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结束我该不该给孩子金钱奖励?美国的一场“撒币”实验告诉你答案

眼看快到春节了,孩子们的期末考试也都结束了,对孩子而言这绝对是一年里最开心的时刻,期盼着吃好吃的、期盼着压岁钱、更期盼着父母的“年终奖励”。
但对父母而言可又要头疼了,不少妈妈都在问,孩子考得好我该不该给一些奖励?直接给钱行不行?
其实这类的答案已经非常多了,大部分人都觉得给钱太物质了,不可以!可是,为什么还有很多父母愿意用金钱做奖励呢?就连学校不都有奖学金制度么?
我们看到了表象,却很少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1
用金钱做奖励好在哪里?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兰·G·弗莱尔曾经拿金主爸爸的经费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撒币!(雾)
这个实验叫做奖金计划, 他是真的在往外扔钱!因为面向的九年级以下的学生,而且获得奖金的方式非常简单。
(美国采取小学+初中的9年义务教育,高中则是4年,因此在美国说起9-12年级一般指的就是高中学生)
只要全勤、行为良好或交作业,学校就会给现金奖励。当然也有激励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的,鼓励学生不再参与打架斗殴的等等。
弗莱尔相信奖金计划可以帮助大都市中贫民区的孩子,他开始在美国几个最大的学区里实验他的想法。
从2007年开始,弗莱尔在芝加哥、纽约、华盛顿和达拉斯这4个城市的学校中,随机选取了几百个班级,付出630万美元给这些班级的1.8万个学生。
这些学校的学生大都是来自低收入的非裔及西语系人口家庭。
认真的学生每两个星期就可以得到100美元之多。一般学生每两周可以得到约40美元的现金,整个学年可以得到530美元。(美元兑换人民币比列≈x6)
纽约市参与这项计划的学校,会发给在标准测验中成绩优良的四年级学生25美元。七年级学生一次可以得到50美元,而每个七年级学生平均可以得到的总金额是230美元。
芝加哥的学校则提供九年级学生成绩优良奖学金:拿A可得50美元、拿B可得35美元、拿C可得20美元。最顶尖的学生,一学年可以拿到将近2000美元,相当可观。
至于达拉斯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只要看完一本书,在电脑上做完一份试题,证明他们真的看过那本书,学校就会付他们两美元。
奖金对于每读一本书就可拿到两美元的小朋友,确实很快产生了效果,这些二年级的小学生,在一年内成为同年龄中阅读能力最好的学生。(金钱的力量)
但是对于更高年纪的孩子,却没能让他们的学业、成绩更进一步。
很多心理学家对奖金计划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孩子们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行为的改变是暂时的,不具有持续性,而且一旦物质刺激消失,孩子们的行为甚至比之前还要糟糕。
实际上金钱作为一种外在的物质刺激,的确能够对人产生极大的激励效果,但为什么对小孩有效,对大一些的孩子却无效呢?
2
奖赏机制不仅忽律了人性也违背了社会规则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之所以让其他诸侯闻风丧胆,就是因为人家打起仗来贼猛!而猛的原因就在于秦国军队的奖励制度——一颗人头换一级爵位。
这是个什么概念?从小老百姓到【士】只需要一颗人头,成为了【士】就有一顷田、一套房、一个保姆。5颗人头以上则为【官】,上不封顶!
奖赏机制自古有之,到了近代公司里有年终奖、学校则有奖学金。
都说存在就是合理的,这种奖励机制之所以能够起到作用,也和惩罚制度相辅相成。
有赏就有罚,有拿年终奖的员工,也就有绩效评比不合格还要被扣工资的员工;有拿奖学金的学生,也就有学习不努力而被留级的学生。
在惩罚制度的捆绑下,奖励才显得格外诱人,而弗莱尔的奖金计划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没有惩罚的存在。
因为对大孩子而言,做得好有钱拿,做不好也没什么影响,金钱与家庭贫富尚不能完全抗衡人类的惰性与自我意志,正所谓有钱难买爷乐意~
那么,有了惩罚奖励就是好的么?并不然,因为这套理念仍然在违背人性。
将赏罚模式放在教育上就很像是马戏团里训练动物——读完书才能吃点心,考高分才能拿到手机玩游戏,这究竟跟“学习”的本质有什么关系呢?
