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气】晨起清寒有霜,林下深红浅黄

关于霜降,有一个传说。

月宫之中有一位辛苦砍伐桂树的吴刚,还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嫦娥,这两位都与“霜降”有点儿关系......先说吴刚。

吴刚众所周知,但吴刚还有个妹妹恐怕就知之甚少了。传说中,吴刚的妹妹名叫吴洁;她还有另外一个动人的名字——青女,还有一份旱涝保收的职业——掌管霜雪的女神。

《淮南子》中对这位女神进行了记录:

至秋三月,地气不藏

乃收其杀,百虫蛰伏

静居闭户 青女乃出 以降霜雪

据说九月十四日,青女来到凡间青要山最高峰,轻抚七弦琴,伴随着美妙音乐的缓缓流淌,清霜雪花也飘然而至......霜雪之中,经历了春夏的人间,其不洁之处被一一掩埋。

显然,青女应该是个“高冷”的女神啊!但硬生生被后世文人塑造成一个中国版的“魔镜”故事......

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唐代寒山,写过两句“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宋代张先作词一首,“百卉已随霜女妒”......言下之意,青女嫉妒人间的绿杨芳草,故此才霜降大地,凋零其美丽。

推波助澜的,是有着与李白、杜甫之并称“李杜”相对应的“小李杜”之李商隐,诗人仿佛在第一现场,看到了青女与嫦娥之间的故事。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月宫美人嫦娥与冰美人青女,在月宫之中,就“美貌的问题”一争高下......坦白说,我不信;她们的骄傲,足以撑得起她们的自信啊......

但不管怎么说,当青女来到人间普降霜露时,秋天,真的也要结束了。

九月中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今日霜降

虽然“霜降”节气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但什么时候能看到“霜”?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霜”也是如此。中午还有些热的深秋,到了夜晚气温骤降,此时,“霜”就要出现了。当然,想要在“霜降”时节就看到“霜”,就如同想要在冬天看到“雪”一样,不是祖国大地任何角落都可以实现的——黄河流域,才能“霜降始霜”。至于温暖的广大南方地区,恐怕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到“经霜枫叶”——毕竟,南方的“霜”总是姗姗来迟的。

大自然的“霜”,真的会对我们下死手吗?

《红楼梦》中的经典桥段“黛玉葬花”,伴随着一首“葬花吟”经典永流传;其中有一句,“风刀霜剑严相逼”,非要将冷漠无情加之于“霜”。但事实上呢?

农民伯伯最清楚,很多蔬菜水果,经霜之后更加甜美。比如苹果,葡萄;比如菠菜,冬瓜。要么很甜,要么很鲜,总之能满足人们对食物的最本质要求。

所以可怕的不是“霜”,而是经霜的“寒冷”;“霜”只是表面现象,“冷”才是本质所在。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蛰虫咸伏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人如此,豺狼也是如此。秋意渐浓,豺狼这种聪明的动物也开始为自己储备过冬的食物。和人类一样,豺狼们将捕获的食物先陈列晒干,以备冬季食用。如此一来,就类似民间的祭祀。故此人们认为,豺狼此刻的心情,与人类如出一辙——对大自然深深地折服与敬重。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草木仿佛感受到了冬天的脚步,枯黄了叶子,恰是“二候草木黄落”.....

霜降之后,小虫子们再也扛不住寒冷了,只得成群结伴地到洞穴之中去躲藏御寒。“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开始”,这个道理,“蛰虫”显然是明白了。

“一候豺乃祭兽”。

若豺狼不能捕捉野兽并将其用作祭祀,就说明国家之中,武将们无所作为。

“二候黄叶落。”

若草木不枯萎凋零变黄,则说明天地间的阳气出现了差错。这就好比我们人的身体,霜降时节阳气会主动下沉在肚脐中;故此上身会暖和一些,下肢却冰凉......赶紧检查身体泡脚吧。

三候蛰虫咸伏。

“蛰虫”,代表着百姓;在该蛰伏的时候不蛰伏,意味着民众将要颠沛流离。

这就是“霜降”,我们感到的是“肃杀”,其实大自然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休养生息”。毕竟忙碌了大半年,土地、植物,需要一个休整期,以便来年更好地提交成果。至于人,尤其是现代社会,或许还是闲不住的吧!但也不妨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过往得失。

对于忙碌了大半年的农人而言,“霜降”是个重要的节气。

俗话说,“霜降到,无老少”,言下之意,“霜降”已至,田亩中的庄稼无论是否成熟,都可以开始收割了。

当然,这是北方。对于南方,似乎需要更加忙碌。毕竟,除了需要收割,他们还需要种早茬蔬菜以及粮食。热火朝天,但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霜降时节,菊花渐次开放,经霜的枫叶更“红于二月花”。抓住秋季的尾巴,人们三五成群地去登山赏红叶。毕竟,冬天的脚步近了,下一次“秋高气爽”,要待来年了......

