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知识-李时珍《本草纲目》(6.91-6.92)草部·茵陈蒿、青蒿医药验方偏方

医药知识-李时珍《本草纲目》(6.91-6.92)草部·茵陈蒿、青蒿医药验方偏方

《本草纲目》简介: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6.91草部·茵陈蒿

气味:(茎、叶)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1)大热黄疸。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瘴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2)遍身风痒。生疮疥。用茵陈煮浓汁洗之,即愈。

(3)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

(4)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曲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服之。

(5)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于胸前四肢,日日擦之。

(6)眼热赤肿。山茵陈、车前子等分,煎汤调“茶调散”服,数服。

6.92草部·青蒿

释名:草高、方溃、菣、犱蒿、香蒿。

气味: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

(1)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空心及卧时,温酒吞下二十丸。

(2)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米汤送下。此方名“青蒿丸”。

(3)疟疾寒热。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4)温疟痰甚(但热不寒)。用青蒿二两,童子小便浸过,焙干,加黄丹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调下。

(5)赤白痢下。用青蒿、艾叶等分,同豆豉捣作饼,晒干。每用一饼,以水一碗半煎服。此方名“蒿豉丹”。

(6)酒痔便血。用青蒿叶不用茎,用青蒿茎不用叶,研为末。便前用冷水,便后用水酒调服。

(7)刀伤。用青蒿捣封伤口,血止即愈。又方:用青蒿、麻叶、石灰等分,五月五日捣和晒干。临用时研成末,搽伤处。

(8)牙齿肿痛。用青蒿一把,煎水嗽口。

(9)耳出脓汁。用青蒿末,棉裹塞耳中。

(10)鼻中息肉。用青蒿灰、石灰等分,淋汁熬膏点息肉上。

(11)毒蜂螫人。嚼青蒿封之即安。

(12)积热眼涩。三月三日或五月五日,采青蒿花或子,阴干为末,每井华水空心服二钱。久服明目,可夜看书,名青蒿散。

医药知识-李时珍《本草纲目》(6.91-6.92)草部·茵陈蒿、青蒿医药验方偏方

《本草纲目》简介: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6.91草部·茵陈蒿

气味:(茎、叶)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1)大热黄疸。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瘴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2)遍身风痒。生疮疥。用茵陈煮浓汁洗之,即愈。

(3)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

(4)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曲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服之。

(5)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于胸前四肢,日日擦之。

(6)眼热赤肿。山茵陈、车前子等分,煎汤调“茶调散”服,数服。

6.92草部·青蒿

释名:草高、方溃、菣、犱蒿、香蒿。

气味: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

(1)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空心及卧时,温酒吞下二十丸。

(2)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米汤送下。此方名“青蒿丸”。

(3)疟疾寒热。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4)温疟痰甚(但热不寒)。用青蒿二两,童子小便浸过,焙干,加黄丹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调下。

(5)赤白痢下。用青蒿、艾叶等分,同豆豉捣作饼,晒干。每用一饼,以水一碗半煎服。此方名“蒿豉丹”。

(6)酒痔便血。用青蒿叶不用茎,用青蒿茎不用叶,研为末。便前用冷水,便后用水酒调服。

(7)刀伤。用青蒿捣封伤口,血止即愈。又方:用青蒿、麻叶、石灰等分,五月五日捣和晒干。临用时研成末,搽伤处。

(8)牙齿肿痛。用青蒿一把,煎水嗽口。

(9)耳出脓汁。用青蒿末,棉裹塞耳中。

(10)鼻中息肉。用青蒿灰、石灰等分,淋汁熬膏点息肉上。

(11)毒蜂螫人。嚼青蒿封之即安。

(12)积热眼涩。三月三日或五月五日,采青蒿花或子,阴干为末,每井华水空心服二钱。久服明目,可夜看书,名青蒿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