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鬼怪”是《夷坚志》绕不开的大话题,这本书里各种鬼怪都有。“鬼怪”只是一种名词,也许是对自己不理解、不常见事物的起名。可以把所谓的“鬼怪”看做是一种考试,不要觉得没见过就躲避逃跑,认真对待,就能及格。
【原文】
福州罗源县村墅名曰鹳坑,有樵夫,常以采薪至筹洋别村,往返屡矣。一日,归差晚,行及小湾,逢一人从山下来,呼之曰:“多时不相见。”樵觉为已死,神色沮丧,徐乃能言曰:“尔死矣,如何在此?”其人曰:“我本未合死,今居此,无异昔时。”指茂林间曰:“我只住其中,可偕往说话。”樵拒之曰:“日势且黄昏,恐家人候门不便。”乃曰:“尔若到我家,为传语娘,我住此与生时一般,不用忧忆。但有酒食时,安排在门外,自当歆享。”樵急揖之而去。明日,具言于鬼母。泣而焚纸钱,设置酒肴,闭门祝之。少还出视,特空器耳,无存也。有妻及三子,死后,妻携子改嫁,屡为继父笞苦(捶楚)。父常独至香岭,遇鬼遮道骂曰:“尔之恶何由可奈?既娶我妻,又虐我儿,是何道理!”遂奋拳殴之。此人亦与争斗,相追至洞口。值有行过者,讶而问之,鬼乃没。迨还舍,青痕遍体。自是不敢复仍前过。【陈定甫说。】
【白话语音文字版】
福州罗源县(现名同)乡下有一处叫“鹳坑”的村庄,村里有个樵夫,经常因砍柴到另外一个叫“筹洋”的村子,他多次往返于两村。有一天,他回鹳坑比平时晚,当走到一处小水湾,樵夫碰到一个人从山脚那边走来,那人跟樵夫说:“好久没见了!”樵夫知道这人已经死了,于是神色沮丧,慢慢的,樵夫才能说话,他问道:“你已经死了,怎么会在这儿?”那人(鬼)说:“我的命数本来不该死,现在我住这儿,跟活着的时候没啥两样。”他指着一片繁茂的林子说:“我就住这里面,走跟我一块去林子里聊聊吧?”樵夫拒绝说:“看日头,马上就到黄昏了,我怕家里人等着我,心中不安。”那人(鬼)说:“你要是到我家,麻烦给我娘带个话,我住在这儿跟活着的时候都一样,不用担忧想念我,只要家中有酒食的时候,可以放在门外,我自己会去享用。”樵夫赶紧作揖离开。第二天,樵夫把昨日的遭遇跟那鬼的母亲说了。母亲哭了,她为儿子焚化纸钱,还在门外安排了酒菜,母亲关上门,在屋里祝福儿子。过了一会,母亲出门去看,装着酒菜的器皿都空了,里面的酒菜都没了。这个鬼生前有妻子和三个孩子的;死了以后,妻子带孩子改嫁了。孩子们经常遭到继父殴打,倍感苦楚。这继父经常一个人到香岭(当地地名),有一天,他遇上了这个鬼拦路骂道:“我怎么能再受你这家伙的恶气呢?!你娶了我妻子,又整天虐待我的孩子,是何道理!?”说完话,这鬼举拳就打这个继父。继父也跟鬼殴斗起来。他们互相追打到洞口(当地地名),正碰上有路过的人,很惊奇地问两人是怎么回事?这鬼才隐没了。等这继父回到家里,发现自己遍体是青紫的伤痕。从此以后,他就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虐待这鬼的孩子了。这个事儿是陈定甫说的。【祥宏点评】:又是一例“白日见鬼”事件。《夷坚志》有多个类似故事,通常情况下,“遇鬼”往往是相关者个人经历,因为某种奇特的缘分,使这个人能跟鬼重叠时空。比如鬼的母亲似乎就不能见到他死去儿子的鬼魂,所以传统上需要一种媒介——巫;宋代关于父母的称呼,从这故事可见,称母亲为“娘”,有其他故事呼父为“爹”;这鬼既然能够享用实体食物,似乎跟一些纯灵魂的鬼不一样。樵夫能跟鬼对话,但没有进行实质接触,那继父跟这鬼打斗后,身上有青紫伤痕,看来相关程度不同,那这个鬼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这故事保存了很多罗源县的乡间地名,罗源县的名字从宋代以来就没变过,同理,宋代的村名为什么要变呢?所以罗源县这些宋代地名值得去查考一番。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夷坚志》所谈到的“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