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源起考
“实事求是”源起考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经典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和思想精髓,已为世人所共知。但“实事求是”这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河北省献县起源与发祥,却鲜为人知。
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的记载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现于班固所撰《汉书河间献王传》,这一点古今学者及现行辞书均无异议。然而引用者往往只采撷其中只言片语,难免造成后人无法全面了解整体语境。为此,在这里将其出处全文录入下来。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
武帝时,献王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立二十六年,薨。中尉常丽以闻,曰:“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大行令奏:“谥法曰'聪明睿智曰献’,宜谥曰献王。”
综观全文,我们不难看出,班固用“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八字,概括评价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其着眼点主要是针对献王的学术活动、学术生涯和学术思想,这也是成语“实事求是”的最早出处。唐颜师古对“实事求是”注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可以说是相当精确的。“实”,原意为“草木之实”,转义为充实、真实。引申为查实、证实、落实等义。事,即事情、事项、事物,当时主要是指搜集整理古典书籍这件事。“实事”就是把事情做实,弄清楚。“是”,就是“真”,典籍之“真本”,传承之“真相”,文章之“真义”。“求”,就是探索、研究、求证。实事求是,就是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探求其真相与真义。
献王整理典籍的历史影响
西汉时期,以献王为统领的文化抢救活动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图书整理活动,影响极为深远。构建与大一统国家体制相匹配的大一统的价值观体系,已经提到最高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日程上。景帝在平定“七国之乱”后,提倡以忠孝为本的儒学。武帝继位,力排众议,果断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家学说定于一尊,确立其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
对这一具有划时代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献王刘德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全面参与并领导了这场文化抢救运动。刘德举一国之力,倾阖家之财,用以购求古籍,并且对献书人采取非常谦恭的态度。精神慰藉加上物质奖励,打动了天下人,使图书抢救整理工作大大超出了河间藩国的地域范围,日华宫二十四区,房数百间,住满了四方来的知识精英。献王与儒生们夜以继日,整理残简,补订遗篇,成为全国最大的文化研究中心。在这里,《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左氏春秋》《考工记》《乐经》等均被先后发现、整理成书,先秦典籍的主要部分被保存下来。在这场大规模的文化抢救文献整理运动中,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许多竹木简牍藏于山洞、枯井、夹墙之中,风吹水浸,鼠啮虫蚀,缺枝少叶,漫漶不清之处甚多,靠腹诵口传的今文抄本存在许多错讹甚至曲解之处。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场典籍整理活动,成为一个极为严肃的现实命题。许多人惮于劳苦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献王则不辞烦劳,舍易就难,采取了“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后世对献王搜集整理古籍的贡献和实事求是的治学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陶渊明说,“其名德者唯献王”;张继说,“汉室宗亲独称贤”;司马光在浩叹“微献王六艺其遂殪乎?”之后,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巨大的政治勇气将献王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做了比较;乾隆作为一位少数民族的皇帝,竟先后写下咏叹献王的诗达二十余首。他说:“献王好古事求是,大雅千秋祀不群。”又说:“求是端非漫取誉。”这是对献王实事求是治学思想的高度评价,可谓高人一筹,慧眼独具。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这次文化抢救运动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使以儒学典籍为主的先秦旧书得以存亡继绝,重见天日,使中华文明得以成为人类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存续和发展提供了文化灵魂和精神血液。