赏罚短期内是有效的,但长期就会让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从学习本身转变为一场买卖。孩子如此,成人也会如此。
在一所幼儿园,家长接小朋友放学总是存在迟到的现象,家长迟到就意味着老师要加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园想了个办法。
迟到的家长需要缴纳罚款,园方希望用这种措施减少家长迟到的情况,按理说这应该好使吧?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实施罚款之后家长迟到的情况非但没有改善,频率反而更高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的社会存在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的概念。
社会规范包括人们之间相互的友好请求,是界限不明的,不要求即时报偿的。
而市场规范不存在友情,界限十分清楚:工资、价格、租金、利息、成本及盈利,这意味着利益比较和及时偿付。
在罚款之前,家长和学校之间是按照社会规范主导来交往,那时候家长迟到,心里是会有愧疚和歉意,所以迟到的情况不会很严重。
而一旦进行款,就将双方的关系演变成由市场规范来主导,既然家长为他们的迟到付了钱,他们反而不用为迟到而内疚了。
当变成这样的情况,取消惩罚是不是就没事了呢?天真,家长们依然如故,甚至更加不把迟到当回事。
这就是人性与规则的碰撞,也是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的碰撞,当撞到一起社会规范就会退出,并且被破坏的社会规范将很难重建。
孩子亦如此、奖赏亦如是。
3
不用物质奖励,不能惩罚孩子,我该怎么办?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放着不管孩子只会越来越“野”,问题不在于父母要怎么做,而在于怎么让孩子自我激励、自我管理。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认为人的本性中有三种禀赋:
1、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存在者,因而具有动物性(animality)的禀赋;
2、人作为一种有理性的存在者,因而具有人性(humanity)的禀赋;
3、人作为能够负责任的责任主体,因而具有人格性(personality)的禀赋。
这三种禀赋都不会违反道德律,康德希望我们跟从这样的禀赋,也就是说人的本性不会被腐化。
但是当一个人在感到危险和威胁的时候,他就会退回到“动物性”的反应,就像老虎在受不了驯兽师的终日鞭打,老虎的反击不是一种“恶”,只是顺着自己的动物性而来的“自爱”。
孩子处于正在形成康德所说的“人性”的阶段,还没有开始迈向发展“人格性”的过程。因此孩子需要学习慢慢发展出自己的个性,并确认自己的行为准则。
⼈和动物都⼀样,⼀旦意识到⾃⼰是被质疑、被攻击的,本能的反应便是使尽全部的⼒气去防卫,无暇顾及其他。
反抗的狮子咬死驯兽师,忧郁的大象不吃不喝而死……
如果孩子的言行总在被父母否定,就会让他陷入自我认知的混乱与怀疑中。而出于本能,他反而绝对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屡教不改不是因为不晓得,而是因为不愿承认。
这时孩子会不自觉退回到本能的“动物性”,去捍卫自己的生存,也就会离下一阶段把道德法则作为自身充分动机的人格性(personality)更远了。
阿德勒建议用更靠近人性光辉的“赋予勇气”,来取代激发“动物性”的赏罚,让孩子用自由意志,去选择和决定自己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也曾说过,孩子内心最渴望父母说这5句话:
1、对不起,一句对不起,可以缓解孩子内心所有的委屈,让他知道自己是足够好值得被爱的;
2、谢谢你,一句谢谢你,可以让孩子忘掉所有的辛苦,让他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被需要的;
3、我爱你,一句我爱你,可以让孩子知道只要有你在什么都不怕,他是安全的被爱的;
4、我为你感到骄傲,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让他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5、我永远不会离开你,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被看见,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有归属感的。
所以在这个阶段,无论孩子遵守道德准则,还是不选择遵守道德准则,我们都不必放在道德法则下去放大检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是孩子在建立人格性的过程中,练习使用自己的自由意志、为自己做选择的过程,与善恶无关。
他们的自由意志,也不应该遭受外界奖赏的诱惑或惩罚的恐吓。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