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小儿手足口,一诊后痊愈(朱国琪原创)

朱国琪(三眼道人原创)

手足口病是夏季多发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的斑丘疹或者疱疹为主要特征,有时膝关节以及肘关节出现皮疹,有时伴有发热症状,部分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以及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西医认为该病主要是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儿童,但以三岁以下儿童为居多。该病毒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接触物传播,发生的高峰期是每年五月到七月,同时也容易出现爆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的可能。所以遇到手足口病时需要及时的采取隔离治疗,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需要积极的抗病毒治疗。

那么,传统中医对于手足口病是怎么理解的呢?中医手足口病属于“瘟疫、温热夹湿”等范畴,传变特点具有“卫气营血”的规律,根据病症,分期辨证论治。本病主要还是由于外感时行邪毒,经口鼻而入,客蕴肺脾,波及营分外发肌肤而成。

本病感受的邪毒为特殊的疫毒之邪,这种湿热之邪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发病初期为毒热伤及肺脾,导致肺卫失和而见发热、流涕、轻咳、咽红等感冒症状,重者出现吐泻等脾伤证候,继而毒热入血、循行全身,而脾主四肢,开窍于口,邪伤脾则手足口受邪而热,热郁为疹,毒透成疱,引起手足口部位发生红疹,渐变水疱,并且出现口痛、咽痛、流涎、拒食、烦躁以及手足痒痛等症状。

本病属于温病中的风温,病因是感受春季或冬季风热病邪。外感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肺居高位,首当其冲。由于肺主气属卫,与皮毛相合,卫气敷布于皮毛,邪正相争,因而病变初起可有发热。风热病邪留恋气分,酝酿淹缠,郁蒸卫表,形成皮肤的白色疱疹。肺受风热之邪,上熏口咽,故口腔部出现疼痛性小水疱,破溃后呈现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

扶阳中医是怎么看待手足口病呢?在《金匮要略》有类似描述:1、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明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用方:甘草四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斤。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2、蚀于上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3、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根据描述,手足口病发作于手、足、口腔、四肢,类似狐惑病的发病机理。属于新感引动伏邪、导致伏邪透发的疾病。一般有手足口病的孩子,都是抵抗力较差,经常打针输液的。治疗方面很简单,稍微补益太阴,再用小柴胡汤诱导正邪相争,托邪外出,很快就可以治好,精神好、食欲旺盛更胜往昔。而应用了西药的患儿,往往输液一两周才能解决问题,而且经常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这段时间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阴湿土,火湿为患,导致手足口病多发。我馆也治疗了很多手足口病的小儿,效果都是三五付痊愈。下面略举一例:

患者黄某,3岁,因为在外地,所以没有到馆亲自面诊。她母亲带到医院确诊:手足口病。用西药1周,效果不好。因为患者母亲也在我馆调理身体,经过沟通,网诊开药。

刻诊:之前发烧1周,经过用药已经不热,有2次鼻子出血,不吃东西,又瘦又黑,医院诊断手足口病。从小容易感冒喉咙有痰、感冒流鼻涕。头发黄。精神倦怠。

舌头、脉:人在外地未诊。

处方:柴胡,黄芩,白芷,山羊角,太子参,北沙参,郁金,牡丹皮,板蓝根,白茅根,地龙,僵蚕,鱼腥草,白首乌,鸡屎藤,炙甘草

5付

服药后随访,吃药3天,痊愈。

按:

1、患者手足口病发作,为新感引动伏邪,用小柴胡汤促进正邪相争。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用小柴胡汤和解,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

2、太子参、北沙参、炙甘草白首乌 、鸡屎藤:扶助正气,托邪外出。

3、清解少阳郁热:黄芩、山羊角、郁金 、牡丹皮、板蓝根、

4、清阳明经热:白芷、白茅根。

5、抗病毒:地龙 、僵蚕、鱼腥草。都是现代研究明确可抗病毒的中药,用于时邪疫毒,效果很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