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对男人的恨源于父亲的无情,女人想婚姻幸福,先和父亲和解

最近我在看民国才女的传记,先看的《张爱玲传》,再看的《林徽因传》,感触完全不一样。

张爱玲生于1920年,林徽因生于1904年,也就是说林要比张年长16岁,但她们也都算是民国时期响当当的人物,所以,常常被并列在一起,成为民国才女。

当我翻开《林徽因传》,看她的成长经历时,没有对比就没有发言权,才恍然发现,林要比张幸福得多了。

张爱玲一生颠簸,情感坎坷,最后还死在异国他乡。而林徽因,则拥有太多,有着父亲的悉心教育和关爱,有着丰富的留学经验,有着甜蜜的爱情,更有着幸福的婚姻。

别的不说,就拿父爱来说,张爱玲却比林徽因要少得多。也因为父亲的原因,才造就了张爱玲对男人的态度和认知,影响着自己终生的择偶观。

我们常常可以在张的文学作品里面,看到张爱玲对男人的描写,总是有些说不出的恨意,有着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但又无法一直恨下去,最后不了了之。

比如说《半生缘》里的沈世钧,他的家世那么好,又是家里的长子,父亲对他期望大,已经决定将家业都传给他。

但沈世钧看似有着独闯事业不依靠家里的冲击,但在母亲喋喋不休的抱怨和哀求下,在父亲病危前的哀怜下,沈世钧,终究还是弃爱情于不顾,毅然选择亲情和父亲留下来的家业,抛弃了深爱他一生的顾曼桢。

沈世钧不仅无情,还懦弱没担当。比如,在顾曼桢去六安,找奶奶的时候,专程去沈家找他帮忙。曼桢被沈家人瞧出来长相酷似曼璐,沈世钧担心曼璐舞女的身份影响到曼桢以及他们的爱情,故意说曼桢不是曼璐的妹妹,从而否定她们亲姐妹的关系。

就让人感觉很不爽,沈世钧始终爱的都是面子和自己设想出来的曼桢,到最后,发现曼桢不符合自己的设想时,就连为爱情奋不顾身的姿态都没有,还是屈于现实,与根本不爱的女人结婚生子了,而曼桢则为了她,守身如玉,守了一辈子寡。

张爱玲对男人的恨源于父亲的无情,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童年时候,张爱玲的母亲跟父亲感情不合,母亲黄逸梵是个新时代女性,接受西式教育,渴望吸取新知识,而父亲张志沂是个旧时代少爷,靠着祖业生存,喜欢旧时代的生活,抽大烟,捧戏子,养小妾,样样都全。这跟黄逸梵完全相反,可以说,两人三观不合,思想境界不在一个层面。

黄逸梵受不了张志沂的堕落,离家出走,远渡国外,因此,张志沂就将对妻子的恨发泄到张爱玲的身上,对她进行殴打、辱骂和囚禁。

这些童年时的阴影,在《半生缘》里祝鸿才家暴顾曼璐,囚禁曼桢,都毫无隐晦地影射出来。

张爱玲说过:自己对同龄的人多少有些瞧不上,对年长的男人有些感动。

所以,她的第一段婚姻,会爱上比她年长十几岁的胡兰成,一点都不奇怪,后来因为胡的背叛,经受情伤,远渡美国后,又嫁给了比自己年长将近三十岁的赖雅,就更不奇怪了。

人人都说身体不好,又经常中风的赖雅如同张爱玲旗袍上的虱子,但张却将这件旗袍珍藏了十一年,到死都要求别人称呼自己:MS Laya.

她从未有过像第二段婚姻那么幸福的人生,让她享受从未有过的家的安宁和温情。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张爱玲经历过许许多多女人没有经历过的沧桑,所以,她的性格极其敏感、脆弱又孤傲。

她一直都是渴望爱情和婚姻的,只是之所以会是赖雅,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与父亲和解,与自己和解了,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心理学上说,女人若想婚姻幸福,要先和父亲和解。

原生家庭,影响着人的一生,就像一个人的宿命一样。

张爱玲对父爱渴望又保持着警惕,所以会从年长的男人身上去寻找安慰。在嫁给赖雅之后,渐渐的许多事情都放下了,看开了,觉得没那么在意,也就从容了。

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人都以为赖雅配不上张爱玲,但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自己在这段婚姻中得到什么,赖雅又给了她什么。他们两个就像孤独灵魂的结合,精神上的交流,远比激情之爱要多得多,所以,我想,张爱玲在这段婚姻中,一定是幸福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