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巷:千年古镇的本色与风骨
这是千年古镇晋江安海一条悠长的古巷,它的名字叫“通天巷”。它北起馆口巷(现已并入成功西路),南达石狮巷,自北而南贯穿大半个老镇区而至安平桥畔。这条长巷两侧有龚厝埕、泉州伯巷、尿盆巷、吕厝崎、露阳巷等支巷,这些支巷与其他小巷互通。走进这些交错繁复的小巷,如入迷阵,每当“巷头壁尾”疑无路,又总会柳暗花明入新巷。
通天巷是安海三十六条古巷之一,昔日凹凸不平的不规则块石路面,早已换上了平坦的水泥路面,巷子两边不少古厝已翻建成新楼,铝合金门窗和瓷砖外墙挡不住老房子屋顶墙角冒出来的那一抹抹红。出砖入石、塌寿大门以及燕尾屋脊等闽南建筑元素总是出现在眼前,显露出古巷千年的本色风骨,也诉说着古巷悠远的历史故事。巷中的古厝庭院深深,千百年来走出了许多能人贤才,其中不乏文士名儒、侨商巨贾以及慈善大家。漫步长巷,总会感受到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位于通天巷中段的复兴社区居委会,四百多年前曾经是明朝书香世家“璐霞王”的书房。“璐霞王”的王寰是当年一位成功的安平商人,他重视教育,聘塾师课读后辈。他的子孙后代在这里口诵“天地玄黄”“赵钱孙李”,日读“四书”“五经”和《古文观止》,启蒙开智,研习经书。王寰的三位孙子王慎中、王惟中、王徽中和二位曾孙王同休、王同赞皆高中进士。其后,王氏五进士得到官府的表彰,明嘉靖年间,晋江县府在安海立了“进士坊”牌坊,旌表王氏五进士以及其他六位安海进士。在王氏一门五进士中,名气最大者为王慎中。他聪明早慧,18岁考中进士后即进京入朝为户部主事。他的著作《遵岩集》代表明朝文学的最高成就,他是“嘉靖八才子”之首,开创了有明一代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唐宋派”。
“文有王慎中,武有郑成功”,这是安海人的口头禅。如同郑成功一样,王慎中也是闪烁在安海历史天空的耀眼之星。这位才子,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为人正派。他不屑于官场上的逢迎攀附,从18岁踏入仕途到33岁被罢官,他在宦海沉浮仅15年。其后,他寄情山水,游遍名山大川。晚年,他回安海居家著述并设塾授徒,最终在安海家中病逝,终年51岁。目前,地方史学者对王家故居原址的位置持有异议,有人认为其位置是在距复兴社区居委会百步之遥的培基小学附近。然而,不管王家故居原址的确切位置在何处,通天巷一定飘过王慎中儒雅的身影,也一定频频传响过王家考取功名的捷报。
倪家“新施”大厝位于通天巷南端,古色古香的双塌寿大门昭示着家族曾经的辉煌。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生员倪人俊赶赴省城参加科举考试,沿路目睹一个个被遗弃的女婴,遂生恻隐之心。读书而求取功名是人之常情,但倪人俊的慈善心却比功名心来得更强烈。于是,他半路改弦易辙,掉头转身,返回故乡,把赴考路上所带盘缠全部拿出来,设立安海育婴堂。育婴堂收留的弃婴日益增多,倪人俊只得变卖家产,以维持开支。后来,他多次历险到南洋向华侨募捐经费,在安海购置房产,以租养堂。170多年来,育婴堂虽屡经改名,由私立变为公办,但收养残儿弃婴的慈善性质始终不变。而倪氏一族几代人也不改初心,由倪人俊到他的儿子倪孙廉、倪麒麟,再到孙辈倪一农、倪济川、倪端仪,乃至其第四代、第五代后人,无私赞助育婴堂,接力家乡慈善事业。
巷中的龚丕清家族也是值得世人尊敬的书香慈善世家。龚丕清是晚清秀才,字有超,又名修敬,他为安海公益事业做了三件事:一是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创办安海明善堂,为鳏寡孤独“施茶汤,给棺木”“延医诊病”;二是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自家住宅为堂址创建明诚堂,旨在“宣讲善书以劝世,广行善事以济贫”;三是于清光绪三十三(1907年)与乡贤们创办养正学堂(今养正小学)并任第一任堂长,为安海现代教育奠定了基础。龚丕清去世后,其宗侄、泉州西街旧馆驿进士龚显鹤为其撰写《有超伯墓志铭》,文中赞其“功德开我泉郡未有之善举”。龚丕清以自己的嘉德懿行打造了本地的慈善样本,在他的影响下,当时安海地方上出现了“长庆社”“福寿社”“有怀堂”“仁德堂”等慈善组织,慈善的雨露润泽了更多的弱势群体。
