,“第一,八总穴;第二,八会穴;第三,局部取穴;第四,背部督脉寻找阿是穴;第五,病位交叉对应取穴。”

五个方面的取穴,也够复杂的,一个夜晚的时间能掌握吗?

何黄淼老师早已料到我会这样想,笑着对我说:“不要怕,等一下我把它们分头讲解了一番以后,你就会慢慢地明白。”

“第一,八总穴取穴法,这是一个整体取穴法,”何老师竖起了左手的大拇指,笑着说,“根据八总穴所针对的人体部位取穴,针灸医师就能把所有疾病纳入你的诊治范围。”

我听了大吃一惊,八个穴位就能统揽诸病?这不是在搞笑吗?

“你首先要记住一首歌诀:‘头面合谷,颈项列缺,胸脘内关,脘腹(足)三里,腰背委中,胸胁阳陵,少腹(三)阴交,颅脑太冲’。” 何黄淼老师神采飞扬地说。

他把这首歌诀反复念了几次,我也跟着念了几次就记住了,毕竟只有三十几个字。然后,他就用自己的大拇指与食指在我的手、臂、脚、腿的相应部位指指点点,并用墨水作了标志。我也当场在作了标志的穴位上反复按压,嘴里也不停地唠叨这首歌诀,脑子里记忆与感受穴位在手指按压下的异常的知觉。不到半个小时,我就把以上的八个穴位的位置与作用记住了。

之后,何黄淼老师马上对我进行“八总穴取穴法”的考查。考查的方法是,何黄淼老师讲一个病证,我就在常规消毒的情况下,用右手把一寸的毫针捻转着刺进自己手、臂、脚、腿的相应的穴位。譬如,他说眼睛红肿。我想了想,眼睛所在的部位和头面与颅脑有关,于是就在太冲与合谷穴位上扎针;他说胸闷心烦失眠,我想了想,胸闷心烦所在的部位和胸部有关,与颅脑有关。于是就在内关与太冲穴位上扎针;他说呕吐胃痛,我想了想,呕吐胃痛所在的部位和胃脘有关,于是就在内关与足三里穴位上扎针;他说颈项强痛,我想颈项强痛所在的部位和颈项与肩背有关,于是就在列缺与委中穴位上扎针等。经过半个钟头的反复现场考查与具体操作,我就已经能把一些病证在八总穴范围内的取穴规矩灵活机动地用上了。

何黄淼老师看见我领会了八总穴的初步应用,也很高兴。

“在针灸学这一门学科中,经络与穴位是最重要的。”他说,“在这些经络与穴位之中,八总穴又是最最重要的。八总穴是老祖宗几千年的经验结晶,是取得临床速效高效的必备穴位。一个针灸的初学者学会了它,就能对疾病建立起基本的诊治观念。同时这种观念还是整体的、全局的,适用于所有疾病的诊治。有了它,医者的心中就有了理念的依靠。当然,经络的分布也很重要,但你可以在以后临床的应用中慢慢地学习。学了经络学说以后,你对这八个穴位的作用就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了。”

真想不到一个钟头的学习就有了如此大的收获,使我能够对完全陌生的针灸学有了一个模糊的框架。何黄淼先生的教学方法平易而神奇,吸引了我的整个心身。我自从下乡以后从未有过的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突然在心中燃烧了起来。

希望的种子萌生了。

在我们谈话期间,师母进进出出了好几趟,给我拿来点心,送来热茶。有时候也站在我们的旁边听着、看着,脸上时时露出关切的表情。

何黄淼老师继续他的讲解。

“针灸取穴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学会八会穴,”何老师把左手的大拇指与食指撑开摆成八字,微笑着说,“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它们分别是一、腑会中脘 ;二、脏会章门;三、筋会阳陵泉;四、髓会绝骨;五、骨会大杼;六、血会膈俞;七、脉会太渊;八、气会膻中。你开始阶段先学习其中的三个。”

从何老师说话的声调中,我已经感觉到这八会穴的特殊地位以及先行学习的三个穴位的重要性。

“何老师,腑会中脘,脏会章门是什么意思?”

“腑会中脘,”何黄淼老师解释道,“就是规定所有消化道的疾病首先要考虑使用中脘穴,中脘在哪里知道吗?”

我点点头,用手指点点腹部剑突与肚脐的中点。

何黄淼老师继续说:“脏会章门是指由于脾气虚引起精、气、血、津液化生不足,针灸要考虑取章门穴。”

“何老师,什么叫‘脾气虚’?”

“‘脾气虚’是气虚中的一种。”何黄淼老师耐心地说,“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是:神疲乏力、语声低微、气短自汗、舌淡脉弱四个方面的症状。如果再加上面黄、肌瘦、纳呆、便溏等症状就是脾气虚的诊断依据了。”

何黄淼老师又教我针灸的穴位,又教中医学基本概念。他口中的中医概念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它们都有具体的症状依据。

“章门穴在哪里你知道吗?”何黄淼老师突然发问。

我摇摇头。

何黄淼老师就用右手食指点点我左边季肋前的体表部位,“在这里,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右边也是同样的位置,八会穴的使用一般规定‘男左女右’,初学者用0.5寸的毫针,切记勿忘。”

我就依照何老师所示,把左手臂屈肘合腋,使肘尖尽处压着左侧胸胁部的肌肤,再把右手食指在章门穴按压几下,就记住了这个“脏会”穴位了。

何黄淼老师看见我学得有滋有味,就说:“以下六个穴位,其中临床上我使用得最多的是筋会阳陵泉,特别是有关神经与关节的痉挛性疾病,针刺阳陵泉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我听得入了神,迫不及待地问:“何老师,能否举一个例子?”