二是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文化发掘和抢救运动,为儒家文化定位、为正统思想提供了文化依托,使“以仁为本”“以德治国”和“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三是献王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不仅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而且逐渐流布到社会层面,衍生出“一是一,二是二,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民俗含义,并逐渐渗透到政治领域,成为重要的思想财富。
实事求是的嬗变与升华
明清以来,王阳明、阮元等学术大家提出“实事求是之学”“实事求是之教”的理念,献王被尊为“翼圣”。1914年,赵天麟校长为天津北洋大学题写了“实事求是”的校训,1917年宾步程在将湖南公立工业学校迁入岳麓书院时,也题写了“实事求是”的校训。赵、宾都是从欧美留学归国从事工科教学的教育家,他们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已超出经学、训诂学领域,具有“在实践基础上探求科学真理”的意义,丰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1916年至1919年,毛泽东曾经寓居岳麓书院。很自然,岳麓书院的“实事求是”的校训,也深深刻印在了毛泽东的心灵中。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辩证唯物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使实事求是这一古老词汇发生了质的升华,具有了哲学的意蕴,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基本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求真求实这个层次上,毛泽东与献王刘德是一脉相承的,但毛泽东将表示事实的“实事”提高到“客观实在”这一更为广阔的哲学范畴,赋予表示“真相”的“是”以事物内部联系即规律性的哲学内涵,达到了空前的思想理论高度。(刘学江 张连春)
岳麓书院“实事求是”匾额的启示
——中共中央党校校训
中共中央党校是中国共产党轮训、培训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是中国共产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毛泽东曾几次为中央党校题写“实事求是”的校训。若问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渊源是什么?笔者以为,这与毛泽东接受湖湘文化熏陶,特别是与他年轻时在湖南长沙求学的经历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据有关学者考证,“实事求是”是一句古语,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刘德是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澈之弟,封河间王。《汉书》中对刘德的评价很高,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刘德好学,博览群书,且酷爱藏书。秦始皇焚书之后,市面上古代书籍罕见,刘德为读古籍,不惜以重金收买,从民间收集了很多先秦时期的著作。刘德认真研究和整理收集到的古书,学者们对他的学识和治学态度都很佩服,有的把古书送给他,有的和他一起研究学问。
这样以来,刘德的藏书越来越多,而且整理得井井有条。在阅读中,他掌握了一些事理的事实依据,从而推导出正确结论。刘德曾与汉武帝及朝廷学官谈论过古代的学术道理,得到大家的好评。后来,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撰写《汉书》时,专门为刘德写了传记《河间献王传》,高度评价了刘德的研究精神,称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成语“实事求是”便由此而来。
据说,继《汉书》之后,“实事求是”这个词在宋代的儒家典籍中多有出现,但在朝野中并没有流传开来。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笔墨官司
众所周知,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其门额上“岳麓书院”4个大字为宋真宗亲赐。这个成名于宋代的书院到了民国时期,也将“实事求是”当成了自己的校训。
提到岳麓书院就不能不提到其大门口那副口气颇大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据说外地的文人骚客到此一游后,往往会对这副对联的内容颇为不悦,进而提出质疑:难道只有你们湖南有才?难道只有你们岳麓书院人才最多?据考证,这副对联的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尽管对联由“经典”拼合而成,但仅从对联本身来说,联意不但关切契合、天衣无缝,而且珠联璧合、浑然天成。至于这对联,到底是道出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人才辈出的事实,还是打着皇帝御批的幌子虚张声势呢?
