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中国的“拐点”何时出现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组织公布最新数据,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病(CVD),目前位居死亡原因的前列。但是,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经历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从升高到降低的“拐点”,对我国心血管健康促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显示,2019年导致约460万人死亡,死因占比43%,超过排名第二的恶性肿瘤和第三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和,而且仍处于急剧上升阶段。

而且,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井喷式上升,心血管病患者超过 2.9 亿例。同时,冠心病、脑卒中等重大心血管病也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1980年至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和住院费用持续上升。2015 年我国重大心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高达1887.72 万,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住院总费用为 153.40 亿元,脑梗死的直接住院总费用高达 524.26 亿元。因此,加强心血管病防控刻不容缓。

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是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增长的重要社会决定因素。同时,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患病率上升,超重和肥胖增多,不合理膳食、吸烟、缺乏身体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持续流行,致使我国心血管病预防和管理形势更加严峻。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全民健康”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要加强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健康管理,开展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分层是重要基础。

借鉴国际经验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飞速增长,1/3的男性在60岁之前患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是癌症的两倍。然而,当时冠心病和卒中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无有效延长患者寿命的治疗方法。

为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1948年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启动了著名的弗雷明汉心脏研究,这是第一项大规模多代人群心血管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探索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为心血管疾病防控和干预提供依据。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发现了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缺乏运动和糖尿病,这为心血管疾病防控策略和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根据弗雷明汉心脏研究等的研究结果,美国很快就制定了公共政策和公共卫生实践方案,包括对烟草的控制、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以及控制血压等等,美国冠心病死亡率自1968年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

而且,心血管疾病是复杂疾病,表现在多致病因素、多发病机制和个体差异,需要多学科交叉协作攻关。

近三十年,美国生物医学领域高速发展,也为美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过半,做出巨大贡献,这说明只有通过基础医学、转化医学、医学技术创新、公共政策和公共卫生实践整合的系统力量,才能全方位控制心血管疾病。

西欧各国也开展了相应的流行病学研究,制定了相关的公共卫生政策以及预防医学学科的建设,通过近30年加强危险因素控制,冠心病死亡率也下降了20%~40%。因此,认知、识别和控制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防治至关重要。

早期心血管疾病机制研究,是针对家族聚集性血脂异常和早发型心脏病患者的人群研究。Brown和Goldstein教授从分子遗传学角度研究,发现了调控血液和胞内胆固醇代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并阐明了高胆固醇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机制。

Endo教授通过微生物活性物质筛选,证实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可作为降血脂的药物靶点,为制药公司筛查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为临床最常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奠定了基础。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进一步促使多种降胆固醇药物的研发。最终通过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证明,通过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降低LDL-C水平,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还有,抗栓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超声诊断工具等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重大成果,都是通过多学科融合协作攻关的结果。

中国心血管疾病特点

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征,还是与欧美人群有不同。目前,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心血管病防治策略和相关机制研究,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我国心血管疾病以“死亡率第一”和“疾病负担第一”的特点,对我国人民生命健康以及家庭幸福,都构成了重大威胁,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事业,任重道远,面临巨大挑战。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近30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几乎翻倍,以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增长为主。在我国,吸烟、高盐饮食、大气污染、收缩压升高等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代谢和行为相关危险因素暴露水平逐年增长,说明倡导生活方式医学,在中国刻不容缓。

中国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与西方国家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不同,我国高脂血症以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尽管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也是心血管疾病的潜在的危险因子,但其相关研究证据远不及高胆固醇血症。

针对我国心血管健康需求,从群体层面识别危险因子和预警指标,揭示国人特有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探索疾病病因和致病因素,从临床获取疾病特征,通过应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基础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来研究其致病环节和分子机制,最后回到临床和人群进行验证,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学科融合有利于促进心血管疾病“防控-诊断-治疗-康复”全面发展。

全方位防治心血管疾病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和医学研究理念不断创新,多学科融合为心血管健康促进,提供了跨学科技术手段和创新理论模式。整合心脏病学,将成为未来心血管医学的发展方向。

多组学、系统生物学及系统医学、生物制药及高科技医疗器械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应用程序组成监测系统和大数据科学等的应用,将会大力促进了心血管疾病向“防控-诊断-治疗-康复”全方位发展。

心血管疾病单纯依靠临床医学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整合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实践,从疾病诊治转向综合性预防干预,是实现心血管健康促进的最重要路径。

根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主要指标,中国要力争在202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2025年较2015年降低15%。

我们应该非常清醒的看到,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仍在上升,“拐点”尚未到来。多学科融合产生的跨学科技术手段和创新理论模式。将促进整合心血管健康发展,助力中国心血管疾病“拐点”早日到来。

从认知到实践,先从知晓冠心病开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输送营养物质的血管。它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在发出约1cm后又分成前降支和回旋支。这几个血管又分别发出很多分支包裹整个心脏,给心脏供血输送营养物质。

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储备能力,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当这三个血管中的一个或多个出现粥样斑块,引起血管狭窄时,心脏供血受阻,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就会引起病人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冠心病。由此可见冠心病其实是供应心脏的血管的疾病。

冠状动脉狭窄在50%以下,我们叫冠状动脉硬化,超过50%就诊断为冠心病,一般单支血管狭窄在75%以内是没有临床症状的,这一部分病人,叫隐匿型冠心病,因为没有临床症状,这一部分人通常不去就诊看病,那么这部分人是怎么检查出来的呢?

