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道原经原文及译文

道原经·全文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腐,在阳不焦。一度不变,能适规()侥(蛲)。鸟得而蜚(飞),鱼得而流(游),兽得而走。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刑(形)。一者其号也。虚其舍也,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则(测)也。显明弗能为名,广大弗能为刑(形),独立不偶,万物莫之能令。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云气规行侥(蛲)重动,戴根之徒,皆取生,道弗为益少;皆反焉,道弗为益多。坚强而不,,柔弱而不可化。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极之所不能过。故唯圣人能察无刑(形),能听无(声)。知虚之实,后能大虚。乃通天地之精,通而无间,周袭而不盈。服此道者,是胃(谓)能精。明者固能察极,知人之所不能知,人服人之所不能得。是胃(谓)察稽知□极。圣王用此,天下服。无好无亚(恶)。上用□□而民不麋(迷)惑。其分,而万民不争。授之以其名,而万物自定。不为治劝,不为乱解(懈)。广大弗务,及也。深微弗索,得也。□为一而不化。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得事之要,操正以政(正)畸(奇)。前知大古,后□精明。抱道执度,天下可一也。观之大古,周其所以。索之未无,得之所以。

  译文

  天地混沌之初,道还是太虚一气,分不清天地,只是迷迷茫茫一片,也看不清它是黑还是白,它神妙变化,充塞着整个宇宙,精光静静的流洒。它没有始因而生,存于万物之中也没有因由。它没有形状,平等普同不可描述。它是博大无比的,天不能覆盖它,地不能容载它。无论是最小的还是最大的事物,都产生于它。它满溢于四海之内外,在阴暗处不会霉烂,在烈火阳焰中也不会枯焦。

  道是不变的,但却在主导着万物的变化。虫、鸟、鱼、兽等等的生存,都是道在起作用呀!任何事情,也只有顺服于道的运化而运化,才有成功的可能。人们都凭借着“道”生活,却不知它的名号,人们都在遵循着“道”去做事,却又看不见它的形状。“一”是它的名号,这也不过是一个虚设。无是它的根,中和则是它作用的关键。

  道是高深而不可审察的,也无法测量。它既显明又广大,既说不出它的名,又看不见它的形。它是独立无二的,永不会被任何事物所改变。天地阴阳、春夏秋冬、星辰日月、上下一气,微虫飞舞,分别得之于道,道也不会因此增多。

  “道”坚强而不会溃败,柔弱却不会被转化。它的中心精神,一般人是无法领会的,它的终极目标,一般人也难以实现。只有圣人才能在无形之道中看出有形之道,在无声之道里听出有声之道,在虚静之道内觉出道之实在,然后,他能进入太虚,与天地之精气相通。他与道合二为一、它们相互融合,周流不止。这种人可以说明白了万物之本体。

  明哲之人能观察到宇宙的深远之处。他能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东西。这样的人,可以说对微妙的东西有很深的洞察力。圣人具有这种察微知末的能力,天下就会归顺他。没有什么好,也无所谓坏,这里只有“道心”。圣王能运用它,百姓就不会感到迷惑。圣王能达到虚极之境,百姓就会变得静穆。这样,上下之人都能与道同行。

  圣明之主应无贪欲,让百姓安身立命各得其所,那么人们就不会因分配不公发生争斗。他能给事物以恰当的名称,则万物就各安其位。一个人,不要因为管治很严就勤勉用力,也不要因为发生动乱就变得松懈。道,广大无边,人们既然触及了它,就不必再去追求;道,精深细微,人们既然已知其奥秘,就不必再梦想着收获。道是不变的,能够探知道的根本,就能以少知多,以正治畸。从而达到前可知远古之事,后可预测将来事理的精要。只要我们持守大“道”,秉执法度,那么就可以实现天下的大一统。我们观察远古探索道的原始,再看看我们的现在,又推之于将来,就会懂得“道”的本体是怎么回事了。 

(0)

相关推荐

  • 天地不合

    仁,单人旁代表太阳,少阳,二代表太阴和少阴,这个字就是四象,代表阴阳和合,天地不仁,就是天地不合,则天地掠夺万物以成其合,圣人不合,则圣人掠夺百姓以成其合,天地之间,就好比风吹笛响一样,同气相求,同声 ...

  • 《老子》【1】

    : 讲宇宙大道,也讲个人修行,文意无穷,高深玄妙,名副其实的"万经之王". 编辑推荐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它对中国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乃至中华文 ...

  •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第一部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可解释为用草扎成的狗 ...

  • 《黄帝四经·道原经·全文》原文阅读及翻译

    道原经·全文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 ...

  • 黄帝四经 道原经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 .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 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 ,又包其外. ...

  • 黄帝四经·道原经·全文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 ...

  • 《黄帝四经·道原经》诗解2圣人真情精明察极

    <黄帝四经·道原经>诗解2圣人真情精明察极 题文诗: 坚强不撌,柔弱非化.精微之物,所不能至, 稽极之物,所不能过.故唯圣人,能察无形, 能听无声.知虚之实,后能大虚,至虚而实, 至无而有 ...

  • 《黄帝四经·道原经》诗解1道一恒常非名非形

    <黄帝四经·道原经>诗解1道一恒常非名非形 题文诗: 至道至真,至真至情,至情至道,至情至德, 至德至恒,至恒至常,至常至一,至一至始, 至始至母,至母有情,情生万物,万物有情. 至道无形 ...

  • 《淮南子》道应训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淮南子>道应训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86.com/guoxue/)查看. 道应训 作者:刘安 ...

  • 经典文言文《杂说(四)》题解、原文、译文与注解

    杂说(四) [唐]韩愈 [题解]本文原题四则,这是第四则.所谓杂说,是一种文艺性较强的议论文,近似于现代的杂感.随笔.它不拘一格,形式灵活,偶感于心,发而为文,发抒一点不必是系统的看法,因此称为&qu ...

  • 尉缭子·原官原文附译文

    尉缭子·原官原文附译文 原官 作者:尉缭 官者,事之所主,为治之本也.制者,职分四民,治之分也.贵爵富禄必称,尊卑之体也.好善罚恶,正比法,会计民之具也.均(井地)[地分],节赋敛,取与之度也.程工人 ...

  • 《黄帝四经》道原篇.道原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