“这样的病例太多了,”何黄淼老师越说越兴奋,“隔壁一个老先生患带状疱疹,温州人称之为‘火丹蛇’。发病已经半个月了,皮肤表面的水疱已经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但是皮肤十分敏感,不能抚摸,左胸更甚。全身时发痉挛性抽痛,特别是在夜间十二点至凌晨三点,痉挛性抽痛加剧。他的家人请我出诊,我看见他平躺在床上,精神异常紧张。我给他针刺的第一个穴位就是阳陵泉,入针不久,病人说自己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随后我就再针刺两侧的内关与公孙,留针十分钟。”

“疗效如何?”我紧张地问。

“第二天,听他家人来说,一夜无话,”何黄淼老师放低声音,以欣喜的声音告诉我,“夜里睡得好,早晨的食欲也比平时好。按上法连续针刺了五天,病人基本恢复。”

针灸真是神奇得不得了,我的心为之狂跳。

“区区三个穴位,其取穴的方法来自于两大类型,”何老师一边思考,一边述说,“一个是八会穴,另一个是八脉交会穴。它们都是我们祖先千锤百炼所得来的珍宝,所以针下汹涌着难以估计的力量。”

何老师的话使气氛陡然肃穆了起来。

“针灸取穴的第三个方面,”何老师声音有点嘶哑,他清了清嗓门接着说,“就是在发病的部位的体表取穴或者发病部位的邻近取穴。也就是说,哪里不舒服就在哪里针灸。这种取穴的方法是最原始的方法,也可能是先人最早发现的一种取穴的方法。”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简单,这样直白。

何黄淼老师看见我发呆的样子,就明白了我心中的疑惑,就说:“你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邻近取穴的方法,它的临床疗效是不容怀疑的。有一些用药物久治不愈的病痛,在患病部位的体表针刺以后就有了效果。如果针刺后加以拔火罐,特别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后,再拔火罐,就可能收到更满意的疗效。”

师母看见我还没有领会的样子,就举了一个病例来证明这种取穴方法的可取之处。

一个中年男教师,两年前骑自行车时不慎跌倒,右脚的脚后跟擦破了皮。后来周围皮肤感染了,久治不愈。两年来,不能穿袜子,不能穿鞋子,只能穿着拖鞋。后来求诊于何黄淼老师,何老师在常规消毒后,用一寸的小毫针在患者的右脚跟溃破处的外面,离开溃破处大约二三毫米处的边缘一路点刺,稍有一点点出血。隔天一次,点刺三次以后,脚跟溃破处渐渐地愈合了。

师母绘声绘色地介绍了这个病例后,又说:“针刺的效果真是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你好好学,将来一定有用的。”

何黄淼老师接着就给我介绍针灸取穴的注意事项。

“针刺的时候,首先要知道什么部位不能针刺,不然的话会出医疗事故的。”

他的表情一下子严肃了起来。

“有三个部位你先不要针刺,”何老师一字一句严肃地说:“一是枕骨下面的区域,如风府、哑门、风池等穴位,它们与延髓靠得很近,一不小心就会出大事故。深刺风府治精神病,在五十年代初期名噪一时,成为时髦的风尚,然而不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疗事故。还有深刺哑门治聋哑,也曾造成不幸事件。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刺胸腹者,必避五脏’,‘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牢记心中,并能如实照章去做,错误就绝对不会重演了。”

他怕我不重视,把我叫到他的身边,一只手按在我的头顶上,另一只手食指在我枕骨后面的风府、哑门、风池等穴位所在的部位一一指明,以期引起我的高度重视。

他接下去又讲了另外两个不要针刺的部位:“一个就是眼睛以及它的周围的区域;一个就是肚脐眼。对,还有一个地方你目前暂时先不要针刺,就是天突穴。”

当说到“天突”穴的时候,他用手指点划着我的锁骨上窝,一并告诉我针刺“天突”的特殊的针刺手法。

“何老师,肚脐眼可不可以用艾条熏灸?”

“肚脐眼命名为‘神阙’穴,”何老师很不习惯地言说着这个民间的俗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艾条熏灸时最好在‘神阙’上面加一点盐巴。”

我本来想问一问为什么,后来想到这样不断地问下去是没完没了的,就不问了。

何老师停下来想一想以后,又说:“你要在自己的身体上练习针刺的手法,手法熟练了以后,才可以针刺病人。手法主要有左右捻转与上下提插两种,以‘得气’为好。”

“得气”,这种针刺现象我在父亲那里已经司空见惯。

何老师顺着自己的思路讲下去:“‘得气’这种经络现象很奇怪,你持针的三个手指会感到针下有一个东西,不,应该是一种气,一种活动着的气场和你在不停捻转着提插着的手指的合力之间对抗着,较量着,吸引着。这时病人会感到针下有一种酸麻重痛的反应,甚至出现上下传导贯通的针感。”

刚才我在自己身体上练习针刺手法的时候,也曾经有一二次出现何老师所说的“得气”的感觉。看来“得气”是经常出现的一种临床现象,并不神秘。

何老师扎针时的注意事项还有以下二项,一项就是在胸背部与腹部初学阶段针刺深度不超过0.5寸;还有一项就是对于体弱者、因劳累而体能消耗过多者,一定都要平卧在床上针刺,以免“晕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