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霞:告白

告白

昨天有幸参加了《告别,师克强诗歌朗诵会》,主要以亲情为主题的朗诵。朗诵会没有刻意的准备,只有一帮文学爱好者,喜欢朗诵的文友和白银职专的学生。会场上舒缓的音乐在流淌,朗诵者手捧稿子,真挚感人的诗情直抵人的心扉。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轻快,时而舒缓,时而欣喜,时而悲伤,欣喜时鸟语花香,悲伤处如泣如诉。

"父亲是一副水墨画,父亲是一首古体诗,父亲是一方风骨永存的印章。

逝去的父亲啊,您一刻也不曾离开我,您仿佛时刻都站在我身旁。"

"贤淑温婉的母亲手抚上弦月,为我们弹奏最温润的小夜曲。"

"一位懿德齐天的老人走过了九十二载悲欣交集的人生旅途,宁贴安详地去了天国,她在后辈心中树起了一座永垂不朽的精神丰碑。"

这是作者对父亲,母亲,岳母的告白,每一个字里都翻滚着波涛汹涌的深情。下面是他写给儿子的诗。

告白

儿子

此刻

你必须在蓉城温润氤氲中

酣睡

我却在金城沉重的夜色中

想你

想你时刻牵动

我每一根神经的

一切

就像你还在娘胎里

我不时惴惴不安地想着

我不时默默地祈求上苍

我不时期盼

你要健康快乐地来到这个

迎迓你的世界

就像你婴儿时

粉嫩的皮肤上

出了一个小痘痘

你每哭一声

无形的钢针就在我心上

深深戳一针

我在酷暑中跑遍全城

为你寻医问药

就像你幼儿时

在远离咱家的你四姨家

每一次见面

你清溜溜儿的

眼泪

浸泡着我酸楚的心

每一次分别

你伸出无助的小手

揪得我脆弱的心

生疼

就像你上小学时

校外的坏孩子欺负你

学校和老师束手无策

怒不可遏的我

每天

在估计坏孩子会出现的地方

长时间蹲守

就像上初中时

叛逆的你三天不回家

从午夜至凌晨

我寻遍了大街小巷的网吧

仍看不到你单薄的影子

我瘫坐在人行道上

心急如焚

欲哭无泪

就像上高中时

校内小帮派的学生

堵截你打了你

校方不能有效制止

我每天坐公交车

风雪无阻地保护你上学

清晨

我盯着你走进教室

傍晚

我守在校门口接你回家

就像你去异乡上大学

报到后催我离开的那一刻

我强装欢颜向你挥手告别

霎时觉得

心头的一块肉被生生地

剜走了

就像你大学毕业前夕

我专程赶赴那座滨海名城

悉心欣赏你优秀的毕业设计

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的作品

正如当年

我以极度欣赏的目光

盯着初生的无比可爱的

就像你毕业后

毅然奔赴成都

我嘴上一直说

支持你离开兰州

开创一片属于你的

新天地

可每当夜深人静之际

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

我和你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自诩很阳刚的我

却常常像柔弱的女人一样

偷偷抹泪

儿子

就像你如今

偶尔回一次兰州

在诸多的应酬之后

匀出一段宝贵的时光

在甘南路的酒吧里

陪我

抽烟喝酒

大话久鸣

最后扶着摇摇晃晃的我

心满意足地

回家

儿子

似乎我从来都没有准备

又似乎我一直在积极应对

你已经长到比我当年生你时

还大的年龄

你的身体已远比我壮实

你的思想已远比我超前

你的生活态度已远比我积极向上

我为你自豪的同时

每每对你有操不完的心

儿子

你的年龄不算小了

你今年还没有结婚

我和你妈积极跌绊着

在成都给你买房子

工薪阶层的我们

要克服许多你想象不到的

困难

但所有的困难我们来扛

我们不会告诉你一声

儿子

我和你妈现在一心只想

你们尽快结婚

然后生一个

比当年的你还可爱的

小宝宝

我给你妈说了

乘我们还能苦动

我们去成都

带我们的孙子

儿子

等到有一天

我和你妈实在苦不动了

请允许我们回到

我们难舍难分的

兰州

我们相濡以沫

我们宁帖地度过

最后的幸福时光

儿子

等到我和你必须彻底分别的

那一天

我只企盼你能守在我床边

紧紧握住我枯瘦如柴的手

然后

在那一刻降临时

轻轻合上我的双眼

儿子

我曾经多次梦想

待我走后

请你将我运回家乡

一切从简

惟求土葬

我生在那片土地上

回到她腹中

我如初生的婴儿一样

安祥

儿子

我可以不要棺材

我可以不要墓碑

我甚至不奢望

你和我孙子

每年清明来坟上给我

烧纸

我只要你记住

有一位你生命中

不可或缺的男人

即使他在天国很孤寂

也会时刻以热切的目光

注视着你

注视着所有的

至爱亲朋

朗诵完了这首诗,会场静得能听见一根针掉在地上,朗诵者,聆听者都余味未尽,完全陶醉在诗歌朗诵艺术与真情告白撞击心扉的享受中。爱在传承,一代又一代。

坐在我身旁的马哥,年过半百,取下了眼镜,默默地擦着眼泪,此刻,他也许想起了八十多岁的母亲,还有外地上学的儿子。十七八岁的孩子们,一脸的虔诚,眼神里有我读不出的内容,是感激,是感恩,是感动。血浓于水的亲情,任是谁也分不开,割舍不下。爱化解着人间的一切苦难,是推着人生向前的最强大的动力。


