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风热药——薄荷

性味归经
辛,凉。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后下),0.8~2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备注(1)用于风热表症、身不出汗、头痛目赤等症,常与荆芥、桑叶、菊花、牛蒡子等配合应用;如果风寒感冒、身不出汗,也可配合紫苏、羌活等同用。薄荷清利咽喉作用显着,主要用于风热咽痛,兼有疏散风热作用,常配合牛蒡子、马勃、甘草等应用。也可研末吹喉,治咽喉红肿热痛病症。薄荷有透发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可配合荆芥、牛蒡子、蝉衣等同用。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性状
本品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炮制
除去老茎和杂质,略喷清水,稍润,切短段,及时低温干燥。
饮片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方柱形,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具纵棱线,棱角处具茸毛。切面白色,中空。叶多破碎,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复方
①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薄荷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白沙糖和之亦可。(《简便单方》)
②治眼弦赤烂:薄荷,以生姜汁浸一宿,晒干为末,每用一钱,沸汤泡洗。(《明目经验方》)
③治瘰疬结成颗块,疼痛,穿溃,脓水不绝,不计远近:薄荷一束如碗大(阴干),皂荚十挺(长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涂醋,炙令焦黄)。捣碎,以酒一斛,浸经三宿,取出曝干,更浸三宿,如此取酒尽为度,焙干,捣罗为散,以烧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黄芪汤下二十丸,小儿减半服之。(《圣惠方》薄荷丸)
④治风气瘙痒:大薄荷、蝉蜕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永类钤方》)
⑤治血痢:薄荷叶煎汤单服。(《普济方》)
⑥治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干者水煮,绵裹塞鼻。(《本事方》)
⑦治蜂虿螫伤:薄荷按贴之。(孟诜《必效方》)
⑧治火寄生疮如灸,火毒气入内,两股生疮,汁水淋漓者:薄荷煎汁频涂。(《医说》)
⑨治耳痛:鲜薄荷绞汁滴入。(《闽东本草》)
文献摘录
1.《中药学》
【临床应用】①用于感冒风热、温病初起有表症者。
薄荷为疏散风热要药,有发汗作用,主要用于风热表症、身不出汗、头痛目赤等症,常与荆芥、桑叶、菊花、牛蒡子等配合应用;如果风寒感冒、身不出汗,也可配合紫苏、羌活等同用。
②用于咽喉红肿疼痛
薄荷清利咽喉作用显着,主要用于风热咽痛,兼有疏散风热作用,常配合牛蒡子、马勃、甘草等应用。也可研末吹喉,治咽喉红肿热痛病症。
③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薄荷有透发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可配合荆芥、牛蒡子、蝉衣等同用。
2.《证类本草》
味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煮汁服,亦堪生食。人家种之,饮汁发汗,大解劳乏。
经验方∶治水入耳。以汁点,立效。食医心镜∶煎豉汤,暖酒和饮、煎茶、生食衍义曰∶薄荷,世谓之南薄荷,为有一种龙脑薄荷,故言南以别之。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猫食之即醉,物相感尔。治骨蒸热劳,用其汁与众药熬为膏。
3.《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味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汁发汗大解劳乏。《药性论》云∶使。能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新病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陈士良云∶能引诸药入营卫,疗阴阳毒,伤寒头痛,又主风气壅攻胸膈。日华子云∶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
4.《玉揪药解》
味辛,气凉,入手太阴肺经。发表退热,善泻皮毛,治伤风头痛,瘰疬疥癣,瘾疹瘙痒。滴鼻止衄,涂敷消疮。
5.《药鉴》
气温,味辛,气味俱轻,升也,阳也。惟其性辛凉而轻浮,故能散在上之风热,除气逆之胀满,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经之领头。与地骨皮同用,能退骨蒸之热。
6.《新修本草》
味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煮汁服,亦堪生食。人家种之,饮汁发汗,大解劳乏。
茎方,叶似荏而尖长,根经冬不死,又有蔓生者,功用相似。
7.《得配本草》
辛、微苦,微凉。入手太阴、足厥阴经气分。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口齿耳鼻诸病。
治心腹恶气,胀满霍乱,小儿惊热,风痰血痢,瘰 疮疥,风瘙瘾疹。亦治蜂虿蛇蝎猫伤。(薄荷,猫之酒也。)配生地、春茶,治脑热鼻渊。配花粉,治热痰。配蝉蜕、僵蚕,治风瘙瘾疹。配生姜汁,治眼弦赤烂。配白蜜、白糖,化痰利咽膈。入逍遥散,疏肝郁。捣取自然汁,滴 耳。捣取自然汁,和姜汁、白蜜,擦舌胎语涩。揉叶塞鼻,止衄血。(取汁滴鼻中即止。)
产苏州者名龙脑薄荷,方茎中虚,似苏叶而微长,齿密面皱,其气芳香,消散风热,其力尤胜。兼能理血。
新病瘥人,服之令虚汗不止。瘦弱人,久服动消渴病。肺虚咳嗽,客寒无热,阴虚发热,痘后吐泻者,皆禁用。
8.《本经逢原》
辛平,无毒。苏产者良。去梗用。