霜降已至,养生要提上日程了。

秋冬之际,秋天的干燥,冬天的寒冷,交相辉映。空气中水分散失,阴霾的天气更加重了咽喉与肺部的不适。此时最适宜进补的食物,就是在秋后有着“赛人参”之称的萝卜。此时,萝卜加猪排骨,泻火散热滋阴,是这个季节再合适不过的补品。

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古人认为,相较于入冬才进补的习惯,莫不如霜降时节就开始。一碗滋阴润肺去火的甘蔗马蹄,加几朵银耳与莲子,平复肺热润其燥,不妨一试。

经霜的柿子,格外甜。据说这一天吃柿子,不但可以保暖御寒,还能够强身健体。青女降下的一场寒霜,成就了一枚杰出的柿子。

最好的补品,其实莫过于一份好的心情。

深秋的肃杀无处躲藏,但内心世界却可以无比充盈。

严歌苓的《霜降》

春天时 不知道秋天的事

秋天来了 知道了所有的事

从落英缤纷到落叶斑斓

大自然以其自身的卓绝之姿

为我们绘制着四季的图谱

默默传递着极简的智慧

无论荣辱 都已成过往

唯有当下眼前 需要认真把握

善恶之间 或许只有一线

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毕竟四季更替之中

恒常不变的是个体反思

以及生命 带给我们的温暖

(0)

相关推荐

  • 李商隐一首“修仙诗”,满篇都是神仙传说,其实是在说自己

    "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 ◆ ◆ ◆ 内容来源 | 李商隐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唐朝有一股修道的风气,许多著名诗人都曾学过道,最著名的就是李白,那可 ...

  •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 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经典作品鉴赏,古诗词名句赏析,唐诗宋词精选,诗词格律学习,原创诗词作品交流. 187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往期精选 2021\08\21 白居易:没有元稹的长安,什么都不是! 寒 塘 ...

  • 藏在唐诗中的谜语

    相比于其他文学体裁,诗歌在我们民族的接受范围是最广的.<诗经>已经开启了我们的诗歌文学传统,一两千年后唐诗宋词两大高峰的并列,更是将诗词的基因嵌入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我们可以从诗歌当中 ...

  • 读五首诗词,看深秋木芙蓉,迎寒开放

    晚秋是木芙蓉花开放的季节.木芙蓉花朵大,颜色多,形状与木棉花和牡丹花有得一比.在深秋百花凋零的时候,它们在庭院路边水滨里打破秋日里的沉寂肃杀,撑起一片生机. 木芙蓉是相对于水芙蓉即莲花.荷花.芙蕖而言 ...

  • 廿四节气 | 小雪:清寒小雪前

    良宵引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小 雪 宜 负 暄 小雪节气,气候渐寒而白昼愈短,太阳尤显珍贵可爱,早上宜待日光出而起床,尽可能多晒太阳.如白乐天在诗中描述他洗日光浴的感受--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 ...

  • 【时令节气】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碧空万里无云,黄河初见凝霜,空气之中寒意渐浓,肃杀之气悄然而生. 一朝秋暮露成霜,金秋即将结束,寒冬即将来临. 10月24日,今日 ...

  • 萧萧竹影月清寒,烟雨成丝泪成霜

    文:网络 编辑:夕阳QQ:1050184607 远处,夏日的风景在摇曳,月送花香,风摇竹影,纤指凝眉,任心中无边的纷纭渐渐远去,天空依旧那么晴朗,不知道洞庭湖的水化作了谁的眼泪?轻轻的一叹,往事在眼底 ...

  • 【时令节气】寒成万物迅如雷,雪压冬云白絮飞

    年终岁尾,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历书>上说,"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 然而,先民们在与自然经年累月的相处中发现:"小寒 ...

  • 【时令节气】露寒烟冷蒹葭老,重阳遥寄锦书来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10月7日,重阳节. 清明折柳,端午采艾,中秋望月:重阳,少不了菊花与茱萸.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感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

  • 【时令节气】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腊八,是武林世界里的一个重要日子. 相传,海外有仙山,山上有仙岛:岛主武功神秘莫测,岛上遍布奇珍异宝. 侠客岛有个令中原武林闻风丧胆的规矩: 每十年会送出若干邀请函 收到之人必须登岛做客 之前去过的人 ...

  • 24节气之20小雪:漫山清寒,满腔温情

    初寒 (南宋)陆游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 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是每年11月21-23日太阳位于黄经240 ...

  • 晨凌寒,霜己至,带你去看内乡菊花节上最美的菊花

    大丽红 小黄菊 小粉菊 梅花开 一

  • 不管是什么病,首先要辨清 “ 寒、热、虚、实 ”

    接下来介绍什么是寒热虚实? 寒热,在八卦易经时代,叫阴阳.社会的发展,文字的更新换代,阴阳又变成了寒即阴,热即阳.中医的阴阳和寒热是一个意思.从太极图开始,就认识阴与阳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阴中有阳,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