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孩子喜欢攀比不好,但家长不妨想想,是谁让孩子心生此念?

这两天,我发现大宝不怎么在同学组织的班级群里发言了。

要知道,年前有段时间,他们的小群可是热闹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场,讨论作业、讨论过年、讨论游戏人物……虽然都是刚刚踏入青春期的孩子,但是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可以展示自己的小团队里,也都格外的兴奋。我可以理解,但还是提醒大宝要注意视力。

过年当然少不了走亲访友,忙忙碌碌中,我发现大宝登录班级聊天群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倒是更乐意“泡”在游戏中,厮杀个过瘾。

我不由得好奇,就主动问大宝原因。

大宝从游戏中抬头,看了看我说:“他们好无聊,这两天一直在比谁的压岁钱多。”

我好笑大宝的“故作老成”:“经济时代,这是避免不了的啊!”

大宝摇摇头:“唉,有这功夫,我还不如赶紧让游戏上钻石的好。又不是自己真正有能力挣的钱;再说了,他们的钱多钱少,与我有多少关系呢?”

呃……我是要夸他“务实”,还是要说他“太现实”呢?是个伤脑筋的问题啊!

其实,在现在的孩子中,互相攀比的现象真的是屡见不鲜。

很多时候,是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在“攀比”,而是一种心态作祟:别人有的,我也想要;而完全无视自己有的东西。这种心态在小一些的孩子中特别明显。

事实上,在攀比心态的背后,是孩子争胜好强的心理。这是一把双刃剑,包含了孩子对外界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注意,也包含了孩子对“物权”的盲目崇尚。

所以,有竞争意识的攀比是正常的,但是盲目地追求“物质”就需要家长及时引导了。

只不过,孩子的“攀比”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正常心理,而家长的“攀比”,就真的需要做好个人检讨,及时调整自我心态。

因为家长的“攀比”,就是“重伤”孩子的利器,对孩子有害无益。

【正因为有了家长的“攀比”,才有了“别人家的孩子”】

就说当下的过年吧,一定离不开亲朋好友的团聚。在聚会中,“讨论孩子”是一个永恒的、经久不衰的话题。

幼龄段的孩子面临的是:

“你们比赛唱个歌吧,看谁唱得好听!”“你家孩子的英文说得真棒啊!”“你快来看看,谁谁谁家小弟弟还没有你大呢,已经会背这么多诗词了!”……

学生段的孩子面临的是:

“期末考试怎么样?”“有没有得三好学生?”“你家孩子的数学考了满分,太厉害了,让我家熊孩子赶紧跟着学一学!”……

再大一些的孩子面临的是:

“你家儿子开始找工作了吗?”“哇,你家女儿已经开始拿年薪了!”“你看看,人家比你还小一岁呢,这次已经带回女朋友了!”……

……

究竟是这个世界太疯狂,还是家长心态太纠结?!动辄就盯着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来戳自己孩子的短板,谁幸福得了?

【孩子最不喜欢家长的行为之一,就是攀比】

其实,我们都曾经是“别人家孩子”的受害者,无比痛恨父母口中“你看看别人”的那个“别人”,我们也都曾经那么厌恶被比来比去的心情和状态。

然而,当我们成为父母,怎么就又开始了这样的一场“诛心”的循环?而诛心的对象,就是自己辛苦怀胎十月、一度视若掌上明珠的宝贝孩子。

何其残忍?!

也许,作为家长的初心,不过是想要相互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交流教育心得体会,但是往往聊着聊着聊到最后,就不自觉的变成了“孩子大比拼”,且不由自主的忽视孩子的优势,放大孩子的劣势。

说到底,不过是家长自己的心态问题罢了。不是要攀比孩子,而是在用“成人世界”的标准来攀比自己。比孩子更加怕输,害怕孩子养得不如别人的好,害怕孩子的落后就会步步落后,更害怕因为自己的无能而导致孩子落后。

【不是不能比,而是要如何比】

我们都说这个世界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其实又何尝有相同的人生之路?

龙生九子尚各有不同,何况是不同家庭养育出来的不同孩子呢?不是没有可比性,而是究竟要比什么、怎么比?

如果家长动辄就认为或者在别人面前谦虚地认为:自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就是差很多,久而久之,孩子是会当真的哦!

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孩子都比较抗拒家长拿同学跟自己进行比较,并较难承受由于比较带来的心理压力。

诚然,有些家长的比较对孩子的确会产生正面效果,有些孩子会因此更加埋头努力,但有些孩子也可能会出现反叛情绪,有“破罐子破摔”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成绩差的孩子中更为明显。

因此,家长在训导孩子的时候,尤其不要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和自己家孩子比较。这样的刺激会让孩子更加消极。要知道,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都不同,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要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学会拿自己的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家长给予积极、正面的肯定,才是战胜孩子内心阴霾的最佳方法】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自己是在妈妈的表扬和肯定中长大的,妈妈的表扬让他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让自己有很大的成就感。

据说比尔盖茨小时候是个问题孩子,读书很差,但是他的妈妈并没有放弃他,也没有拿他去和别人比较,而是从他所做的事情中找到值得肯定的地方,并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

所以,当家长情不自禁的、或迫不得已的,要用孩子来进行比较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自己的那一份应有的清醒,可以学习别人家孩子的优势,但也不能小觑自家孩子的优点,更不能妄自菲薄。

首先,要多关注孩子好的一面,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孩子自信满满,能够肯定自我。

其次,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没有什么错,但是也没有必要对孩子太过于苛刻,只要孩子能够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啊!毕竟成长就是一个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此外,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上,没有必要过于强调“谦虚”的美德,即便是孩子表现很好了,但是碍于这种传统美德,也要尝试“鸡蛋里挑骨头”,贬低自家孩子,夸赞别人家孩子。

要知道,孩子有些时候要比大人“通透”得多,他只会看到自己最亲最爱的人,而无视“与己无关”的人。所以,很不幸,自家孩子会格外关注到自己父母对自己的“贬低”,而漠视了“别人家父母”因谦虚而进行的礼尚往来得“夸赞”。

因此,家长们在互相比较各自孩子的时候,最好先想一想,谨言慎行才是。

孩子的自信心是一点一点建立的,同样也是一点一点被消耗掉的。

所以面对孩子产生攀比心的时候,面对家长自身产生攀比心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按下“暂停”键,让孩子可以有足够的信心做好自己、喜欢自己、相信自己,同样学会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或者与别人对比时的不足。

自身强大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跨越的困难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