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小青龙汤”!化解后背凉、咳痰多,荡平寒气水饮,请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临床仲景方剂学》、《仲景方药古今应用》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53岁,患咳喘病有十多年了。从前,他反复就医,均被告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但是经过十年的药物治疗,患者病情一步一步加重。到最后,患者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病”。

怎么办啊?患者打算看中医。从前什么招都用了,就差喝汤药了。现在,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得去尝试。

找的谁呢?找刘渡舟,我国著名的经方运用大家。

刻诊,见患者气喘,憋闷,肩膀一耸一耸的,肚子一鼓一鼓的,看样子十分痛苦。吐痰质地稀薄,颜色发白,而且自述到夜里痰特别多,以至于不能平躺。到了第二天早晨,患者会大口大口地吐痰,痰多到能接上一碗。

而且,患者自述背部恶寒,脸上面色黧黑,很不好看。舌苔也是水滑的。脉象弦,寸部滑。

面对如此严重的患者,刘渡舟大师不慌不忙,书方一首,见:

麻黄9克,桂枝10克,干姜9克,五味子9克,细辛6克,半夏14克,白芍9克,炙甘草10克。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7剂以后,咳喘现象大大减轻,痰少了,夜里能平卧睡觉了,胸中十分畅快。

这张医案,是刘渡舟大师运用小青龙汤的典型验案,在业内十分有名气。很多经方临床类的书籍里,都对它有所收录。

好了,现在,我给你说说这里头的学问。

我跟你讲,当时刘师用的配伍,几乎就是小青龙汤原方。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是一张有将近2000年历史的经方。它的组成,教科书上的标准记载,是麻黄9克,芍药9克,细辛3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

它为什么叫做“小青龙汤”啊?因为它的功效,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条腾云驾雾的飞龙。它飞跃在九天之上,呼风唤雨,大开大合,好不威风。

到底是啥功效呢?这就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我们从上文医案里患者的状态说起吧。

你看,这个人,之前有慢性肺病十年。

十年病史,你说他的肺还能好不?肯定好不了,功能一定很差。肺能干啥?是水液输布之上源。肺功能很差,意味着水液输布失常,津液内聚,这就形成了水饮。

水饮在体内,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旦人体稍微感受外邪,比如感寒,那好了,外面的寒邪就引动体内的水饮之邪。于是,这个人就开始咳喘、咳痰。尽管有些时候,外感风寒并不明显,但是却足能引发水饮在体内兴风作浪。

这个时候的患者,特别难受。比如说医案里这个男子,耸肩提肚,拼命咳喘,甚至因为痰多而无法平卧,这是水饮内聚不化的表现。到了晚上,人体阳气虚弱,水饮聚积更加明显,因此痰多愈甚。另外,他后背恶寒发冷,这一方面考虑是寒邪郁表,一方面可以考虑是水饮之邪伤阳,阳气无法输布于外的表现。

体内水饮泛滥,所以患者舌苔水滑。水饮内阻,阳气不能上荣于面,于是患者面色黧黑。有的,甚至出现黑眼圈、黑斑。

这个时候,患者的脉,往往是弦滑的。弦滑脉,主水饮。

所以说,这个时候,患者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方剂:既能够驱散外受的寒邪,还能够温化肺内的水饮。只有把这两件事儿都弄好了,患者的局面才可以扭转过来。

找谁呢?就找小青龙汤。医案里的配伍,我再复述一遍:

麻黄9克,桂枝10克,干姜9克,五味子9克,细辛6克,半夏14克,白芍9克,炙甘草10克。

这里头,麻黄、桂枝负责解表散外寒。同时,麻黄也能平喘,桂枝性味温通,可以辅助化解水饮。细辛和半夏,则主要负责温化肺内的水饮。同时,二者也能辅助麻黄和桂枝散寒解表。

由于以上四味药性味偏温散,所以用五味子和白芍收敛一下,以免耗伤肺气。同时,这两味药,也都有一定止咳的作用。

半夏,则主要负责燥湿化痰。

这就是基本的用方思路。我说的,是最简单、最粗浅的方义解读。你要是感兴趣,就多读一些中医方剂学的书籍,认真体会其中的含义。这里有很多精彩的东西,我受篇幅所限,没办法细说。

总而言之,经过这么一番调理,患者外头的风寒散了,里头的水饮没了,他一身的毛病,自然也就化解了。

由此可见,这小青龙汤,的确如一条水族神兽,在我们体内施展神通,直至将漫天的寒湿乌云和阴冷水气驱散一空,露出了阳光万丈。这光景,的确让人神往。

这个小青龙汤,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历代医家的重视。现代中医临床,常用它治疗肺病,比如老慢支、哮喘、肺炎、肺气肿等等。按照教科书的说法来看,其使用的辨证要点,为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等。

但是按照经方大师刘渡舟的临床经验看,很多事儿不见得那么面面俱到。气色(面黧黑,眼圈黑)、咳喘、大量白痰、舌苔水滑、脉象弦或浮弦或浮紧,四肢肿或呕恶或小便不利等,这些主要症候只要具备两个主证,就可以用。这是经验之谈,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总之,这就是小青龙汤。它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一份礼物。它所包含的医学思想,以及其折射出的中医对疾病的认识,都是值得我们深深玩味的。如果说古中医是一座百花园,小青龙汤无疑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我们有必要经常对它观察、体认,逐渐将其牢记在心,融入血脉。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