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与阆中古城、丽江古城、歙县古城(徽州古城)并称我国四大古城【哈哈,全部打卡完毕】,有“龟城”之称【晕,古代造城都喜欢与龟有关,古成都也是个龟城】,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是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之一就是房子半边盖。流传最广的说法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平遥经济在清朝时高度发展,昌荣鼎盛,票号多达22家,成为当时的金融中心。市中心有个市楼,与阆中也颇为相似。
平遥古城通票128元,三天有效。套票包括古城墙、日昇昌、县衙、清虚观、城隍庙财神庙、明清古街、百川通、协同庆、天吉祥、雷履泰故居、中国商会馆、同兴公镖局、古民居博览苑、华北第一镖局、中国镖局、蔚盛长、汇武林、文庙、苗世民藏报博物馆、蔚泰厚20个景点。如果不进景点,在街上走一走是免费的。街区进行表演:县太爷出巡、迎亲嫁女、状元夸官游街、财神赐福。 景区固定表演:县太爷升堂、晋剧、秧歌表演、县太爷拜城隍庙祈雨、账房先生写汇票、票号掌柜招学徒。实在难得选出干净的图片,哪哪都是人。
先去县衙。
自从平遥(包括此前之平陶)成为县治以后,平遥就有了它的政权机构县衙署了。早期的平遥县衙旧址已无处觅踪。现存于县城西南隅的县衙署为明清时期的衙署。据明成化十一年(1475)《山西通志》载,这座衙署初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明洪武三年(1370)由当时署理平遥县事的主簿孙在明主持重建,至今已六百余年了。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县衙,平遥的县衙称为县署
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衙门外,左翼有观风楼,右翼有乐楼,前有照壁。衙门内,沿中轴线自南而北有仪门3间、牌坊1座 、大堂5间、宅门3间、二堂5间(明代匾额名"忠爱堂")、内宅5间、大仙楼3间。仪门外之东西厢窑(房)各7间为赋役房。大堂前东西厢各11间,为吏、户、礼、兵、刑、工房。大堂两旁设赞政厅、銮驾库各3间。宅内各层均有东西厢房。衙署东部有彰瘅亭,自南而北又有钏楼 、土地祠 、寅宾馆 、侯祠、粮厅和花园。西部有申明亭,往北有重狱、女狱、轻狱、洪善驿、督捕厅和"马号"。
大堂
大堂前东西厢各11间,为吏、户、礼、兵、刑、工房。
大堂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犯人跪拜的地方
大堂是悬山顶建筑
廊下有两块碑,看文字是民国时所立
过宅门就是二堂了
看到“情人”吓一跳
二堂楹联:与百姓有缘才到此地,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难得看到朱总理的题字。
到二堂审理的一般不是重犯,不用下跪
最后一进院落是大仙楼,元代建筑,楼上供奉保佑官印的狐仙,为平遥县衙独有。【这是什么梗,忘了导游说的啥】一楼是窑洞式,为知县的餐厅。院内东房是厨房,西房为炊管人员的住所。
大仙楼二楼看远方
西房屋脊上的鸱吻
中轴线走完,从内到外走东线,绕过花厅
有棵老槐树
酂(cuo)侯庙,也称衙神庙,表达对定邦安国的贤相(萧何)的敬仰之情,旨在鼓励官吏效法。
土地庙正对一个戏台,唱戏给神灵看
戏台后,是临街的观风楼,县官可以在上面观察世风民情。
看起来就很重的铁球系在脚上,寸步难行。
这是牢房VIP,有窗
重犯的牢房没窗,黑乎乎的,房间不大,据说厚厚的墙壁内是泥沙,如果要挖墙逃狱,估计还没逃出去,就被倾泻而出的泥沙掩埋了。【听起来觉得不错,但是总是觉得怪怪的,似乎有什么漏洞】
牢狱外是一片空地,不值当原来做什么用的
女狱中的刑具,这个太残酷了。木马上一排长钉。
处理法务的办公室
刑枷
繁体的“法”字
从县衙出来,走到南大街上,就看到市楼了,国保单位。
市楼位于古城中心,贯穿南大街南北,旧有“朝、午、夕”三市,市楼由此而得名,又因市楼南偏东有水井ー眼,世传“水色如金”,故有“金井楼”之谓。市楼创建年代久远,重建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造型优美,建筑结构考究,三重檐木结构阁楼,围廊环绕,总高18.5米。屋顶歇山顶构造,黄绿琉璃瓦相间,镶成“囍”“寿”图案。底层面阔进深3间,总占地面积133.4平方米,平面略呈方形,南北向为通道,东西筑砖石台基,四角立通柱,外包砖墙。