发明 薄荷辛凉,上升入肝肺二经。辛能发散,专于消风散热。凉能清利,故治咳嗽失音、头痛头风,眼目口齿诸病。利咽喉,去舌苔,小儿惊热,及瘰 疮疥为要药。其性浮而上升,为药中春升之令,能开郁散气,故逍遥散用之。然所用不过二三分,以其辛香伐气;
多服久服令人虚冷,瘦弱人多服动消渴病,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
9.《本草衍义》
世谓之南薄荷,为有一种龙脑薄荷,故言南以别之。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猫食之即醉,物相感尔。治骨蒸热劳,用其汁与众药熬为膏。
10.《本草新编》
薄荷,味辛、苦,气温,浮而升,阳也。无毒。入肺与包络二经,又能入肝、胆。下气冷胀满,解风邪郁结,善引药入营卫,又能退热,但散邪而耗气,与柴胡同有解纷之妙。然世人只知用柴胡,不知薄荷者,以其入糕饼之中,轻其非药中所需也。不知古人用入糕饼中,正取其益肝而平胃,况薄荷功用又实奇乎。惟前人称其退骨蒸之热,解劳乏之困,乃未免虚张其辞。余尝遇人感伤外邪,又带气郁者,不肯服药,劝服薄橘茶立效。方用薄荷一钱、茶一钱、橘皮一钱,滚茶冲一大碗服。存之,以见薄荷之奇验也。
或问薄荷实觉寻常,子誉之如此,未必其功之果效也?曰∶余通薄荷之实耳。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更神也。
或问薄荷解风邪郁结,古人之有用之否?昔仲景张夫子尝用之,以解热入血室之病,又用之以治胸腹胀满之症,子未知之耳。夫薄荷入肝、胆之经,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较柴胡更为轻清。木得风乃条达,薄荷散风,性属风,乃春日之和风也。和风,为木之所喜,故得其气,肝中之热不知其何以消,胆中之气不知其何以化。世人轻薄荷,不识其功用,为可慨也。
11.《本草求真》
薄荷(专入肝。兼入肺)。气味辛凉。功专入肝与肺。故书皆载辛能发散。而于头痛头风发热恶寒则宜。辛能通气。而于心腹恶气痰结则治。凉能清热。而于咽喉口齿眼耳瘾疹疮疥惊热骨蒸衄血则妙。是以古方逍遥。用此以为开郁散气之具。小儿惊痫。用此以为宣风向导之能。肠风血痢。用此以为疏气清利之法。(辛能散。凉能清。)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过二三分而止。恐其有泄真元耳。(气虚食之。令人虚汗不止。阴虚火甚食之。令人动消渴病。)苏产气芳者良。猫伤用汁涂之。最妙。(陆农师曰。薄荷。猫之酒也。犬。虎之酒也。桑椹。鸠之酒也。茵草。鱼之酒也。)
12.《本草蒙筌》
味辛、苦,气温。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无毒。又名鸡苏,各处俱种。姑苏龙脑者第一,(龙脑地名,在苏州府,儒学前此处种者,气甚香窜,因而得名,古方有龙脑鸡苏丸,即此是也。)五月端午日采干。与薤作 相宜,和蜜炒饯益妙。入手厥阴包络,及手太阴肺经。下气令胀满消弥,发汗俾关节通利。清六阳会首,驱诸热生风。退骨蒸解劳乏,善引药入荣卫。乃因性喜上升,小儿风涎尤为要药。新病瘥者忌服,恐致虚汗亡阳。猫误食之,即时昏醉,盖亦物相感尔。
13.《本草经解》
气温.味辛.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煮汁服.亦堪生食.薄荷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是也.贼风伤寒者中风也.风伤于卫.所以宜辛温之味以发汗也.恶气心腹胀满.盖胀之恶气必从肝而来.薄荷入肝.温能行.辛能散.则恶气消而胀满平也.太阴不治.则挥霍扰乱.薄荷辛润肺.肺气调而霍乱愈矣.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不散精.则食不消.薄荷入肝辛散.宿食自消也.肺主气.薄荷味辛润肺.肺润则行下降之令.所以又能下气也.以气味芳香.故堪生食也.
【制方】
薄荷同漆叶、苦参、何首乌、麻仁、荆芥、生地、蒺藜、苍术、菖蒲.治大麻风.专为末.蜜丸.治风热上壅.
14.《本草害利》
〔害〕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凡病新瘥勿服,以表气虚也,令人虚汗不止。
,咳嗽由肺虚寒客而无热症者勿服。阴虚人发热勿服,恐出汗则易竭其津液也。及血虚头疼,小儿身热,由于伤食疳积者禁用。每见小儿多食薄荷糕者,汗多体弱,瘦弱人久食之动消渴病。
〔利〕辛温(一作凉),入肺肝,芳香开气,发汗解表,能下气,故消食,治猫咬与蛇伤,伤寒舌苔,和蜜擦之。
〔修治〕处处有之,苏产为胜,夏秋采茎叶曝干。
15.《本草从新》
轻、宣散风热.
辛能散.凉能清.(本经温、盖体温而用凉也.)升浮能发汗.搜肝气而抑肺盛.疏逆和中.
宣滞解郁.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治头痛头风.中风失音.痰嗽口气.语涩舌胎.(含漱、或和蜜擦之.)眼耳咽喉口齿诸病.(辛香通窍、而散风热.)皮肤瘾疹疮疥.惊热(小儿治惊药蒸.
消宿食.止血痢.(血痢病在凝滞、辛能散、凉能清.)通关节.
定霍乱.猫咬蛇伤.(薄荷、猫之酒也、犬、虎之酒也、蜈蚣、鸡之酒也、桑葚、鸠之酒也、莽草、鱼之酒也、食之皆醉、被猫伤者、薄荷汁涂之.)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
虚者远之.(每见小儿多食薄荷糕者、汗多体弱.)苏州所莳者.茎小而气芳.最佳.江西者稍粗.次之.四川者更粗.又次之.野生者.茎叶气味都相似.入药以苏产者为胜.(张杲医说方、灸火毒瓦斯入内、两股生疮、汁水淋漓者、用薄荷煎汁、频涂立愈.)
16.《本草便读》
轻清入肺.味辛温而气禀芳香.解散上焦.清头目而善宣风热.(薄荷辛温香窜.体温而用凉.入肺经轻浮上升.故能解散上焦风热.为解表之药.利咽喉.辟口气.虽因其用凉而能治热证.然毕竟辛散之品.阴虚有火者仍宜远之.薄荷之性味功用.与冰片相似.体温而用凉.其所谓清者.乃轻清之清.非清冷之清也.)
17.《本草备要》
轻,宣,散风热
辛能散,凉能清(本经温,盖体温而用凉也),升浮能发汗。搜肝气而抑肺盛,消散风热,清利头目。
治头痛头风,中风失音,痰嗽口气,语涩舌胎(含漱),眼耳咽喉,口齿诸病(辛香通窍,而散风热),皮肤瘾疹,瘰 疮疥,惊热(凡小儿治惊药,俱宜薄荷汤调),骨蒸。破血止痢(能治血痢。血痢病在凝滞,辛能散,凉能清)。虚人不宜多服(能发汗疏表,夏月多服,泄人元气)。
苏产气芳者良(薄荷,猫之酒也;犬,虎之酒也;蜈蚣,鸡之酒也;桑椹,鸠之酒也;莽草,鱼之酒也,食之皆醉。被猫伤者,薄荷汁涂之)。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图片难免误配
附:薄荷属植物检索表
(0)