据有关史料记载,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听说岳麓书院办学很不错,又闻山长(大家推举出来牵头掌管书院讲习的人)周式以德行著称,就特别召见了周式,并详尽了解了有关情况。经了解,宋真宗认为这所书院的办学模式是经得起考验的,于是任命周式为国子监主簿,请他留在京城讲学做官。但周式心系岳麓,仍请归院。皇帝看他一心想着教书育人、不恋官位,十分欣赏,便亲笔题写了“岳麓书院”4个大字,并赐经书等物给他。回到书院之后,周式将御笔题字制成御匾悬挂于书院大门正上方。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
事实上,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几代的时势变迁,晚清(1903年)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到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纵观岳麓书院1000多年的历史,人才辈出已是公认的事实。早在北宋,山长周式便“教授数百人”。南宋理学家张轼出任山长后,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培养出一批“岳麓巨子”。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来岳麓书院与张轼会讲,历时两个月,史称“朱张会讲”。这次会讲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方其盛也,学徒千余人”,“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明清至民国初期是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鼎盛时期,一批批日后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从这里走向社会,其中就有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可见,“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8个字,虽不乏自豪与骄傲,却也道出了岳麓书院桃李满天下的事实。
当然,如果实在觉得这8个字有点过于自信,甚至有吹牛皮之嫌,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事实上,古时楚国兴起于荆楚大地,后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最大的诸侯国,其范围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四省及浙江省的一部分。所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可理解为:“楚国人才济济,在岳麓书院这个地方尤其集中。”如此释义,则少了吹嘘和渲染之嫌。
宾步程为岳麓书院题写“实事求是”匾额
在岳麓书院,除了门口的御匾和对联,还有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宝物”。该“宝物”位于书院的核心位置,即书院用于教学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讲堂。据有关文献记载,自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岳麓书院创建时,这里就有“讲堂五间”。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前文提到的“朱张会讲”开了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言归正传,这“宝物”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讲堂檐前悬挂的匾额匾额上题写的就是“实事求是”。这4个字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有关学者考证,岳麓书院的“实事求是”匾额是民国初期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所撰。他是最早推崇“实事求是”理念的早期教育家之一。我们不禁要问,堂堂岳麓书院,讲堂上的匾额为什么会由一个工专学校校长来题写呢?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末实施新政,废书院而兴学堂,“岳麓书院”于1897年改为长沙时务学堂,1899年改为求实书院,1902年改为湖南省城大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湖南巡抚赵尔巽上奏清廷,将湖南省城大学堂与岳麓书院合并,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12年,湖南高等学堂奉命停办。同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命迁入,此时岳麓书院即成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命停办。同年,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迁入岳麓书院办学。学校迁入时,时任校长宾步程(任期为1914年~1924年)为学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匾额,作为该校的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进入岳麓书院时,还接收了前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的全部校产和部分教师,后来发展成为湖南大学。因此,宾步程也可以算作湖南大学最早的校长之一,匾额实际上也是为岳麓书院而题。)
那么,宾步程又是何许人也呢?宾步程(1879年~1943年),1900年被湖南省当局选派赴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留学,学习机械工程。他自入德国留学至毕业,历经8个寒暑。留学期间,他曾赴欧美各国考察与实习,足迹遍及20余个国家。在德国留学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早在幼年时期,宾步程就对《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论述烂熟于心。清末的新学潮也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到德国这样一个注重工业技术的国家攻读,又参与了中国同盟会的革命活动,宾步程更加崇信“务得事实,每求是也”的思想了。
1917年前后,中国的教育制度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校之长,宾步程深知“实事求是”对陶冶铸造学生“从事实出发,追求真理”的为人处世原则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大加倡导。
除“实事求是”匾额之外,在讲堂两旁还有宾步程写的对联“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副对联与“实事求是”的匾额相呼应,告诫工科学生在做人态度和处事作风上不能懈怠,必须精益求精,注意方法,解决工具问题。
宾步程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名气并不是很大,但他提倡的“实事求是”理念却影响深远。
赵天麟以“实事求是”作为北洋大学校训
