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起承转合

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以律诗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恰好对应起承转合四步。王世贞说:“今人作律诗,多着意于中间四句,此大谬不然也。第一要起得妙,起处得力,则下处全不费力矣。第二要结得好,结处生动,则上面亦自然灵动矣。”律诗是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代表起承转合,绝句只有四句,分别就代表了起承转合。

1、“起”是开头,好的开头往往能起到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开头的形式多种多样,无奈哪种形式,要追求“平直”,忌讳拖泥带水,更不能风马牛不相及,王顾左右而言他。

1)以赋开头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的第一句直截了当地道出了“红豆”的产地“南国”。这种“赋起”一开头,就直接告诉读者自己所写的对象,直接干脆,比较适合初学者采用。

2)以比开头

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的第一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写回望长安时,长安就像锦绣堆成的一样,风景优美如画。这里直接融入了作者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想象,一开头就很自然地拉开一幅奇妙的画卷,为接下来的“千门开”“妃子笑”“荔枝来”留下伏笔。还有一种比喻句不明确告诉读者,却用暗示的方法巧妙地引出诗歌的正文。比喻的开头表面上看好像不是比喻,但通过暗示巧妙地表达出作者比喻的寓意。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的第一句“荷叶罗裙一色裁”,描写了在那一片碧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罗裙象荷叶一样,融入荷塘之中,分不清哪为荷叶,哪为罗裙。这种以比作为诗的开头,容易给人深刻的印象,也能更巧妙委婉地引出后面的文字,但要注意的是比喻一定要准确而有新意。

3)以兴开头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的第一句以“空山不见人”,引出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作者借此“象”表达了对“佛家境界”空寂的切身体验,同时也表达他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兴”的手法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联想、想象寄寓于形象之中。“兴”的要求是准确而形象,用笔贵委曲而不率直。

2、“承”就是承接连贯的意思。它在诗文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贯穿于始终,即句与句之间要承,段与段之间也要承。要想承接好,就要注意过渡衔接,按照一定的顺序,遵循认知规律,推动情节发展。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中的第二句“经冬复历春”就是承笔,与起笔结合得非常紧密。回答了“岭外音书绝”的时间问题,起到了承上的作用。同时,也为下句的“近乡情更怯”给出了理由,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3、“转”是转折,文本高潮之处。在记叙文中,事件突然向相反方面变化,呈现出情节的跌宕起伏,将感情推向高潮。在议论文中,为了把道理论证得全面完整,这里转为反面论证,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文似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往往一波三折。“转”要注意不能脱离主题,而要服务于主题,形象点说,就是不要“刀断式”转,而要“藕断式”转。否则,就会脱节,造成“跑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的前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写的是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雄伟辽阔,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可到了第三句,作者忽然笔锋一转,换了一个新的角度,用了“遗民泪尽胡尘里”这样的转句,描写铁蹄下的遗民欲哭已无泪的社会现实。这一转顿觉风云突起,在反衬了前两句的基础上,使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和发展。

4、“合”就是整合总结的意思,合是突出主题、深化意境、晓喻事理的至关重要环节。记叙文中,结尾要提升概括,彰显主旨,升华主题。在议论文中,结尾要与开头形成照应,重申文章论点,使结构完整,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

1)以景结尾

以景结尾就是在结尾的时候以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寄托,从中蕴含着无尽的言外之意。如: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结尾一句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其实是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不尽之情见于言外。这个结句以景写情,回味无穷。

2)以情结尾

以情结尾就是结句以抒情的句子收束全篇。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结尾一句直接抒情,把诗人的心中深情清晰地表达了出来,既抒发了自己的离别之苦,又不流于直白浅露,而是留着悠悠的余味,令人非常感动。

3)以理结尾

以理结尾就是在结尾直截了当地揭示主题。如:

题西林壁(苏东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结尾非常巧妙、有理。如果没有最后这一句“只缘身在此山中”。整首诗就将黯然失色。而正因为有了最后一句说理,前面三句就成了很好的铺垫。最后的揭示,可以说是一个好的结尾救活了一首诗。

4)以问结尾

以问结尾就是用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等结尾,留下一个丰富的思维空间让读者去品赏,从而获得更鲜明突出的艺术感悟。这是一种很别致的结尾方式,警醒深刻,含蓄深沉,所以许多诗人都很喜欢采用。如: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以反问句来结尾,就是使语气委婉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勉慰藉之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5)用喻结尾

用喻结尾就是用比喻来结束全篇。如: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诗的结尾用江水来比喻离恨,使诗更加意味深长。

6)以事结尾

以事结尾就是以平叙来结束全篇。如: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的结尾并没有什么雕琢,而是平铺直叙了自己的所见。而“不知转入此中来”写得是多么风趣!诗人运用了“春天转入此”这样的丰富想象,来表达惊讶、喜悦的心情。从这平淡的结尾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意境和深邃灵动的情趣。

总之,一个好的结尾,既要收拢全篇,又要发散诗情,从而收到言尽意不尽之功效。不论是“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还是“以问句结”,只要弦外有音,味外有味,含蓄隽永,发人深思,都是好的结尾。

需要说明的是起承转合,只是律绝中的谋篇布局的常规方法。不少诗人在写作律绝时,常常打破这种常规,该转笔处不转,不该转的地方却用转笔,别开生面,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如:

绝  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全诗根本看不出什么起承转合,但这四句融在一起,却形成一个鲜明完美的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回味无穷。

总之,“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中互为依存的有机结合体,无好起,则无好下文;不紧承,则显散乱;不转折,则显平淡;不整合,则无意境。  

当然,“起承转合”仅是写作手法的一种,如果过分讲究,也无大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真正好的写作依然是“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不拘一格,只惟时宜。并不是所有的诗都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有时作者不主张用固定的模式,桎梏人们的手脚,从而采取较为灵活的章法,没有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但仍不失好诗。在绝句中,这种情况更多。有的绝句一句一景,四句诗是四个独立的意境。如无名氏《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还有的绝句只有“起”“转”“合”,没有“承”。如刘长卿《逢雪夜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二句是平列的对句,没有“起”“承”的关系,只能说两句都是“起”。第三句是,“转”,第四句为“合”。还有些诗结构特殊,如黄庭坚的《病起荆江亭即事》其二: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本诗怀念两位朋友,一位是陈无己,即陈师道;二是秦少游,即秦观,前者健在,但生活贫困,不得温饱;后者已经去世,卒于藤州。在诗的章法上,前后交叉,一、三句写陈师道,二、四句怀秦少游,并不遵循“起承转合”的常规写法。

总之,诗的章法应该从诗的内容出发,不应一成不变。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提倡自然地表达心中所要说的话。他还说:“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此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这种反对死守成法,主张“以意运法”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只有“以意运法”,写出的诗才是好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