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个女人的魅力大概是:朦胧、独立和知性。
◆ ◆ ◆
1、朋友说:一个女人的魅力大概是:朦胧、独立和知性。是依而不附,柔而不弱,爱而不执;是独立而不强势,自主而不自我。太清晰可辨的女人近在咫尺的女人,一览无余的女人,总是失去了某种味道,对,就是那种令人渴望追寻的距离美,就是那种品咂的心灵空间。不独立的女人,人格上难有尊严,依附性的女人只能凭借他人存在证明自己。太情绪化的女人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不能作为一个人的姿态呈现。希望自己能够成长,近乎自己理想的模样,2021我们还能同行吗?
2、你为什么开公号?有人这样说:只是一种生意,与正义无关。个人感觉他是真诚的。他说大家都是这样的。这里面有一种心理,那就是自己是怎样的人,测度别人和自己一样,以己之心度人,世人无不是这般模样。单纯这般想法的人,其文若何?不想置喙。在那个叫沉雁的写手文章里看到过一模一样言辞,不是一类人没办法靠近。个人感觉:自己的文字是精神创造结果,内心对生命体验的集成,像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师傅做蛋糕,都是劳动,有体力有脑力,劳动得报酬是自然而然,更何况微信公号里的赞赏都是自愿的,没有任何逼迫,也没有不赞赏不好意思之说。我自己圈里发的文字几乎都是个人原创,他人读到没有点赞评论直接不署名转发,都没什么了,如果拿来贴二维码得赞赏,那就过分了。可是我能怎么样呢?如果心坏了,一切都是瓷器,易碎。以后文字的路大体还是这般,自发自写,他人如何,与我无涉。感谢所有来过,支持,赞赏,转发过的,熟悉的陌生的朋友。祝你们快乐,身体健康,得偿所愿。
3、即使再多人说你错,你也不一定错;即使再多人说你对,你也不一定对。对错从来不在于人数多少,而在于是否符合人道天道。
4、肮脏的东西不会自动荡涤,需要干净的手参与拂拭清洗。你需要认出谁是肮脏的,谁是干净的。你靠近肮脏的,你自己就是肮脏的;你靠近干净的,你就是干净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就是这样看你。
5、真是所见出于所知。因为自己无知,所以才觉得自己所知外的一切未知都是不可思议的,都是不合逻辑的,荒诞不经的。人只能信自己理解的东西,信和自我储备一致的东西。
6、爱情是生命中激情迸发的时刻,不容易长久,友情和亲情却黏稠和缓,常常可以保持终身。——李银河[咖啡]爱情转化为亲情还是爱情吗?转化为友情还是爱情吗?根本就没有爱情的特征了啊。爱情特征:激情下性冲动,情感上的依恋,责任上的担当,相聊甚欢的无间。你自己看吧。
7、经常议论别人的缺点,你就是一个爱讲闲话的人;经常议论人类的缺点,你就是一个思想家。思想家是从个别里看到一般,从现象看到本质,然后找出共性来,并且思考共性产生的原因。没有这样的洞见,就与思想无缘。
8、鲁迅说:这世上,无数的人们,无穷的远方,都与我有关。约翰·多恩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欧洲就会失去一角,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庄园,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乔叶说:满面尘灰的清洁工,打着扇子赶蚊蝇的水果小贩,双手油腻腻的修自行车师傅……只要看到他们,一种无原由的亲切感就会漾遍全身。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来历,但我真的不觉得他们与我毫不相干。他们的笑容让我愉快,他们的忧愁让我挂怀,他们的宁静让我沉默,他们的匆忙让我不安。我明白我的存在对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他们对我的意义却截然不同。我知道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生活在他们一行一行的泪水和汗水之间,生活在他们千丝万缕的悲伤和欢颜之间,生活在他们青石一样的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没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籽种,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我靠他们的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与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我说:不管他人情感领域的私事,不管他人的兴趣爱好情趣,不管他人的审美选择话题。他人的悲苦命运心中有牵,他人的幸福生活心中祝愿,他人遭遇的不公心中愤然。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你是社会之人,你能说自己无罪?孟德斯鸠说: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所显示出来的是制度的逻辑。这种逻辑,可以用来对待所有人,无人能保证自己幸免。一个人遭遇不公,所有人都可能是这个人,别人遭遇不公,你怎么能认为与自己无关呢?不为他人发声,他人也不必为你说话。(插图江小燕的绘画作品)
9、关于很多人说的这个时代没有爱情的问题,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可以解释。首先对人来说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需求,也就是确保能吃饱穿暖有地方住,而爱情这样的社交需求是要比生存需求高两个层次的,也就是说需要满足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才有资格谈爱情。那么看看现实情况就一目了然了,现在这些人尤其是苦逼的年轻人都是苦苦挣扎在生存需求上,怎么可能跳过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直接谈社交需求。学生时期在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上,学生们都没生存和安全问题,所以学生时期是谈爱情最多也是最容易的时期。踏入社会被社会暴打之后,生存需求都是一个难题,爱情就更遥不可及,换句话讲爱情从来都是奢侈品,在满足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前提下才能谈爱情。[玫瑰]读书时的爱情纯粹不长久,原因就是经不起现实的摧折。结婚后的爱情也容易夭折是因为苦逼现实逼迫多向低处下落,而精神渴求是拒绝的。衣食无忧,谈情说爱才相对稳固。所以爱情对很多人来说是奢侈品。欲望对每个成年人来说都是需要,一种生理需要吧。欲望中不代表爱情,爱情里会有欲望。
10、傅敏,就比哥哥委屈得多。少年时,傅敏跟随父亲的朋友学小提琴,他的音准之好让师傅欣喜,建议他学音乐。不曾想,傅敏的请求被父亲傅雷严词拒绝。“你不可能和你哥哥一样,你还是老老实实当一个教师吧。”傅雷说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傅聪,没有条件也没有精力再培养他。更何况,在父亲眼里,傅敏没有那个天赋,只适合当一名老师。实际上,傅聪在自传中说过一件事。他说他曾经和弟弟比手,发现自己的手很硬,并不适合弹琴。弟弟的手则非常柔软,是优秀演奏者的必备条件,也是天生的好胚子。傅敏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去做了一名老师。每次哥哥回国演奏,都会住在他家里。哥哥接受着钢琴家的荣誉和众星捧月的采访,他在角落里乐呵呵看着哥哥。很多人知道《傅雷家书》,却不知道这是傅敏编辑整理。对于弟弟傅敏整理的、影响了几代人的《傅雷家书》,傅聪说:“其实我从来都不看,我不敢看,每一次看都太激动,整天就没办法工作了。我觉得我父亲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价值。”被偏爱的孩子,总是有恃无恐;被冷落的孩子,却是穷尽一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或心疼。(阅读分享)当傅敏被老师肯定又被父亲否定的时候他心里有没有委屈?他是如何化解了内心的冲突,来面对命运的安排?他敦厚的性格质朴的情感是特定时代的额外成就吗?傅雷内心里对这个儿子的判断有没有一点忏悔呢?有没有感到自己身上流淌着传统文化中对父亲角色的钦定水流呢?这些都不得而知了。只是不能平的,同样的起点,甚至天赋优越的人为什么就不能成就自己呢?是哪些因素在阻挡人的自然发展脚步呢?如果他生在另一个澄明清澈的家庭环境时代环境中,他们是不是会有另外的命运轨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