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牢记老祖宗留下的这一“天规”,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好
为人处世,牢记老祖宗留下的这一“天规”,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好,这一天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天规的核心是将心比心,而做人,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懂得将心比心。
为人处世,牢记几千年前老祖宗留下的话这条天规,对于人际关系而言,是有极大益处的,这样,就不会只有一意孤行,才会有将心比心的意愿,这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做人,大凡好事、好愿望,就应该伸出热情之手,予以大力帮助,使之功成名就。这样做,既得人心,又受欢迎,这是助人为乐,利己利人的表现;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不利,甚至造成灾害,这事肯定是不义之事。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是同样的意思,君子应该帮助别人发挥长处,促其事成,而不能帮他做坏事。
有句古语讲: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学者考证,“放火”一词改为“防火”也符合史实,即“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
据载,东汉时期有位有名的地方官叫廉范,是廉颇的后代。他出任太守时,所辖郡县民富物丰,可是民房毗邻狭窄,有火灾隐患。原先,官府禁止百姓夜间点灯干活以防止火灾,然而,还是有人偷偷地点灯夜作,火灾连接不断。廉范取消了旧的禁火令,规定每家储水防火,百姓很欢喜,可以安心劳作了,日子也越来越好。廉范将己所欲(防火)与民所欲(夜劳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过去那种“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禁令,可谓成人之美,因而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用古代的一位思想家吕坤的话来分析廉范的行为,再恰当不过了。吕坤说:“恕”就是宽容,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自己的心去推敲别人的心事,将心比心。天下的事又常常是“欲”与“不欲”矛盾并存。
廉范所欲与所不欲的情形正是如此。“防火”是众所欲者,“旧制禁民夜作”,对他来说是“己所不欲”,而对前任太守则是所欲;“严使储水”,对他来说是己所欲,而对前任则是“己所不欲”。廉范所做的是成百姓之美,真正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个处世原则还经常用在教育后代上。身教重于言教,用自己正直善良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后代,谨防“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父母的总是希望子女“青出蓝而胜于蓝”,长大成人之后,报效祖国和人民,做一个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有用之人,而且,盼望儿女能继承传统、光耀门楣。
然而同时存在另一种现象:年少时,我的父辈们对我说:“希望全在你们身上了”,待我为人父母,希望还没实现,于是对儿女说:“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了”,儿子长大了又对孙子说同样的话——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了。如此接替,可谓子子孙孙无穷溃也,而希望又在哪里呢?
看来有“言教”还不行,还得有“身教”,后者更为重要。一个长者,对后代的教育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生动形象、现身说法的方式,使后代能理解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所作所为,有利于人们继承传统、奋发向上。
有一个“百镞戒子”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典型,据史料记载:后唐名将符存审,一生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几十年,位及将相,他自己不欲奢侈,但又担心儿子们坐享其成,不图进取,于是拿出箭头,并给儿子们看自己身上的百余处箭伤,以此教训儿子们不要贪图奢华,后来,儿子们为官为将,都还称职,有一定作为。可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教育之方。
综上所云;人之所欲不同,需洞察“所欲”与“不欲”,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道,方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