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高新一中 | 校长说:教育与互联网到底应该谁“ ”谁?
君莫见,铺天盖地的“互联网+”多么时髦,多么前沿,多么高科技!这让多少埋头工作的人一时惶恐不安,感觉自己落伍、保守、与新时代格格不入、羞愧焦虑。
于是,强颜欢笑,不懂装懂,无论如何也得跟着信息时代的印象大谈“互联网+”,特别是古老而有着独特意义的学校教育,经常被这个所谓的“互联网+”搞得面目全非,以至于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该怎么以什么样的样式存在。这现象不能不让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感到尴尬。
那么,我们教育与互联网到底谁“+”谁是合适的?
这要由教育的本质特征来决定。
按不同年龄阶段学校教育对学生身心特点的要求来看,学校教育可以分为成年人教育和未成年人教育,由此对应的教育与互联网之关系应该是“互联网+”的教育和“教育+”的教育两种模式。
为什么要这样分?
成年人心理成熟,思维以理性思维为主兼具形象思维呈现出综合复杂的特征,关键是心智成熟,自控力强,学习求知一般情况下表现为生活工作需要,能够强制自己长期坚持,意志力坚定,不达目的不罢休,学习能够实现其有效性。
这种情况下,学习者能够自己独立坚持学习,独立寻求对问题解决的帮助,通常不需要人陪伴和帮助。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只要能够十分方便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需要的内容及其资源,同时能够随机进行复习巩固和测试,而且内容方式越丰富越好。这样的教育互联网是主要的,基本的,能够实现内容资源、途径方式、音视频辅导、复习巩固、检测反馈等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服务功能。
作为学习者如果需要学,你就去找互联网寻求学习帮助,此时是互联网“+”你还是你“+”互联网都无所谓。我以为此时模式叫“互联网+”模式可能要好一些。毕竟,互联网是主要内容、方式等学习要素提供者,说它“+”道理上有优势。这种成年人利用互联网学习的“互联网+”模式甚至直接可以取代学校教育模式。
未成年人就不同了。
首先是身心不成熟,正处于发育成长过程之中。并且从零到十八岁身心发育进而实现独立性是逐渐形成的,不同的年龄段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特征,身心成长在这个阶段离不开陪伴,从父母陪伴到老师陪伴。陪伴首先能够保证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由未成年人成长为成年人身心健康是客观基础和前提保障,在未成年人成长的整个过程之中,身心健康,长大成人,应该是根本目的。
这个过程中教育需要在保证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进行,当然相应的教育行为就要以传授知识为辅,以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为主。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与被教育者这个“教”与“学”的关系始终是大与人儿童之间的陪伴关系,儿童独立性差,大人监护陪伴不可缺位。
其次是思维正在变化。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思维处于成长发展变化当中。其中零到六岁是一个阶段,七至十二岁是一个阶段,十三至十五岁是一个阶段,十五到十七岁是一个阶段。各个阶段儿童对应着不同的身心特征和思维特点,直到十八岁以后思维相对成熟稳定。学校教育在这整个过程中都要遵循儿童身心特点和思维规律实施相应的教育,其中陪伴、引导、帮助、启发、培养是主要方式方法,目的在于随着儿童年龄身体的成长为应当相应地教育引导帮助训练儿童心智走向成熟,思维逐渐成熟稳健,逐步学会独立自主驾驭自我身心思维并呈现出抽象、理性、逻辑、创造等等综合性思维能力。
这个过程很漫长,不仅需要陪伴、引导、帮助、启发、培养等等,更需要积极科学地态度去激发去挖掘人类身心思维潜能,使之得到更加理想的利用和发挥。
第三是非智力因素形成。在人的一生中,非智力因素往往要比智力因素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成果作保障,智力因素有可能只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自然物,不能发挥其智力的作用,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形成,比如意志、品质、自控力的培养,比如言语、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其中尤其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最为重要,而情感的影响与形成又慎之又慎。这些非智力因素的获得如果离开了成年人的有意识引导、现身设法陪伴教育,恐怕都很难凑效。
基于这三方面的科学依据(其所以科学是说心理科学、教育科学的雄厚研究成果早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强大理论基础),未成年人的教育最根本上看,还是人陪伴人、人影响人、人保障人的教育,传授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传授知识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某些工具使之直观、有形、可视、高效,互联网就是这样的工具。因此,未成年人的教育只能叫“教育+”,而不能是“互联网+”。
教育以其传统的原则和规则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增强自身的功能,实现传统教育难以实现的内容、方式、方法、过程、细节和目标。从互联网的一面看,互联网作为教育的辅助工具,全方位为教育赋能增效,辅助教育实现其难以实现的方式方法手段目标。
为什么非要分清这个谁“+”谁的问题呢?
分不清谁“+”谁,就弄不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谁是主体,谁是辅助。主副不清,主次不明,就会影响教育过程中对教育与互联网二者的功能和意义判断,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抓不住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解决不好信息化条件下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从而影响教育意义的有效或者高效发挥。
我们以为,成人阶段叫“互联网+”非常恰当(或者还可以是互相“+”),而未成年人阶段,互联网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充其量只能是个辅助工具,其作为教育辅助工具主要为知识传授和综合育人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功能,从而为教育教学教育赋能增效。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进行智慧课堂教学实验时就非常有底气。做好传统教育,在此基础上坚信“教育+”是正确的。只要我们抓住了教育的原则、规律和方法,辅助工具和手段无论怎么“+”都不会“+”成负值,顶多老师不熟悉不擅长使用,没用出效果,“+”了个“0”。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当时就有个设想,初中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阶段,这个时候因为需要强调老师作为成年人在学生群体行为引领、情感培养、习惯养成、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陪伴影响,学校传统课堂教学的原则、规律和特点是不能改变的,这是基本。所谓智慧课堂教学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只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某些获取途径、组织方式和互动方法的改变,以期提高方便快捷、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比如课堂互动、评价反馈、知识视域、随机撷取等等,智慧课堂肯定比传统课堂方便快捷。
为此我们确定了智慧课堂教学的三条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不变;教师是课堂学习引领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老师设计的程序中有组织的完成学习过程;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旨在扩大视野、跨界集成、提高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证明,我们的设想是正确的。首先是保证了传统教育教学效果,质量上不会打折;其次是,给老师试探实验使用信息技术提供了敢试敢做的可能,老师不用担心使用不当而放弃使用,因噎废食;第三是,取得了智慧课堂教学规模和探索两个方面的快速推进,很快由一两个班级试行扩展到大面积开展,进而会成为未来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对于探索未来课堂教学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