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
《禹贡》一开头就说:“禹别九州”,以荆、衡、岱、太华四山,河、济、淮、黑四条河流和海为分界标志,把当时的中国疆域分为九大区域,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内容是综合记述各州的疆界、山岳、河流、湖泊、土壤、物产、田赋等级、贡品名称、少数民族及交通路线等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他又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铸九鼎,以永定九州。如今,九州已经成了中国领土的代言词。
大禹划定天下九州,铸造九鼎,第一次确立了君主世袭的政治制度;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建夏朝,在中国历史上首创“国家”这一新型社会政治形态。“大禹治水的思想,更多涉及到大一统思想,举天下之力。”这对凝聚民族力量至关重要,也是大禹后期建立统一国家的关键。此外,大禹治水方法非常科学,他很注重全流域性、体系性治水。由于治水成功,大禹与其说是被舜帝选定为继承人还不如说是被天下人共同推举为最高领袖。
《夏本纪》里面有一个概念
“四渎”,“四渎”指的是江河淮济,也就是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在上古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域,长江和黄河,大体上是南北流向;淮河与济水,大体上是东西流向。四渎就形成一个“井”字形,我们可以画一下,这个“井”字没有外框一共是9部分,这就是夏朝的“九州”。它是开放性的,外面的边界是不清楚的。所以大禹划定的九州就是大致按照山川的走向所划分的治水责任分区。“州”,从字形上看,乃是河流环绕着高地、山丘之形,《说文》称:“水中可居曰州。”可见,最初的本意与行政区划无关,而是天然的地形地貌。每一个“州”,都是一个高于水面的可以住人的地盘。这样的地盘大体来说共有九个,也就是“九州”。那么,这九州,究竟是哪九大板块呢?我们可以看一看井田制的九宫格,横着画两条线,再竖着画两条线,就是一个“井”字,这个井字正好就把一块田分成了九份。夏商周时代的中国就是一个大型的井田制九宫格。横着的两条线,是黄河、长江,这两大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临界处就是竖着的两条线,刚好就分成了九大板块。
北方三大板块:
上游:雍州,今甘肃一带。
中游:冀州,今山西、河北一带。春秋晋国称霸于此。
下游:兖州,今河北以北。有古燕国。
南方三大板块:
上游:梁州,今四川。古巴蜀之地。
中游:古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春秋楚国称霸于此。
下游:扬州,今江浙一带。春秋吴、越称霸于此。
黄河与长江之间的三大板块:
下游:后来称青州,泰山以东。春秋齐国称霸于此。
中下游:徐州,今江苏安徽
中游:豫州,又称中州,今河南。无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居正中,故称中原。
因此,中国(原)的中,是指居黄河、长江之中,(非地球之中),这就是中国之所以叫中国的缘由。 禹建立夏朝分天下为九州,位于中心的便是豫州大胆猜测位居中原的河南人爱说中,大概从那个三四千年前就开始了吧。