作者简介

陈玉霞,甘肃靖远人,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文字,散文随笔散见报刊杂志,其中《八年,雪花飘过》获得“中国梦,我的梦,自强梦”甘肃省残疾人励志网络征文一等奖。一直在追寻,寻找一个灵魂的伴侣,那就是中国的方块字。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承接各种软文、硬文,影视剧本创作 

(0)

相关推荐

  • 亚凌爱情小小说:爱情的模样

    [张亚凌,教师,<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考阅读文或各种考试阅读文,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三部,& ...

  • 【亲子时光 No.026】赵永刚:有孩子的妈妈像根草

    有孩子的妈妈像根草 文|赵永刚 陈妈妈两口子在我面前"剑拨弩张"的样子很熟悉,搞教培行业十年了,像这样因为孩子教育问题,两口子观念不一样,互相抱怨指责的家庭,都记不得有多少了.更别 ...

  • 父与子的约定︱诺妈漫画

    图文/诺妈 "我们总说父爱如山,相比母亲慈祥温柔的爱,父亲对孩子的爱总是默默的,没有亲切的表达,但你若细细去打量,却发现那是一杯浓烈的伏特加酒." 每周末把儿子送回奶奶家,临分别的 ...

  • 不用等20年,两个女儿的家庭,远比养两个儿子要愁人,很现实

    不用等20年,两个女儿的家庭,远比养两个儿子要愁人,很现实

  • 陈玉霞 谁之过,谁之痛

    谁之过,谁之痛 孤独,抑郁,精神疾病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健康杀手,如果是孩子,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家庭的巨大灾难,通常是家里阴云密布,撕心裂肺,每个人都在痛苦中煎熬,以致家庭破裂,不管谁离开或留下都没有安宁 ...

  • 陈玉霞:自问

    自问 有文章中写到:人世烦恼,不如到桃花林里隐蔽,享受花落满肩,清香盈袖,忘却忧愁,做一桃花源中人.我想,美是美,有点奢侈.庸常的日子里,清香也有,浊气也在,人能逃到哪里? 上周,同学的母亲去世,她打 ...

  • 陈玉霞:撕裂的日子

    撕裂的日子 关起门来,一家不知一家的难,幸福的家庭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残联系统开展了精准康复进家庭服务,把康复器材送给需要的残疾人.每走进一个残疾人的家庭,眼看心想的都是或深或浅的心酸与 ...

  • 陈玉霞:也说善良

    也说善良 朋友随手抓拍我们工作时的照片,猛一看,颜色很正的红围巾配黑色的羽绒服,把我的容颜衬得有些靓,高兴之余,发在了朋友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性情中人现实生活中一点点喜悦都愿意分享,收获着微友 ...

  • 陈玉霞:生活就是这么真实!

    残疾人入户散记 在一个屋子呆得久了,该去别人的房里看看.一条路太熟悉了,换条道走走,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平时只在办事的大厅看着人来人去,各办着各的事,没有深入的交流,只有程序化的流程,日子云淡风轻地过 ...

  • 陈玉霞:下场雪吧

    下场雪吧 一场雪早下在了秋天,今冬已过去大半,仍不见一星半点雪花飘.有人调侃,是雪移情别恋了,冬只能空劳牵挂.秋季那么美,叶未落,花还红,大地上硕果累累,人的心里也装着温柔和善意,雪偶尔光顾一次,也无 ...

  • 陈玉霞:爸妈在,家就在

    没有人比ta更爱我 同学的母亲去世了,我去吊唁.一进他家,一种悲伤凄凉的气息将我淹没,五颜六色的花圈摆的到处都是,每一件孝衫,每一幅挽联都刺得人想流泪.我跪在灵堂前上香烧纸,注视着老人慈祥的面容,心生 ...

  • 陈玉霞:满头奶奶灰,心似十八岁

    满头奶奶灰,心似十八岁 满头奶奶灰,心似十八岁,这是我对才华横溢师克强老师的调侃,他风趣幽默,平易近人,我在他跟前说话比较放松.我们源于文字认识,又同是靖远人,两次见面都是在文友聚会上,昨天是第二次见 ...

  • 陈玉霞:受恩的人,不会忘

    受恩的人,不会忘 这半生,承恩的人很多,难以忘记,默默地祝福.他们,对我,是没有更好的语言和文字来描述,一直装在心里,直到永远. 血缘亲情是我一生都偿还不了的感恩,甚至用命都难以报答的血水骨肉之情.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