相关推荐

  • 前胡药论

    <名医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 <本草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本草汇言&g ...

  • 中药古今研究:干姜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 2.<本草备要>:"生用辛温,逐寒邪而发 ...

  • 《本草求真》:薄荷,气味辛凉,功专入肝与肺

    我们大家都知道薄荷吃起来是清凉的感觉,味道重的甚至还有"上脑"的感觉,这就大概知道薄荷是凉性的药材. 现在很多商家也用这一味药材做出了很多"薄荷糖"之类的商品, ...

  • 《本草精荟》:清肺利咽:牛蒡子的功效与应用

    牛蒡子又叫大力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种子.主产于河北.浙江等地.秋季采收后晒干.常生用或炒后捣碎用. 一.牛蒡子的功效: 牛蒡子味辛.苦,寒.归肺.胃经.功效能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其特点外 ...

  • 发散风热药——牛蒡子

    性味归经 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外用: ...

  • 发散风热药——蝉蜕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来源 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 p ...

  • 发散风热药——桑叶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性能特点 备注(1)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常与菊花 ...

  • 发散风热药——蔓荆子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对于头 ...

  • 发散风热药——柴胡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主治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1)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 ...

  • 发散风热药——木贼

    性味归经 甘.苦,平.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 来源 本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 ...

  • 发散风热药——谷精草

    性味归经 辛.甘,平.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来源 本品为谷精草科 ...

  • 发散风热的中药——升麻  发散风热药“升...

    发散风热的中药--升麻 发散风热药"升麻"为毛茛科升麻属植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别名龙眼根.窟窿牙根等.其味辛.微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 ...

  • 发散风热药的简单归纳

    [薄 荷] <新修本草> 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以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生用. [药性]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