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译(七)

《论语 · 子张》

(一)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二)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  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有道德、有信仰,又怎么说他没有?”

“焉能”两句是说  这种人的德与道,虽有若无。

(三)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四)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  子贡说:“纣王的恶行,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是因为君子憎恨有污行的人,(一旦如此)天下的坏事都归到他的身上。”

(这应该是对纣王比较公允的评价

—— end ——



(0)

相关推荐

  • 论语日课474丨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19.2) 执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义而不能诚心实意,这种人的存在与否可以说 ...

  • 篆书论语通译(二)

    论语通译之二 <论语>的体例比较特殊,属于早期的语录体散文,对事情的论述往往是随感而发,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让人感到凌乱无序. 但是,这种体例自有它的优点.一是口语化,明白易懂.如: ...

  • 论语通译(三)

    <论语>通译  (三) <论语>的内容 <论语>的内容涉及广泛,这里主要介绍三个方面:孔子的仁说.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文学成就. 孔子主张仁,是要推行仁政,希望经过实行 ...

  • 篆书 · 论语通译(五)

    <论语>通译 (五) (一)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   里仁>)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处在 ...

  • 论语通译(尧曰)

     论语通译之尧曰篇 (一)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知天命,无法成为君子:不懂礼节,无法立足于社会:不会 ...

  • 论语通译(六)

    (一)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 · 述而>)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品德不加以修养,不研讨学问,听到 ...

  • 论语通译10

    论语    微子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 ...

  • 论语通译11

    论语   微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 ...

  • 论语通译12

    论语  阳货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

  • 论语通译13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子曰:&quo ...

  • 论语通译15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 · 卫灵公>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写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