除了宾步程为岳麓书院题写“实事求是”外,还有这样一说:首倡“实事求是”校训的是北洋大学校长赵天麟。赵天麟(1886年~1938年),字君达,天津人,是中国早期官费赴美的留学生。1906年初,赵天麟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1909年毕业于该校法律系,获法学博士学位,并由校方赠其金钥匙以作纪念。1914年3月13日,年仅28岁的赵天麟因其高尚的人品、突出的教绩,被任命为北洋大学的校长。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广纳海内外硕学鸿儒任教,尤喜聘留学美、日、英、法、德、俄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学者任主课教员,科技课程大多使用外文原版教材。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北洋大学的教育质量可与哈佛、耶鲁等美国著名大学相媲美,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据说北洋大学的毕业生可以免试进入欧美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写道:赵天麟任校长期间(1914年~1920年)总结了北洋大学近20年的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4个字,并以之教导学生,遂成为“校训”,一直承袭至今。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是否了解北洋大学的校训,我们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岳麓书院推崇的“实事求是”理念必定对他影响深远。
《毛泽东传(1893年~1949年)》中有这样的记载:岳麓书院重视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就是实事求是。这个命题的本意是: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1916年,在岳麓书院办学的校长(宾步程)把这4个字制成硕大的横匾挂在讲堂正门。而1916年~1919年,青年毛泽东曾经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常在岳麓书院与他的同伴们“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研讨革命真理。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的校训也自然深深地刻在毛泽东的心中。或许,这就是毛泽东后来提出将“实事求是”作为中央党校校训的根本原因。
有关专家认为,虽说毛泽东效仿岳麓书院,将“实事求是”作为中央党校的校训,但仍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不仅因为“实事求是”思想是驱除当时存在于党内的脱离实际、崇尚空谈的教条主义的“利器”,更重要的是毛泽东赋予了“实事求是”全新的科学含义。毛泽东认为,“是”就是事物的规律,“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要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毛泽东还曾这样说,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这个“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这样说道:“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
这样以来,经过改造后的“实事求是”已进入哲学最高领域,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正如后来邓小平所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4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4个字。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作者:赵腊平 中国矿业报)
岳麓书院上的“实事求是”大有文章
在岳麓书院,除了门口的御匾和对联,有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宝物”,就是讲堂檐前悬挂的匾额——匾额上题写的就是“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有关学者考证,岳麓书院的“实事求是”匾额是民国初期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所撰。他是最早推崇“实事求是”理念的早期教育家之一。我们不禁要问,堂堂岳麓书院,讲堂上的匾额为什么会由一个工专学校校长来题写呢?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末实施新政,废书院而兴学堂,“岳麓书院”于1897年改为长沙时务学堂,1899年改为求实书院,1902年改为湖南省城大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湖南巡抚赵尔巽上奏清廷,将湖南省城大学堂与岳麓书院合并,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12年,湖南高等学堂奉命停办。同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命迁入,此时岳麓书院即成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命停办。同年,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迁入岳麓书院办学。学校迁入时,时任校长宾步程(任期为1914年~1924年)为学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匾额,作为该校的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那么,宾步程又是何许人也呢?宾步程(1879年~1943年),1900年被湖南省当局选派赴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留学,学习机械工程。他自入德国留学至毕业,历经8个寒暑。留学期间,他曾赴欧美各国考察与实习,足迹遍及20余个国家。在德国留学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早在幼年时期,宾步程就对《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论述烂熟于心。清末的新学潮也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到德国这样一个注重工业技术的国家攻读,又参与了中国同盟会的革命活动,宾步程更加崇信“务得事实,每求是也”的思想了。
1917年前后,中国的教育制度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校之长,宾步程深知“实事求是”对陶冶铸造学生“从事实出发,追求真理”的为人处世原则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大加倡导。
除“实事求是”匾额之外,在讲堂两旁还有宾步程写的对联——“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副对联与“实事求是”的匾额相呼应,告诫工科学生在做人态度和处事作风上不能懈怠,必须精益求精,注意方法,解决工具问题。
宾步程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名气并不是很大,但他提倡的“实事求是”理念却影响深远。
另,据有关学者考证,“实事求是”是一句古语,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刘德是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澈之弟,封河间王。《汉书》中对刘德的评价很高,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刘德好学,博览群书,且酷爱藏书。秦始皇焚书之后,市面上古代书籍罕见,刘德为读古籍,不惜以重金收买,从民间收集了很多先秦时期的著作。刘德认真研究和整理收集到的古书,学者们对他的学识和治学态度都很佩服,有的把古书送给他,有的和他一起研究学问。
这样以来,刘德的藏书越来越多,而且整理得井井有条。在阅读中,他掌握了一些事理的事实依据,从而推导出正确结论。刘德曾与汉武帝及朝廷学官谈论过古代的学术道理,得到大家的好评。后来,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撰写《汉书》时,专门为刘德写了传记《河间献王传》,高度评价了刘德的研究精神,称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成语“实事求是”便由此而来。
据说,继《汉书》之后,“实事求是”这个词在宋代的儒家典籍中多有出现,但在朝野中并没有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