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戏回归自然后,看孩子们如何和一颗大树“斗智斗勇”,最终成为攀爬小勇士!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孩子创造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的,游戏犹如打开了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地把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扇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
攀爬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攀爬需要调动幼儿全身的各个部分协调运作,需要手脚眼及身体的综合配合,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的协调性,使他们身体更加灵活,反应更加敏捷!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尝试中逐步克服困难、积累经验、增进技能,培养了勇敢自信的品质!
我们幼儿园里有个被称为“欢乐挑战谷”的游戏场所,这里有草坪、双杠、几颗果树、高低石桩、小土坡等各类冒险游戏。很多孩子钟爱于这里的爬树游戏。他们抓住树枝,“嗖”地一下,便爬上了树,再“砰”地一下从树上跳下来。
在这场爬树游戏中,我看到了孙一杰小朋友想爬上园中的最大一棵杏树,他能否顺利爬上去呢?跟随孩子们的游戏,记录下了他们精彩的“攀爬”之旅。
(*注:案例选编自临沂市莒南县文疃镇中心幼儿园聂丽老师《攀爬小勇士》)
户外活动环节,孙一杰小朋友指着眼前这棵树向我问道:“丽丽老师,你猜我到底能不能爬上去呢?”我刚想回答,只见他嗖的一下就爬上去了。我在树下抬头看着他说:“你太厉害了,老师小时候也是爬树高手,那你怎么下来呢?”他说:“老师你真笨,我一下就跳下来了。”说完他就从树上跳下来了。
第二天的户外游戏时间,很多小朋友聚在树下准备开始新的爬树活动。其他小朋友选了相对低矮的树往上爬,但我看到孙一杰仍然站在上一次爬过的那颗树下,在思考今天是否继续挑战爬这棵树。
这棵树比其他的树高大,爬上去的难度也就大些。孙一杰按照第一次爬树的方法,抱着树干向上爬,但没有成功,他没有放弃,又爬了一次,仍然没有成功。后来他又连续试了几次,还是没能爬上去,他停止攀爬,一边回忆嘴里一边嘟囔着:“那天我是怎么爬上去的呢?我那天明明爬上去的呀!今天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就爬不上去呢?”
他又试了几次,还是爬不上去,这时候孙浩元过来了,他对孙一杰:说“你要是爬不上去,我来爬吧,你等会再爬。”孙一杰说:“行,你先上去吧!”只见孙浩元一只手抓着一边的树枝,脚蹬着树干,一用力就爬了上去了。
孙一杰看到孙浩元一下子就爬上去了,也学着孙浩元的样子试了一次,结果还是没能爬上树。站在一旁的魏新雨一直鼓励孙一杰、让他加油,孙浩元也在树上教他爬树的技巧,孙浩元说:“你这只手抓这边的树枝,那只手抓那边的树枝,脚蹬着树干,一使劲就上来了。”孙一杰按照孙浩元的方法继续爬,试了几次之后终于爬上去了。
爬上树后,孙一杰开心地笑了,嘴里哼着小曲儿,唱着叮叮当、叮叮当……
看着孙一杰爬上了树,张亚萌也想爬,可是试了几次没成功,孙一杰笑着说:“张亚萌,你下去了吧!”(自己爬上去,其他小朋友没爬上去,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爬上去,玩够了,孙一杰纵身一跳,就跳到了地上。
第3次攀爬
跳下树后,孙一杰离开了一会,我以为他是不想玩了,选择别的活动了,可是没一会,只见他找来垫子,把垫子放在树下,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去搬来垫子放在树下(原来他跳下去后,觉得不安全,想到用垫子进行保护的方法)。
可能是有了垫子的保护,增强了孙一杰的安全感,他再次爬树,这次他很快就爬了上去。
这个案例中的孙一杰小朋友,在爬树的过程中,需要调动他全身的各个部分协调运作,需要手脚眼及身体各部分的整体配合,可以促进他身体的协调性,使他身体更加灵活,反应更加敏捷!
一次失败、二次失败、三次失败……连续的失败后,孙一杰仍然尝试着爬上树,他在一次次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克服困难、积累经验、增进技能,培养了毫不气馁、勇敢自信的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孩子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而孙一杰从开始爬不上去到愿意听别人的鼓励及别人对他的建议,再到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去这一过程,使得他的交际技能力、创造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整个爬树过程中,孙一杰能听从别人的建议,并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了他的语言能力。最后,为了自己以及他人不受伤,他找来垫子保护大家的安全,说明他是一个细心、温暖并能为他人考虑的孩子。
在整个户外活动过程中,我扮演着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尽可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放手,最小程度的介入,保证孩子自己组织和掌控游戏。户外游戏是幼儿最开心的时候,他们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材料,自主地进行游戏学习。幼儿在游戏时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去思考去尝试和同伴的友好相处及与同伴沟通交流。从活动过程中看到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进行游戏,将自己的游戏经验分享并融入其中,使得幼儿的游戏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幼儿各项水平的发展。
编辑 | 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