这要归功于CT检查技术的发展,多半是行冠脉CT检查发现的,这个检查叫CTA,全称心脏冠状动脉计算机三维成像(CTA)。

CTA将来可以替代冠状动脉造影来诊断冠心病。血管狭窄超过80% 一般就会有症状了。临床症状就是发生胸痛,且与活动量有很大的关系,临床上称这部分为心绞痛型冠心病,90%以上的就诊病人是这一种类型.

当然,冠状血管病变不只是单一血管病变,有时是多支病变,也就是前降支血管、回旋支、右冠同时发生狭窄,或者是双支血管病变,这种情况临床较常见,常以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这部分病人也是非常危险的。

冠心病防治的三部曲
第一步:知晓与认知

知晓你的心脏及血管是否健康,包括体检中常见的颈动脉斑块,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尤其是冠心病。因为像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是一个危险且隐形的杀手,所以如果能提前知晓危险程度,就可以很好地预防,因此这个危险也就大大降低了。

怎么知晓自己的心血管风险呢?很简单,到体检中心或医院,做个心血管疾病相关检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家族病史,制定个性化健康体检方案,然后由健康管理专家或预防心脏病专家,帮你分析体检报告,做心血管风险评估与危险分层,知晓自己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哪些因素可以导致冠心病?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等)。

另外还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

此外,与微生物感染也有关系,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

第二步:预防与干预

假如经过预防心脏病专家检查及评估后,发现现在你没有心血管问题,同时10年风险也属于低风险人群,那么就应该提前有预防的理念,主动控制住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例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变A型性格等心理、压力、社会关系等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样就可以从源头预防心血管疾病,不得冠心病。

如果被诊断有心血管疾病,例如颈动脉斑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问题,那就要通过更严格的生活方式医学治疗去稳定、控制心血管慢病的进展,甚至逆转心血管慢病。必要的时候,要遵从医嘱,服用一定的药物。

如果被诊断为冠心病,就更应该了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知晓冠心病发作的特点,例如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直接有关。

同时,还要了解与预防冠心病的突发恶性事件。熟悉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冠心病一般是运动时候发病,就是活动或劳累有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有时伴有大汗,或者表现为放射性症状(如活动时牙疼,或者颈部紧缩感,或者是左上肢的不舒服),这有可能是心绞痛发作,这时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马上停下来,保持安静休息,一般症状可以缓解。身上带有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等)时也可以用药缓解症状。如果症状不缓解,超过20分钟以上,一般都要考虑是急性心肌梗死,这时一定要绝对休息,就地拔打120,绝对不能再超负荷的运动,否则是很危险的。

第三步:巩固与循环

定期主动的随访,主动定期复查,周而复始,不断通过生活方式医学治疗,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控制或逆转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症等前期慢病,那么心血管就可以持久维持住一个健康状态。

作者介绍

岳红文(中国/美国):临床医学博士、教授。1997年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0 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师从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Peter Agre 和William Guggino,从事基因治疗及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2004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心内科临床药理中心教授及学术带头人。2019年担任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及功效营养分会秘书长。2020年任海南博鳌医疗先行区一龄心血管代谢防治中心院长。

(0)

相关推荐

  • 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

    杨庆玺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三级甲等 山东省泰山疗养院 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 2018-08-19 1,平时的心脏病主要是指冠心病,心脏病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包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以 ...

  • 人是怎么得心血管病的?35年研究揭示“崩盘”全过程

    对于心血管来说,年龄似乎是它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年龄增大,心血管也跟着越来越脆弱,发生卒中.心衰.心脏病的风险日益增高. 事实上,心血管"崩盘"并非一夜之间.一项35年新研究显示,它 ...

  • 我的心脏要不要放支架?(二)——什么情况需要心脏支架治疗?

    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冠心病实际上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或阻塞. 当血管内血栓形成会造成 ...

  • 气滞血瘀所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取穴法

    气滞血瘀所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临床表现为胸前刺痛,痛牵引到肩臂.舌质紫暗,脉滞涩,或胸闷气短,或心悸不宁 主穴: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血海,神门 配穴:有胸闷气短的加期门,日月,中脘,鸠尾 ...

  • 干细胞治疗心脏病最新研究进展

    本文首发自博雅干细胞,作者墨忆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心脏疾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可导致心悸.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溶栓等药物治疗 ...

  • 文献综述|静脉血栓防治相关出血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林小娟,张进华. 静脉血栓防治相关出血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39(10):1111-1113. 静脉血栓防治相关出血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林小娟1,2, ...

  • 何立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运用频数分析法分析何立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术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7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对何立人教授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用药规律进 ...

  • 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元胡丹三七散.pdf

    <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元胡丹三七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元胡丹三七散.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 ...

  • 黄芩对肝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白庆云陶思敏田锦鸿曹春蓉 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 摘要:黄芩是常用的清热类中药,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氧化.抗炎.保肝和 ...

  • 全国肿瘤防治周 | 肺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2021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我们总结了往期邀请的全国医生专家为大家带来线上的答疑直播,给癌症患者及癌症相关人群提供更加详细.全面的知识科普,更专业地解答癌症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等多 ...

  •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病理生理及治疗研究进展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病理生理及 治疗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coronary ar ...

  • 巧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心绞痛(...

    a心绞痛(胸痹) 灸生补血,参附右左枳逆当瓜痰 (只生不学,神父又作指你当瓜谈!) 注: 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补阳还五汤加减--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