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文苑携我筑梦来
文苑携我筑梦来
袁福成||江苏
这是本人在《冬歌文苑》发表的第一百篇文章,仅以此文,对文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和谢意!
——题记
自2018年7月加入《冬歌文苑》,不经意间,我和平台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相依相伴,已经走过两年半的美好时光。
闲瑕时分,时常抚摸着积累起来足有一尺多高、超过三十万字的手稿,不管别人如何评价,这是我自己一字一句反复推敲后的产物,抚今追昔,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是时代的进步,催生出《冬歌文苑》这一平台。没有哪家传统纸媒能像《冬歌文苑》那样,在短短两年半时间里,为一位微如尘埃的草根写手免费发表上百篇文章;每天午夜准时推出八篇美文供我免费阅读;每五天组织一次作品点评,助我成长提升;近五百人的群友轮番为我的文章留言点赞、转发打赏;还适时将群友作品结集出版,让我的作品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正是在平台的助力之下,我还出乎意料地加入了盐城市作家协会和中国散文家协会。由于不断向朋友圈推送文苑优秀作品,我的朋友圈信息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每天的信息量超过两万余条。在别人的眼中,这些点滴进步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我心中,筑梦路上这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是在文苑的提携引导、在文友老师们的支持鼓励之下才留下的。饮水思源,如果把自己比作一只小鸟,能在文学的天空里展翅奋飞,离不开文苑和群友们的奋力托举,如果把自己比作一棵小草,能在文学的园地里扎根成长,离不开文苑阳光雨露的滋润。
回想当年,我是经昔日同事周芸老师(网名:水乡小烛,苏州市作协会员,已出版个人诗集)介绍加入《冬歌文苑》的。加入之前,我对这一平台一无所知。周芸老师牵着我的手,我也就跟着一起迈向了文苑的门槛,既是基于对同事的信赖,也源于自己对文学的向往。周芸老师和冬歌是响水老乡,相互间应有所了解。冬歌和我也是盐城老乡,但我和冬歌素未谋面,彼此之间同样是一无所知。我估猜,冬歌作为群主,无条件同意我入群,既是基于对朋友的信赖,更是基于对文学爱好者的扶持。
加入文苑之后,我也如同刚过门的“新媳妇”,在“举目无亲”的背景下,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文苑的方方面面。经过短暂、粗略的全景式扫描,文苑给我留下的清晰印象是:
首先,群主冬歌,是一位海军大校、军旅作家、军网主编,已有诸多精品力作问世,专著《向往大海》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首,还被多家图书馆珍藏。由如此懂行的军界专业人士牵头办文学平台,心里觉得踏实安然。如换作一位外行来办,心里总会觉得惴惴不安。
其次,平台的“纯文学”性质和建群宗旨让我眼前一亮。我特别喜欢平台倡导的“纯文学”主张,主动回避无谓的政治纷争,避开是非难辨的社会热点,“尺三槛外事,嘈杂不需听”,让文学爱好者“躲进小楼成一统”,专心致志地去想、去做与文学相关的事。我也非常认同平台的举办宗旨,即“学习、交流、成长、共进”的八字方针,通俗简洁、指向明确,绝非是假、大、空的唬人口号。
再次,平台的成员构成也令我欣喜。文学大咖、青年才俊、民间高人、草根写手济济一堂。假如平台成了职业作家们组成的沙龙或会所,我等业余草根写手就会觉得高不可攀、诚惶诚恐,甚至望而怯步。
其实,早在退休之前,我就开始琢磨退休之后到底该再干点什么?摆在面前的有若干选项,权衡再三,扬长避短,觉得以学习写作为主,兼顾养花种草、手机摄影、游历旅行等业余爱好,实行一主多副、循序渐进比较靠谱。这样的“小心思”,在心中盘桓良久。可人算不如天算,尚未退休,就摊上了老伴患病这样的大事,只能先放下手中的一切,陪老伴南下北上,齐心协力和病魔斗争,历经四年艰难抗争,最终败走麦城。落单后的我,从逆境奋起,重拾学习写作的小小梦想,见有文学平台可以加入,便一拍即合。这绝非是一时兴起,的确有我自己的考量:于文学而言,我虽然是目不识丁的门外莽汉,但从小在农村长大,高中毕业后当过五年半农民,在大学学了四年政教,在省级重点中学当过八年教师,又在政府机关工作了二十余年,其中担任办公室主任长达十三年之久,其间还当过国家、省教育报刊特约通讯员和兼职记者,负责编辑出版过两份市级教育报刊。作为一名“五〇后”,从农民到大学生,从教师到公务员,经历了建国后早期社会主义建设、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相对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我退休后学习写作积累了较为厚实的素材基础。童年至青年的农村生活经历、火热沸腾的大学生活、波澜不惊的教书生涯、丰富多采的公务员岁月,深入骨髓的农民情结、醇厚绵长的传统家风、念念不忘的乡情乡愁、珍贵纯洁的师生情谊、波澜壮阔的公务历练,每一段岁月的沉淀,都有话可说、有文可写,都有值得追忆、思考和提炼的东西。