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3125136050@qq.com
《流年光影》第三辑:潜心政务
助力开辟磨村市场
记得是1987年吧,我二返华县人民政府任副县长,分管工商、税务、物价、商业、供销。此时的驻华县的企业有陕西省复肥厂、陕西省化肥厂、渭南床单厂、车床厂、国企桥梁厂、给水队等单位,都和政府有很多往来关系,厂方领导和我交往较多。借此,我经常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
记得其中各单位领导有一条最为关注的共同意见是:建议在厂区附近建立商贸市场,以繁荣地方经济。对此,我经过反复思考,并多次深入社会现场调查,了解当地企业职工的生活需要,了解附近群众的产业情况,感到在磨村附近建立一个贸易市场对推动华县的改革发展大有益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向县上提出了可行性报告,征得有关部门审批后,我随即专门召开了有杏林镇、工商局、磨村村委会等相关组织和单位领导参加的多方协调会,讨论安排此事。但万万没想到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遇到的阻力很大,问题主要焦点,是磨村的老百姓,由于受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舍不得丢弃自己的土地,有几个人态度非常强硬,似乎有不顾一切,拼命阻拦的苗头,村干部拿他们也没办法。
1988年,尽管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到处荡漾,形势喜人,但华县城南的厂矿地区仍变化不大。没有像样的商贸企业和集中规范的市场。附近几个大型厂矿企业职工工作三班倒,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受上下班时间的限制,交通条件的影响,很不方便。农产品的销售和食品经摊点也没有一个集中、安全、卫生的规范管理场所。因此,建立一个贸易市场,是既服务厂矿,又发展地方经济的大好事。我想这样的好事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一定要设法把它建起来。我深入实际,认真分析了当时的态势与矛盾,主要是一些涉及地权的农民,思想保守,怕吃亏的思想从中作梗,我决心做好教育群众的工作,提高他们的认识,迈开建设磨村市场的关键一步。
经反复思索,根据形势的发展,只要做好了思想工作,我相信人民群众是会通情达理的。我决定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开阔群众眼界,解放他们的思想。当时澄县在渭南地区的支持指导下,已建起了商贸大市场,且初见成效。于是,我便下定决心,决定安排车辆,由县工商局、杏林镇负责组织,由杏林工商所所长王东京带队,带领磨村的干部及群众代表数十人到澄城县去参观学习。以农民为主体,如此庞大的商贸外出参观团,在华县历史上尚属首次(农业外出参观很多)。参观团去澄县之前,我已和澄县主管副县长李清芳同志联系,说明了参观团的组成、此行的目的,请她做好介绍和接待工作,李县长给了我满意的答复。这次外出参观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回来后,参观者个个都成了义务宣传员,人人都成了建设磨村市场的积极分子,不少人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很快,半年多的时间里顺利地完成了规划设计、商业用地、施工建设等初期工作,磨村市场基本初具规模,牌子终于竖起来了。
如今的磨村市场外景 张文摄
尽管当时只是二、三十亩地的场子,几家小门面房,但每天早上十二点前,工人、农民和商贩在市场上摆摊交易农产品和日常用品,吃早点、用午饭,非常热闹。大大方便了厂区职工和群众,也为当地及附近农民的农产品销售,发家致富创造了条件,最明显的是在转变群众小农经济的传统思想、传统意识方面,磨村市场开了一个好头。想起三十年前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商业贸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说交通工具吧,不像现在要啥车有啥车,当时找一辆大车很不容易,我们下乡也是骑着自行车的。然而,不管怎么困难,事情总归办成了,也算是华县改革开放中的一个小成果。从磨村市场的诞生到现在,时间已过去了30余年。3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磨村市场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地扩大规模、逐步完善设施,虽然名称未变,但规模越来越大,已今非昔比了。“磨村市场”四个金色大字,高高的镶在进入磨村的大门上方,如今市场占地面积扩大了,门店、营业大楼遍布310国道两边;市场经营范围广泛,从早到晚都是一派繁荣景象。
如今的310国道磨村段 张文摄
它的服务对象已不局限于厂矿,而成为一个客商来自全国各地、多功能的贸易集散地,每年的交易金额达几千万,从业人员达300多名。这是华县历届县领导,重视支持的结果,也是周边企业和农民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今每当我路过磨村市场,看到市场的繁荣景象,想到当年创业开发的历程,我感到十分欣慰,献身华县的繁荣发展,自己作了一份应有的贡献。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流年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