(△《有超伯墓志铭》 汪建育提供)
龚丕清的子孙后人有着急公好义的家族传承,当祖国家乡需要有人助一把力的关键时刻,他们经常伸出强有力的双手。1928年,养正中学初创之时,暂寄寓于养正小学,旅居越南的龚丕清四子龚作粱慷慨解囊,捐建教室“修敬堂”,以解缺校舍之急;1948年养中在寨埔新办高中,龚丕清的孙子龚纯礼又参与捐建教室“港友堂”,助力学校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华民族危急的时刻,龚纯礼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沿海口岸被日寇占领,国际援华物资无法进入国内,国内抗战物资奇缺。国难当头,旅居越南的龚纯礼利用自己越南中华总商会主席的身份,斡旋于法国驻河内大使馆,终于开通了中越第二国际通道。随后,囤积于越南海防市的大量援华物资经过此通道源源不断地输进国内,为祖国抗战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支持。
在通天巷顶的许诗文红砖故居前,我伫立良久。我是西隅小学校友,我对许氏一族助力母校的善行致以敬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许诗文邀集安海屠宰同业公会及诸乡贤创办了“安海商立西隅学堂”,此为西隅小学的前身。其后,他的儿子也投身西隅教育事业,1927年起,他的次子许书亮任西隅小学校长达15年之久, 期间从未领取过学校的薪金。为扩大安海青年女子接受中学教育的机会,1931年许书亮创办西隅女子中学。西隅小学校友、政协福建省委员会原副主席许集美在许书亮著作《我的回忆》的序言中写道:“在民风闭塞、重男轻女的年代,先生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为妇女办了好事。” 1992年,旅居香港40多年的许书亮,再续“西隅缘”,捐献港币25万元支持西隅小学办学。
△1993年许书亮及其夫人于香港寓所
许诗文的三子许书楮也继承父志,担任过西隅小学校董会董事长。如今,海内外的许氏第三代以及第四代后人继承“敬教勤学”的好家风,继续关心、支持西隅小学,他们出钱出力,商筹学校教学楼的建设,发送教师慰问金。2018年,西隅小学110年校庆之时,许诗文的孙子许显普又携家人合捐人民币20万元。许氏一族四代人薪火相传,跨越110多年,奉献西隅小学,其家族的“西隅不了情”将绵延不绝,也将流芳百世!
悠悠通天巷,古今多少事。巷子出砖入石的墙壁定格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穿行于旧厝新楼间,总觉得这些故事是那么遥远,又似乎是触手可及。巷子地灵人杰,历史上走出无数的风流人物。现当代,通天巷“巷民”也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教育界、文艺界、政商界等社会各个层面,都有来自通天巷的人才,如东南亚影业巨子苏秋生,中共地下党烈士林拱震,中国驻外大使馆参赞林筱安,曹禺戏剧奖获得者伍经纬,纽约华尔街金融人才陈肖杰,南音高手龚嘉英(龚丕清后人),他们只是我视线所及的一小部分通天巷“巷民”,相信还有更多的各路高手达人等待我们去发现。
数百年来,通天巷的“巷民”在这里居住生息,他们勤读圣贤书,常怀家国情,及时行善,施仁布泽。长年累月的积淀,使通天巷形成了诗书传家和慈善相承的习俗风尚,它是这条古巷的文化和传统,也是安海这座千年古镇的本色与风骨。
(文章刊登于《晋江乡讯》第524期、晋江乡讯公众号、安海侨联华侨之家公众号、人文晋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