如同要建一座大厦,砖瓦、水泥、钢筋等建材都已具备,缺的只是建筑图纸和施工技术。这就注定了我的文苑之旅,首先是向文苑各位老师学习之旅,从零开始,力争从文学殿堂的门外逐步向门口靠近,哪怕路途非常遥远,甚至一只脚也未能跨入大门也要去作不懈努力。同时,我的文苑之旅也必然是筑梦之旅。草根写手的“筑梦”,既没有“中国梦”那样宏大,也没有文学诺奖那么高远。只是觉得既然在人世间走过一遭,总要留下点痕迹不是?纵观人类的历史,数千载岁月流转,千百代风云变幻,你来我往、王朝更选,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愚以为,唯文字可千年不朽、万年不化,用文字写成的作品可成永恒。来人世间走一遭,真的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连一双脚印都没能留下,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憾事。为了不留人生遗憾就必须去写,不会写就必须去学,边学边写,边写边学,写过了、写成了便心无遗憾,不求经国济世,但求无愧我心。我的“筑梦”或“逐梦”真的就如此简单,这也是我加入文苑的初心和使命。
一个在十年文革中接受完十多年残缺基础教育的“半瓶醋”,一位退了休的文学门外汉,要想白手起家去走习作之路,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生活的经验告诉我,行动了才有希望,不行动希望全无。据说文学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著名文学家史铁生,起点学历也仅仅是初中毕业,但数十年坚持不懈终于修成正果。我虽不才,但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常理。认准要做、可做的事,就当坚定不移、一往无前。现实也告诉自己,提笔之时已年过花甲,奔七之人学写作时不我待,如果说十年磨一剑必有所成,文苑便是最好的“磨剑石”,我愿成为名副其实的“磨剑人”。
就我而言,文学本身的题材很多,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不可能也不需要样样涉及,只能从最容易上手的品类写起,在学中干、干中学,边学边写、边写边学。加入文苑之初,掌握的素材虽不少,但写出像样的作品并不多。看到文苑内不少老师们连篇累牍、精品频出,相比之下自惭形秽,也曾有过短暂的动摇。但转念一想,就此放弃,加入文苑的初心使命岂不付诸东流?至于数量的多寡、质量的高下,因各人起点不同、能力各异只能随缘,写三篇五篇不算少,写十篇百篇不算多,不积跬步,何以成千里?写成一篇,就多一分收获,就少一分遗憾,日积月累,积腋成裘。关键时刻,必须有对初心使命的执著和坚持,坚持到底,才能赢得胜利。此后便静下心来,不急不徐,不盲目攀比,不单纯追求文章的数量,在尽力注重质量的前提下,基本按照每十天一篇、每月三篇的节奏稳步前行。
加入文苑大家庭,就要努力成为文苑的合格建设者。两年多来,我始终把尽量为文苑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作为自己应尽的基本义务。我想,如果你加入文苑,经年累月羊毛一根不拔,文章一篇不发,那真就成了完完全全的看客。我觉得,学习固然使人进步,但只顾索取,不求奉献的“学习”,长年只顾享用免费的午餐,于情于理总有些说不过去。源源不断地向文苑输送作品,不仅是为文苑建设添砖加瓦,也是个人写作成果的展示。即便是“丑媳妇”,也不怕多见公婆,只有常见、多见,才能不断精进。当然,要论在文苑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文苑内许多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我也在努力,也在尽力而为。
文苑的老师们常说,文苑是个家,兴旺靠大家。对此我非常赞同。加入文苑,如果仅仅是来串个门子、看个热闹,然后拍屁股走人,但凡“到此一游”者,只能算作路人,还称不上是群友,更称不上是家人。把文苑看作一个家,每个成员都要努力为家作出自己贡献。《爱的奉献》歌曲中唱到,“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话用在群和平台的建设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在文苑,编辑部的各位领导和众多老师们,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常年默默无闻,为文苑奉献自己的心血、汗水、聪明和才智。长路漫漫,前景可期,在筑梦文学的路上,对此我们都应当心存感激并倍加珍惜。
愿2021年及今后,我们文苑大家庭每一位群友都好好的,在文学上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袁福成,江苏建湖人,中共党员,公务人员(现已退休),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追溯过往,怡情养性,格物致知。已有超百篇文学作品(散文、小说、随笔、杂文等)在各类报刊、杂志和文学平台上发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