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姐姐还是阿姨?”
志愿者活动上,浩然主动要表演节目。
才琪姐姐让浩然走到中间。
“阿姨,我们一起跳舞吧。”
才琪姐姐瞬间表情崩溃,“我是姐姐!”
“姐姐,我们一起跳舞吧。”
浩然和才琪姐姐一起跳舞。
浩然又冒出来一句“阿姨”。大家又笑了,浩然却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
我把这件事情当成笑话讲给白老师和曹老师听。曹老师说了浩然另外一件事情。
浩然走到曹老师面前,“姐姐。”他小声地叫着。
曹老师很高兴。
过了两天,浩然又不经意地叫曹老师“阿姨”,曹老师有点疑惑了,前两天还叫姐姐,今天怎么叫阿姨了。
浩然就这样偶尔叫曹老师姐姐,偶尔叫曹老师阿姨。经过多次“试验”,曹老师终于找到其中的奥秘了——每当曹老师散着头发的时候,浩然会叫她姐姐;每当曹老师扎起辫子的时候,浩然就会叫他阿姨。
白老师和曹老师站在一起,让浩然依次叫他们两个。
浩然对着曹老师叫姐姐,对着白老师叫妈妈。
问他为什么的时候,浩然却回答不出来了。
当曹老师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特别地好奇,于是走进班,问浩然:“我是谁呀?”
“马老师。”浩然说。
“如果我不是马老师,我是谁呀?”
“姐姐。”浩然一边说一边把眼睛凑到我的眼睛前,看着我。我开心地笑了。
“那我呢?”
“王老师。”
“如果王老师没有上班,你会叫王老师什么?”曹老师在一旁说着。
“阿姨。”看着王老师出现的窘相,我忍俊不禁地笑出来。抬起头来,浩然的眼睛还在追着我的眼睛看。
认识浩然的时候,他还是四年级的学生,还是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孩子。他听见有老师叫我的名字,于是也跟着叫,一边叫一边把眼睛凑到我的眼睛前,我也会把眼睛有意地和他的眼睛对在一起。
我和钱老师站在一起。
白老师问:“马老师好看还是钱老师好看呀?”
“钱老师好看。”浩然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喜欢马老师还是喜欢钱老师呀。”
“喜欢马老师。”浩然的眼睛关注点始终落在我的眼睛上。
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问白老师:“他为什么叫您妈妈呀?”
“也没什么,他就是看年龄吧。他喜欢谁就会叫谁姐姐,而且他喜欢圆脸的人。”
浩然关于称谓的连接点我们现在并未确切地弄清楚,也许就如白老师所言,但或许也有其他的连接,但这都不影响他在我们心目中可爱的样子。
自闭症孩子能够将目光关注到其他人身上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他们还能将他人依据自己的连接点分出不同,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其实这并不是难得,或许每个自闭症孩子都有他人在自己心中的分类,只是他们不说,我们不知道。所以我愿意形容这件事情特别有意义也很有意思。
我想起了另一个小孩。
他喜欢叫自己小无忧。
有一天小无忧说:“马老师是阿姨,马老师是阿姨。”我很疑惑为什么说我是阿姨啊。刘老师说,因为阿姨对无忧特别好,马老师对无忧也特别好,所以马老师是阿姨。无忧想表达的是马老师对他好。原来他们的世界里的语言有更多意义的表达。
在自闭症孩子身上我们能够看出来人性最美好的一面,他们说的话很少掺杂着虚假,有时候或许我们并不喜欢听,比如才琪姐姐大概也希望孩子们叫她姐姐吧,王老师也希望浩然叫她姐姐吧,我也不希望无忧叫我阿姨啊。但请相信那些我们不喜欢听的语言并不是他们的恶意,相反是他们最真实的表现。
自闭症孩子的连接点很奇怪,这或许就是我们思维上的差异导致的吧,如果用普通的思维去理解,或许不能理解到其中的精髓和奥秘,不如我们换个角度,仔细听听他们说的话,不仅听听他们的说话内容,也去听听这些话背后他们表达的含义,也许没有特定的含义,也许你会听到特别动听的声音。
老开的咖啡屋
一起分享特殊教育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