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杂篇·说剑》全文与翻译

说剑

【题解】

《说剑》以义名篇,内容就是写庄子说剑。赵文王喜欢剑,整天与剑士为伍而不料理朝政,庄子前往游说。庄子说剑有三种,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庶民之剑,而希望他能成为天子之剑。

如果说《让王》、《盗跖》已不类庄子之文,那么《说剑》就更非庄子之文了。篇文中确有“庄子”其名,但《说剑》里的庄子已不是倡导无为无已、逍遥顺应、齐物齐论中的庄子,完全是一个说客,即战国时代的策士形象,而内容也完全离开了《庄子》的主旨。因此,本篇历来认为是一伪作,也不是庄子学派的作品,应该看作是假托庄子之名的策士之文。

【原文】

昔赵文王喜剑(1),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下(2),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3)。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4),募左右曰(5):“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6),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7)。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8)。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9),下不当太子(10),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髻垂冠(11),曼胡之缨(12),短后之衣(13),瞋目而语难(14),王乃说之(15)。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16)。”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17),王脱白刃待之(18)。

【译文】

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十分担忧,征求左右近侍说:“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赠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

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厚礼赠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跟随使者一道,前往会见太子说:“太子有什么见教,赐给我千金的厚礼?”太子说:“听说先生通达贤明,谨此奉上千金用以犒赏从者。先生不愿接受,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庄子说:“听说太子想要用我,意欲断绝赵王对剑术的爱好。假如我对上游说赵王却违拗了赵王的心意,对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愿。那也就一定会遭受刑戮而死去,我还哪里用得着这些赠礼呢?假如我对上能说服赵王,对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愿,在赵国这片天地上我希望得到什么难道还得不到!”太子说:“是这样。父王的心目中,只有击剑的人。”庄子说:“好的,我也善于运用剑术。”太子说:“不过父王所见到的击剑人,全都头发蓬乱、髻毛突出、帽子低垂,帽缨粗实,衣服紧身,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大王竟喜欢见到这样打扮的人。如今先生一定是穿儒服去会见赵王,事情一定会弄糟。”庄子说:“请让我准备剑士的服装。”三天以后剑士的服装裁制完毕,于是面见太子。太子就跟庄子一道拜见赵王,赵王解下利剑等待着庄子。

【原文】

庄子入殿门不趋(1),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2)?”曰:“臣之剑,十步一人(3),千里不留行(4)。”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5),令设戏请夫子(6)。”王乃校剑士七日(7),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8),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9)。”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10),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11),齐岱为锷(12),晋魏为脊(13),周宋为镡(14),韩魏为夹(15);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16);制以五行(17),论以刑德(18);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19),举之无上,案之无下(20),运之无旁,上决浮云(21),下绝地纪(22)。此剑一用,匡诸侯(23),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24),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25),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26),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27)。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28),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29)。此诸侯之剑也。”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30)。”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31)。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32)。

【译文】

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王说:“你想用什么话来开导我,而且让太子先作引荐。”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特地用剑术来参见大王。”赵王说:“你的剑术怎样能遏阻剑手、战胜对方呢?”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阻留。”赵王听了大喜,说:“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

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希望有机会能试试我的剑法。”赵王说:“先生暂回馆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将安排好击剑比武的盛会再请先生出面比武。”赵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们比武较量,死伤六十多人,从中挑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拿着剑在殿堂下等候,这才召见庄子。赵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王说:“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的剑术长短都适应。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让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行比试。”

赵王说:“愿意听听你介绍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拿晋国和卫国做剑脊,拿周王畿和宋国做剑环,拿韩国和魏国做剑柄;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用渤海来缠绕,用恒山来做系带;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遵循阴阳的变化而进退,遵循春秋的时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来而运行。这种剑,向前直刺一无阻挡,高高举起无物在上,按剑向下所向披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拿贤良之士做剑脊,拿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拿豪杰之士做剑柄。这种剑,向前直刺也一无阻挡,高高举起也无物在上,按剑向下也所向披靡,挥动起来也旁若无物;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赵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头发蓬乱、髻毛突出、帽子低垂,帽缨粗实,衣服紧身,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这就是百姓之剑,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

赵文王于是牵着庄子来到殿上。厨师献上食物,赵王绕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三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0)

相关推荐

  • 说剑注

    (宋亡于齐在公元前286年.庄子亡故亦在公元前286年.此当不是巧合.按时间推算,庄子入谏说剑当在286年,其亡故之前.庄子心伤故国之亡,欲说赵攻齐,希望能再次存亡继绝罢.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三剑之中唯天 ...

  • 庄子的智慧:穷人之所以穷,表面上是得不到机会,实际是缺格局

    庄子的智慧:穷人之所以穷,表面上是得不到机会,实际是缺格局

  • 庄子·杂篇·寓言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 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 言十七,所以己言 ...

  • 庄子·杂篇·寓言(译注)

    寓 言 [题解] "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g ...

  • 庄子《杂篇·寓言》全文与翻译

    寓 言 [题解] "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g ...

  • 庄子《杂篇·徐无鬼》全文与翻译

    徐无鬼 [题解]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本篇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由十余个各不相关的故事组成,并夹带少量的议论.全篇内容很杂,中心不明朗,故事之间也 ...

  • 庄子《杂篇·则阳》全文与翻译

    则 阳 [题解] "则阳"是篇首的人名.本篇内容仍很庞杂,全篇大体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了头十个小故事,用人物的对话来说明恬淡.清虚.顺任的旨趣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对滞留人事. ...

  • 庄子《杂篇·外物》全文与翻译

    外 物 [题解] "外物"是篇首的两个字,用来作为篇名.全文内容依旧很杂,但多数文字在于讨论养生处世,倡导顺应,反对矫饰,反对有所操持,从而做到虚己而忘言. 全文大体分为九个部分. ...

  • 庄子《杂篇·让王》全文与翻译

    让 王 [题解]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篇文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 ...

  • 庄子《杂篇·盗跖》全文与翻译

    盗 跖 [题解] "盗跖"为一人名,指称一个名叫跖的大盗,本篇以人物之名为篇名.<盗跖>内容的中心是抨击儒家,指斥儒家观点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主张返归原始,顺其自然. 本 ...

  • 庄子《杂篇·渔父》全文与翻译

    渔 父 [题解] "渔父"为一捕鱼的老人,这里用作篇名.篇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