【百度】市楼既居于平遥城"天心十道"处,则应有东西向的横街,在此却因地制宜,在东西两边的台基上各有砖券拱门一道,与南大街路面交汇成一个象征性的十字形通道。楼下四周置木栅栏围护。楼之上架施斗拱,一斗二升交麻叶,明间平身科一攒。平座斗拱为五踩重翘,平身科两攒,角科施附角斗,厢拱做成鸳鸯交首拱,滴珠板狭窄,斗拱全部外露。二座平座上筑廊,前后有隔扇门装制,内设前后神龛,武圣关帝像与观音大士像相背而坐。更上一层,北向的檐下曾悬有魁斗星君像。上层檐下斗拱七踩,平身科三攒,皆出翘。(现在不让上楼)
市楼旁边就是协同庆钱庄
埠际信房,就是这么一小间一小间,现在放了些模型在其中
大家排队到地下看金库,这是平遥最大的地下金库
穿过市楼,转到西大街上,很快就看到了中国票号博物馆——日昇昌票号。
【网上找的解说词】: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日升昌"票号,是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开设的。这个票号的创始经理人名叫雷履泰,其东家为平遥县的达蒲村李家。"日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玉成"颜料铺,后来才更名日升昌,并发展为票号。"日升昌"票号,平遥为总号,其分号遍及除东北、西北以外的整个中国,甚至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
"日升昌"票号主要业务是包办国内公私汇兑银钱。当时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现银运输量颇大,公路交通运输不发达,其它运输手段费用高而且很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应运而生了,"日升昌"的诞生从此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其经营的黄金时期年汇兑总额高达3800万两白银,可谓"日利千金"。然而,更让我们叹服的是,票号产生的百余年间,外患频频,内乱不断,日昇昌在风雨飘摇的一百年,纵横捭阖,雄视商界,形成了一整套极具现代意义的管理制度。
"日升昌"票号,当时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首创金融机构,曾以"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日升昌"票号,在咸丰同治年间为极盛时期。到清朝末年,先进的银行兴起,票号逐步被取代。由于辛亥革命爆发和清朝政府被推翻,"日升昌"票号就随之倒闭了。如今的"日升昌"旧址,已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现在有些游客到了某个景点就爱丢零钱进去,我看到一个玻璃封着的展台,有人硬是将纸币塞进玻璃缝中,连这个柜台里也有不少零钱,这又是何意,百思不得其解。
这张图没人解释,是不懂其中奥妙的。
晋商创造了“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时必分明”这样的诗句,作为1个月30天的日期的代号。每一个字代表一个日期,比如写个“天”字,熟悉其中奥妙的人就知道代表的是某个月的6号。如果对方下次来时手上所持有的票号的日期和银票上正常的存款日期一致,就是真的;如果不一致,就是假的。而真假的辨认,只有懂得密码的人才会清楚。汇票上的银两数字,用“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或“赵氏连城壁,由来天下传”10个字,代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10个数目字。用“国宝流通”4个字,代表“万千百十”的单位字。
防伪还有几招,特制的纸张,字上有画圈,二三列中间还有个字(or符号,到时从中一分为二,兑换者和票号各持一半),掌柜的印章。
各地银两成色不一
平遥古城中民居院中标配水缸和元宝石。
怡神养素之轩
想起抽大烟的地方
这个匾是拍《乔家大院》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